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原文: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松杉照茯苓,古人认为,松树四季常青,凌冬不凋,茯苓则是凝聚了松树精华的天赐养生佳品。
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部的一种真菌,松树的松油和纤维素,是茯苓生长必须的营养成分,所以,生有茯苓的松树,一定有枯萎的迹象。
茯苓多于7-9月采挖,其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茯苓一般加工成茯苓块或者茯苓片,如此才更易使用。
原始形态的茯苓为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团块,大小均不一样。外皮薄且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之间,有明显皱缩纹理。整体较重,质量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为白色,少数是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野生的茯苓表皮黑亮,断面为黄白色,粘牙力相对于种植的茯苓更强。
市面上的茯苓真假掺半,辨别真假茯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用手搓,假茯苓一般是用木薯粉或者淀粉压制而成,若手上沾上粉末的就是假茯苓。
二,真茯苓不溶于水,怎么煮都不化。
三,用茯苓在地上画圈,能画出痕迹的就是假茯苓,画不出就是真的。
四,用碘酒鉴定,碘伏遇到淀粉会变成蓝色,真茯苓不会变色。
最后,茯苓的炮制方法是:取原始形态的茯苓,经过浸泡,润后,稍蒸,及时削去茯苓外皮,切制成块或厚片,晒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