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觉得国产动画的问题出在没有好的剧情,然而事实可能是反过来的,剧情也许是国产动画最容易达标的一项。剧情自然是很关键的,但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关键。
剧情之于影视作品类似旋律之于歌曲,人们容易觉得影视作品好不好看是由剧情决定的,歌曲好不好听是由旋律决定的,这种认识十分粗浅。好的旋律只是歌曲好听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多数歌曲的旋律都是不错的,但同样的旋律呈现出的效果却可能是千差万别,例如《本草纲目》和《辣妹子》的旋律就很相似。歌曲在旋律之外还有音调、节奏、乐器、歌词、长度等等,同一段旋律,改换风格后就可以从《那一夜》变成《万里的长城》。
同样,好的剧情只是好作品的基本条件,写出有趣的故事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也无法仅凭此做出优秀的动画,因为还有演出、节奏、叙事、音乐、美术、配音等许多要素。相反,好的剧情可能做出并不好看的动画,东映版Kanon和京都版Kanon剧情差别并不算大,呈现出的效果却是天差地别。
所以剧情不是万能的,举个例子:
辉夜大小姐中的这个桥段并非有剧情有多么出彩,纯粹是凭借精巧的形象设计和富有魄力的画面演出产生让观众投入其中的作用。用美术效果配合人物心境,在很多时候可以达到远超剧情本身的演出效果。
以上只是美术,除剧情之外可以提升作品质感的方式还有很多,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
设定。上季度的动画《别对映像研出手》里,主角浅草曾说:设定就是生命。对于动画来说,设定确实是赋予作品生命力的事物,优秀的设定可以让一部作品真正活起来。通常一部日本动画会有一百多页的美术设定内容,决定了作品在各个方面的制作方向,足以看出日本动画制作者对设定的重视,以至于有些动画被批评为只知道堆设定。
设定可以包括人物设定、背景设定、美术设定等。就拿人物设定来说,JOJO的作者荒木飞吕彦曾在自己的书中说漫画有四个基本元素,按照重要程度排下来依次是:角色、剧情、世界观、主题。在荒木看来,角色是比剧情更加重要的存在,一个有魅力的主角可以撑起整部作品。实际上,观众在看完作品很久之后,可能具体的情节大部分都已经忘记,但依然会对其中的部分角色印象深刻,这就是角色的力量。
过分重视情节而忽略了角色刻画,会造成的后果就是剧情会经不起推敲。如果作者在设计好剧情走向后,一切描写都是为了达成这个走向而发展,很容易令角色失去个性。正确的写法是设计好场景事件并明确目的后,用角色本身去推动情节,设想角色在面对该情况时的心理状况,以该角色的性格他会怎么应对等等,把角色当做活生生的人来写。
有时候观众爱说某个角色写崩了,其实就是因为作者为了强行达成自己的目的,没有重视该角色自身的个性,让他做出了以他的性格不会做的事。漫画家永井豪在完成自己的名作《恶魔人》时曾说自己已经控制不了飞鸟了这个角色,每次创作都好像在与他决斗。这就是充分尊重了角色自身的个性,这种角色会反过来给作者带来灵感,而不是成为提线木偶。
国产动画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角色刻画堪称灾难级别,所有主角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基本都是一个平日里吊儿郎当,满口网络语言的逗逼模样,到了关键时刻又突然变得异常可靠的形象。同时国产动画里的角色普遍都体现出了一种明确直接的目的性,他们仿佛个个都知道作品的剧情主线是什么,所有行动都奔着这个主线而去,绝不思考主线以外的事,而这种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过分重视情节,这样就算写出了有趣的剧情,在呈现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因为简单粗暴失去了回味,在第二遍看的时候就会兴致全无。能够让人反复回味的场景不能在内容指向性上过于单调,而是能够在每次看的时候都有新的触动,这种剧情能够于观众脑海中产生一个具体的世界,那么无论剧情还是角色本身都需要活起来,这是多数国产动画所无法呈现的效果。
所以日本动画会出现大量和主线本身无关的剧情用以刻画角色,让观众感受这些角色的方方面面,使其成为具体可感的人。举个例子,JOJO第三部里卖鱼强的母亲空条贺莉的回忆画面中,卖鱼强初中时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这个画面删掉也并不影响剧情,但很好地丰富了人物性格。观众们会去想,卖鱼强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还有人会根据后面的剧情推导出其实卖鱼强从小就是这个样子,贺莉的回忆只是母亲的滤镜视角。而无论原因为何,都使得卖鱼强和空条贺莉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
