端午·艾草文/张帅一场重感冒好了之后,我流鼻涕流了快两个月,一直迁延不愈。吃了数不清的药,并不见好。虽不是什么大毛病,却每日里被折磨的苦不堪言。有朋友推荐一名中医,诊脉后说是体虚有湿气,开方:每日用陈艾煮水泡脚,连泡一个月。医生专门叮嘱:必须是原生端午艾,不可去药店购买,否则会影响效果。让我颇是为难,这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要到哪里去寻原生的艾草呢?还得是端午艾。公园里自然是没有的,那里只有鲜艳夺目的花朵和高大苍翠的树木。卑微如野草的艾草,恐怕也只有到乡下才能找到了。恰逢端午节放假,便回了老家,让母亲陪着去寻找。母亲说,以前在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采摘些艾叶存放,如今大家都进了城,乡下已没什么人了,恐怕是不好找到。母亲给表舅打了电话,舅妈说家中阁楼好像有一些艾草。阁楼里,灰尘满布的木板上,几束几乎被遗忘、蓬头垢面的陈艾,猝不及防闯入视线。灰扑扑地几束,只是拿起来就荡起一阵灰尘。表舅说,这几束艾草还是去年端午节时他去南山荒坡上采摘的,舅妈给小孙子缝香包剩了这些。半信半疑中开始每晚煮艾叶水泡脚。半锅水,扔两三株进去,约一刻钟后,屋子里渐渐弥漫出若有若无的香气,闻之,顿觉肺腑开窍,神清目明。而且,那水煮出来竟是橙黄透明,金子般闪亮。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我的鼻涕没有了,只是偶尔会鼻塞。又半个月过去了,鼻塞也没有了。不觉大奇,把剩下的几株小心置放。闲暇百度了下艾草的用途,不查不知道,没想到,这看上去野草一样的艾草,竟有如此多的用途。《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疚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艾草若是生在天地间阳气最盛的端午,药力则最强。此时的艾,民间称为“五月艾”或“端午艾”。《本草纲目》又云:”艾生田野,五月五日采,可炙病疗百疾。“几束端午艾,治好了我数月迁延不愈的鼻疾,看来这端午艾的前生,一定是个医术高明菩萨心肠的好郎中,浪迹江湖,悬壶济世。陈艾纵使容颜老去,济世初心却不改。这让我想起幼时在乡下,每到端午节,姥姥就会找来花花绿绿的布料缝成各式各样的香包,把陈艾叶揉碎放进去,缝好,给我们每个孩子脖子上戴一个,说是驱邪避瘟,防治疾病。当然,那时的我们,只是觉得好玩罢了。那个时候,每到闷热的夏天,没有蚊香,没有空调,姥姥就点一把陈艾驱蚊子,气味芳香且效果很好。若是我的腿被蚊子叮了一口,肿痒难受,姥姥就点燃一把陈艾,在我腿上熏熏,立刻就不那么痒了。现在,驱蚊和除痒早不用这样的土法子了,只是那份记忆还停留在脑海里,永久不去。除了药用,这艾草还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洗《食疗本草》记载:“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治冷痢。”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食之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初夏艾草的细碎叶子正毛茸茸的嫩,摘下来,用水淖过,撒上一点盐,就是饭桌上很美味的一道野菜。如此看来,这艾草的前生更是一位隐于民间、深藏不露的大厨,虽生之微末,却位典烹鲜。除此之外,艾草的前世一定还是个美貌多情的少女。我们的先人形容年轻美貌女性,称为“少艾”。《诗经.王风.采葛》中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一个美貌多情的少女,思念她那热恋中的情人,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也感到漫长难熬。在这里,“艾”与“爱”同音,香雾缭绕,艾叶青青,爱的溪流汩汩而下,流淌进人们的心田里。端午艾温和如玉的绿叶上,与温软如霜的绒毛里,竟藏有几多前尘往事与不绝思念。公元前年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怀抱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汨罗江,与楚国共存亡。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这一天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每逢五月初五,人们就在门楣上悬挂艾草为屈原招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端午艾的前世还是位忧国忧民、胸有家国情怀的侠士。这散见于乡野田间地头,随地而生的艾草,用它自己的方式,走进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风俗习惯,并将生生不息。于是,我不禁产生了一丝遐想:这个端午,我一定要到原野里寻到一束最鲜最美的艾草,晒好后保存起来,就像我的祖辈们曾经做过的那样,让艾草的香气穿过岁月风尘,弥漫在生命的最深处。作者简介:张帅,女,河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文学与写作。愿,以文字为媒介,结识天下文友,阅尽天下美文,乃,我心夙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