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药材竟然会变化

相信中医的力量,弘扬中医文化

中药文化,既是中国医学遗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它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建的文化宝库,其中不仅包含历代医家、养生学家、道家、佛家的经验累积,也包含着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撰写的大量药诗、药联、药谜、药事等。

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我们知道,大部分中药都是以草木、种子、花、果、根、动物、矿石等分门别类的,都是定型的。但是,你知道吗,有一味药材确是变化多端的,令人摸不着头脑,搞不懂它究竟是属于哪一类。想必有些聪明的小伙伴已经猜到了,没错,它就是冬虫夏草——一个神奇的中药。下面就由钒哥来带你好好认识下这味药。

自从“神农尝百草”之后,历代本草中又陆陆续续收载了近多种中药,但唯独没有冬虫夏草,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啊,这是青藏高原上独有的药物,而青藏高原在古代,并不在中国的版图之中,所以就没有关于冬虫夏草的记载了。

冬虫夏草最初,运用在藏族地区,藏语叫“雅扎贡布”,雅是夏,扎是草,贡是冬,布是虫,合起来是“冬虫夏草”,藏医将其列为常用中品,以后逐渐传入内地,为中医所采用。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均为野生,是真菌类子囊菌纲麦角菌科,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的幼虫体内,萌发于头部的子座及其寄生的虫体干燥复合体。它的形如老蚕,表面金黄色关于

它究竟是虫还是草呢?关于它形成的奥秘,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呢。

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高山草甸上,有一种名叫蝙蝠蛾的生物。它的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就马上钻进土壤里。它贪婪地吃着头花蓼、珠芽蓼和大小黄节植物的地下部分,一天天的发育长大。

这时,前一年夏天随雨水进入土壤的冬虫夏草菌子囊孢子,趁机钻入蝙蝠蛾幼虫体内。这些幼虫就像得病一样,开始神情呆滞、行动迟缓,后来就在地里钻来钻去,有时还身披白毛钻出地面,到处蜿蜒蠕动。而子囊孢子却找到了一个安乐窝,兴高采烈地吸取幼虫的营养,大量萌发菌丝,迅速繁殖起来,直到幼虫死亡。这些幼虫死亡之前,一个个钻到离地面二、三厘米的地方,头朝上尾部朝下,体内蛋白质逐渐凝固而死。

幼虫虽然死了,但冬虫夏草菌子却生长发育良好,在当年冰冻之前,它从虫体头部长出约一厘米高的子座,在冻土层中过冬,到了第二年夏天,高山积雪融化,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菌体子座钻出地面,基部仍留在土中与幼虫的头部相连,长成一个略微弯曲、像棒球棍一样的东西。表面呈褐色,除先端一小部分外,子座头部密生许多子囊,每个子囊壳里都藏着它的后代,即子囊孢子。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趁雨水又进入土中,寻找新一代的蝙蝠蛾幼虫。它在冬天,是鳞翅目或鞘翅目昆虫的幼虫;夏天,从死虫头部长出菌座钻出地面。因此,它又像一棵草。因此得名“冬虫夏草”。

怎么样,看完这个故事,是不是感到很神奇,居然还有虫、草结合的药材。由于冬虫夏草具有昆虫的特性,又有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二者合二为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成为了于人参、鹿茸齐名的名贵药材,颇受人们的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