这其实就是潜藏在人物设定里的内容,空条贺莉的脑补和小卖鱼强的不良看似矛盾,实则相互补充。作者在设计主角时也最好像这样尽量设计详细一点,把剧情外的内容补上,而这些内容会反过来影响作者的创作。
例如假设我打算写一名热血但头脑简单的初中生主角,我可以写他脸上有条疤是小时候为了救一条猫被反过来抓的,我甚至可以设定出他每学期的考试成绩。那么后面便可以利用这些设定写出一些合理的剧情,例如主角看到猫的时候会害怕,但猫遇到危险又会奋不顾身去救等等,还可以让主角在期末考出40分时说这是小学四年级以后考得最差的一次,回家一定会挨揍。观众也会跟着脑补主角小时候救猫的场景和其他考试时的分数,从而脑补出主角的小学生活。这种在设定影响下创作的剧情,令角色的形象不再单薄,也令作品的整个世界观变得真实可感。
再说背景设定。这里我想抬出之前经常被拿出来作比较的《天气之子》和《大鱼海棠》,这里暂时不讨论两部作品在剧情和主题方面的争论,就说设定上。天气之子的角色设定是很完整的,虽然剧情里没有全盘交代,但无论是一闪而过的几个镜头还是男主角离家出走的行为,都能看出他在故乡的生活以及与家庭的关系并不简单,文物里虽然也没有讲明雨女的具体由来,但背后的设定却十分细致,新海诚最近几部作品光是出外传都能写几部小说。
至于其他配角的设定,例如须贺圭介的婚姻,阳菜弟弟的女友,都是可以拖出一长串内容的。但到了大鱼海棠这里,虽然看上去世界观很庞大,又是人间又是神之围楼又是地府,但包括主角在内的角色形象都极其单薄,观众不会对他们的过往产生兴趣,角色的思考方式难以带入,这个背景世界的运行规律也语焉不详,鲲带来灾祸的设定除了制造剧情矛盾冲突外很难想出有其他价值。
其实在背景设定上,国内文学作品有做得很好的典范,那就是金庸的小说。金庸的武侠世界可以构建出一个完整且合理的体系,他的所有作品都可以囊括在其中,从门派到武功到人物和事件都有十分完整的设定。正因为如此,金庸的作品有反复讨论研究的价值,读者可以从细节中推敲出大量的背后信息,甚至可以从各个角度编出诸如门派编年史、人物编年史甚至武林编年史来,这便是真正的创造出了整个世界。
许多国产动画有个问题便是背景世界是静止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作品以内,感受不到主角以外的世界是在运转着,这种世界很难产生真实感。
好的剧本应该是从一个完整发生的事件中选取出需要的部分来展现,从而达到最佳效果。例如《肖申克的救赎》里没有正面描写安迪挖地道的内容,只在回忆部分浮光掠影地提到,但带给观众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而这种剧本必须令整个世界活起来,让世界在作品镜头以外的部分也照常运转。把背景设定做到极致的fate系列,光是一场正传里没有具体描写的四战都可以扩展出一整部外传小说来。
因而作者在完整的背景设定下讲述故事时也能更加游刃有余。《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里利用轮回的设定一次又一次地拯救艾米莉亚和自己,这时世界的运行是以故事的中心也就是本人的冒险展开。但如果这个章节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或者主角不是而是其他人,当别墅里发生各种怪异事件快要进入高潮时,突然揭示出在不同世界里不断轮回以拯救众人的设定时,带来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这些年成功的国产动画电影基本都是古典神话名著改编而来,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这些作品有现成的角色和背景设定。比如《大圣归来》在故事刚开始时的几个打斗镜头,其实蕴含着从灵猴降世到拜师学艺、偷吃蟠桃、大闹天宫等一系列发生在作品之外的背景设定,如果要另起炉灶做一部原创作品,很难达到这种高度的设定水平。
至于最后的美术设定,这其实是最能体现日本人死磕精神的内容。前面提到,一部日本动画通常有一百多页的美术设定集,这些内容涵盖作品的方方面面,从作品风格到人物场景无所不包。
如图所示,不光是主要角色的设定,作品中包括龙套的形象和身高甚至连出场动物都有相应设定。此外,日本动画极为重视场景美术,会专门绘制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光源、不同角度下的同一场景,有时会详细到小场景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和角色在场景中留下的记号等等。
而在实际作画中,这些美术设定会成为画师们的重要参考,精确考虑到构图中人物和场景的相对位置,在远景作画时甚至会直接把角色放进设定图里。
相比之下,国产动画在背景描绘上的差距就太大了。
美术设定也不仅限于现实场景,还包括虚拟和半虚拟的场景,这种场景尤其能传达出情感力度:
总而言之,剧情这种容易看到容易提升的地方也许不是国产动画最大的软肋,而一些不容易看到并且要耗费极高成本来完成的内容才是国产动画在观看质感方面远不及日本动画的重要原因所在。在这部分内容得到重视之前,我并不认为国产动画能够得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