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方士,通晓奇门遁甲,最终炼丹羽化成仙而去。
他也是三国背后的幕后推手,传授诸葛亮“八阵图”,为吕蒙续命,收司马懿为徒,助司马懿一族夺取天下。
他还是一代名医,为古代中医的转型提供了方向,留下了诸多有效可行的药方。
他就是三国方士----左慈
天资聪颖,深山学道获奇术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觉得左慈这个人应该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因为书中对他的记载太过魔幻了,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关于他的描述并不多,但是左慈确实是正史中记载的真实人物。
《后汉书.方士传》中就有左慈的明确记载,并描述他“少有神道”,意思多少会点奇术。《后汉书》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其记载自然不会没有事实依据。《三国志》中也有关于左慈活动事迹的记载,其他史书中关于左慈的记载虽然零零散散,但都一致认为其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并非杜撰。
左慈,字元放,东汉末年至三国时皖城庐江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潜山人,在三国时属魏国领地。
年少时左慈便熟读道家的经典,“明五经,兼通星纬,明六甲,传说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一日,左慈根据天象预测出汉朝的气数将尽,不久之后天下将要大乱,他认为在乱世中,官位高的更难保自身,钱财多的更容易死,不应该贪图世俗的荣华富贵,于是左慈便前往天柱山潜心学道。在学道期间,“有天雷震碎石壁,得天书三卷,名曰《遁甲天书》。相传此书亦为鬼谷子所著,其中记载的多是奇门遁甲行军兵法和修心养性的奇术,从此左慈又掌握了奇门遁甲、云游变化、穿山透石和修行之术。
入世展现奇术
久而久之,左慈的名声传到曹操这里,曹操不信天底下居然有此奇人,于是派兵将左慈抓到了许昌投入大牢之中,并安排士兵日夜监视,还不给他食物,想看看他到底是否和传闻一样。谁知七天过去了左慈不但没有饿死,还神采奕奕的。于是曹操在一次宴会上召见了他,宴会期间曹操有意为难左慈,让他当场变出吴国松江的鲈鱼,于是左慈向曹操要了一个装满水的铜盆放在大厅之上,左慈就用鱼竿在这个铜盆里钓出了松江鲈鱼。
曹操大惊,可心里又认为这样的奇人不该留在世间,便让侍卫将左慈关回大牢里,准备找时机将他杀了。谁知侍卫刚将左慈关回牢里,左慈便说:“你们的主上要杀我,我要走了”,于是他便穿墙逃出了大牢。曹操又派兵循着踪迹去追杀左慈,左慈又变成一只羊混进羊群里,士兵分辨不出哪只羊是左慈变的,好不容易才抓到了左慈,士兵当场杀了左慈,并将他的尸体带回宫里献给曹操,谁知尸体运到曹操跟前时竟变成了一捆茅草,曹操大怒,命士兵再到杀左慈的地方找尸体,这时左慈已经不见了。
离开了许昌左慈来到荆州,荆州刺史刘表知道后立即带领一万人的军队出城寻找左慈,很快就找到了左慈。刘表也不相信左慈的奇术,便让左慈当场变出酒肉犒劳他的军队,左慈不慌不忙地变出了一盘肉和一壶酒,刘表说这些东西太少了,不够我的人马吃喝的。左慈便让士兵拿上盘子和酒杯,一个个来到他的面前,他亲手将肉切成一片一片的,给每个士兵一片肉和一杯酒。很快许多士兵都拿到了酒肉,但是盘子里的肉和酒壶中的酒却一点都没少。看到这刘表大吃一惊,便让左慈走了。
传授诸葛亮“八阵图”,挽救蜀国于危难之时
摆脱了刘表之后左慈在荆州一呆数年,一边云游山水,一边交友修行,期间结识了襄阳名仕黄承彦,也就是后来诸葛亮的岳父,诸葛亮因为娶了黄承彦之女黄月英成为黄家女婿。
左慈和黄承彦交往甚密,经常在一起研究道家思想、奇门遁甲和占卜观星之术,并在此期间创出了“八阵图”,“八阵图”又分为“水八阵”和“旱八阵”两种,是以“天、地、风、云、龙、虎、马、蛇”为名推演兵法而创设的一种阵法。
诸葛亮因黄承彦女婿的身份从黄承彦处习得“八阵图”的布置之法,并吸收了井田之法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天文地理之势,将“八阵图”推演成了更具实战性的作战阵法。多年之后诸葛亮在刘备入蜀之时在白帝城东北草堂附近布置了“八阵图”(此阵是“旱八阵”),并凭借此阵阻挡了在“猇亭之战”大败刘备的东吴大都督陆逊,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蜀国。
为吕蒙续命,成就一代传奇
因为生性喜欢云游四海,左慈在荆州呆的时间不长便离开了荆州,来到东吴的丹徒县。有一天一位当地的道人带着一个年轻人来拜访左慈,这个年轻人就是吕蒙。
此时的吕蒙还是东吴的一个混混,鲁肃看他是个可塑之才,劝他多读书,但无奈吕蒙听不进去,仗着一身勇猛成天惹是生非。
