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伦春拍丨本草之魂李时珍和金陵版

北京治皮肤科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中国的本草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李时珍撰《本草纲目》堪称明代以前中国传统医药的集大成者。他倾毕生精力,用27年时间将古代医药文献与亲身积累的大量一手临床经验与野外考察结果汇聚成书,终成照耀世界的“本草之魂”。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科学史家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评价:“毫无疑问,明代的伟大的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那部攀登到本草著作之顶峰的《本草纲目》。”年,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一、“北斗以南一人”

明代大文豪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序中写道:“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

历史上真正与李时珍见过面并记述李时珍形象的人,迄今已知的只有王世贞一人。“睟然”是孟子用来形容“仁义礼智根于心”的贤德之人拥有的温润祥和的面容;“癯然身也”是形容李时珍消瘦的身材;“津津然谭议”则描述李时珍的谈吐魅力,难怪王世贞要将李时珍“留饮数日”!

伍伦年春拍Lot

明万历二十一年金陵胡承龙刻明制锦堂重修本《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图二卷

王世贞序

李时珍(—),字东璧,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其祖父、父亲都是名医。李时珍23岁那一年,立志退身仕途,潜研医学,悬壶济世。其《铭志诗》云:“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在接下来的近30年时间里里,李时珍身体力行,除了大量的临床实践,还率领四个儿子、四个孙子和几个弟子,锲而不舍地进行中药品种的野外调查与考证。

《本草纲目》脱稿于年,“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辑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两年后,当弇州山人王世贞看到李时珍亲自呈上的数十卷手稿时,他写道:“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

这真是对《本草纲目》极准确的定位与广告!

它体例完备,结构严谨,就像一张缜密的渔网一样“纲”、“目”交织,“以纲挈目”,将《神农本草经》以下的历代本草和医书中的各种药物资料芟繁补遗,剖析整理,在临床应用方面总结了不少法式和心法,内容十分详实。

读《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

二、金陵版《本草纲目》的坎坷身世

《本草纲目》纵有千万般好处,又有文坛领袖王世贞的加持,在明代要凭一介医生之力刊刻这个万字的大部头,几乎是不敢奢想的。但是,李时珍早已立下“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的誓言,在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中,他几经奔走,最终在年得到金陵(今南京)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出版商胡承龙的应允。

为了《本草纲目》的内容质量,年迈的李时珍往返于金陵与蕲州之间勘验书稿,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明万历二十一年(),《本草纲目》终于刊刻完成,这是《本草纲目》的第一个刻本,史称“金陵本”,而李时珍却在同时溘然长逝了。

万历二十三年(),李时珍之子李建元依其父遗志,上《进本草纲目疏》。《明史·李时珍传》载:“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李时珍的老乡清人顾景星在《白茅堂集》第三十八卷说:“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但实际情况是,没有任何资料显示朝廷曾主持刊行这部旷世之作,金陵版《本草纲目》一直处于“行之未广”的状态,随时有可能失传。

幸运的是,金陵版《本草纲目》刊行不久之后,就引起了离蕲州不远的江西南昌地方官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