这位道人在替吕蒙卜卦的时候发现他的寿命只有23岁,吕蒙得知后十分难过,道人念在吕蒙对老人十分孝顺,便带他来拜访左慈,求他为吕蒙续命。在左慈的帮助下,吕蒙续命成功,还改变以往的恶习,等鲁肃再次见到吕蒙的时候,就发出了那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君不复当日吴下阿蒙矣”。
后来吕蒙一直活到了公元年,最终病死于家中,享年四十二岁。在此之前,吕蒙已成为东吴大都督,趁关羽北上攻打魏国的时候,“白衣过江”偷袭荆州,还带兵追击关羽,并在麦城逼迫关羽自尽。
收司马懿为徒,助司马家一统天下
司马懿是左慈的徒弟这点并非空穴来风,虽然正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相关的记载中发现蛛丝马迹。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也是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他曾著有《典论》一书,书中对左慈的事迹有相当详细的记载,其中写道,左慈精通“补导之术”,即辟谷引导之术,并收了相当多的徒弟。这些徒弟在追随他学习之后,个个都呈现出“鸱视狼顾”之势,因为在左慈的修炼方法会让修炼的人都具备这个特征。
在《晋书·宣帝纪》中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
意思是说,曹操察觉出司马懿的野心,而且听闻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便想亲自验查一番,于是有一天趁司马懿在前面走路的时候,曹操在其身后突然叫住司马懿,司马懿下意识反应就是“鸱视狼顾”。由此可见司马懿曾经拜在左慈门下修炼过,这也就解释了司马懿不仅“鸱视狼顾”之势,而且十分长命,熬过了曹氏三代终于将魏国政权夺到手,也因此让司马氏一族最终灭掉蜀、吴一统天下,建立晋朝。
隐世专注修炼,改变中医羽化成仙
左慈和所有得道仙人一样,最后都选择了“隐世”修行,并最终羽化成仙。
正史中记载左慈的徒弟是葛玄,这个葛玄可是个大人物,他是道教灵宝派的祖师,称为“葛天师”,其徒孙,也是他的侄孙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中记载,“(左慈)避地来渡江东,志愿投名山以修斯道。”
左慈晚年在名山中专注炼丹修炼,并将炼丹修炼的方法著成《左慈秘诀》、《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书,书中记载虽然多是炼丹、修行之法,但其中也涉及了很多中医相关的论述,给后世中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发,其中最重要的是,左慈提出了将天然丹砂与植物进行炼制与合成,以减少天然丹砂其中的毒性,从而得到各种修行所需的“金丹”、“还丹”。这一理念对后世的中医影响颇深,很多中医典籍借助其理论不断尝试和发现了很多中医药方。
《证类本草》记载:“杏金丹,本出浑皇子,亦名草金丹方,服之寿二千二百年不死”,即出自《左慈秘诀》。
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也记录了左慈的《荒年法》,“用大豆粗细调匀者,生熟匀令光,暖彻豆内。先日不食,以冷水顿服讫。一切鱼肉菜果,不得复经口。渴即饮冷水。初小困,十数日后,体力壮健,不复思食也。”
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教授发现的青蒿素,就来源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葛洪是葛玄的徒孙,其修行理念皆传承自左慈,《抱朴子·金丹篇》记载“左慈是葛玄之师,传其《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各一卷。”后葛玄传授给郑隐、郑隐又传给葛洪。
左慈“隐世”炼丹修炼之后,经过六七十年的修炼,在他岁的时候,一日左慈告诉葛玄,说他要进霍山炼九转丹,此后再也没有人见到过左慈,据说最后得道羽化成仙而去了。葛洪在《神仙传》中记载:“(左)慈告葛仙公(葛玄)言:‘当入霍山中合九转丹。’丹成遂仙去矣。”
以上就是左慈在史上的记载,有人说,虽然他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但对其事迹的记载或多或少有夸大的嫌疑。对此我不敢做过多的评论,因为有很多事没有见过、没有经历过不代表不是真的,就此妄下论断,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菲薄,更是对未知事物探索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