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艾灸治百病绝对能让你念念不忘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第三章艾灸疗法的操作

艾灸疗法在我国的使用非常普遍,南北朝时期的《南史》里有艾灸被广泛应用的盛况记载:“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艾灸的方法也很多,有五六十种之多。现在常用的在二十种左右。

一、艾炷灸

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施灸的方法。

1.直接灸

将艾炷直接施放于应灸部位皮肤上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又被称为着肤灸或明灸。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

,此时应注意清洁,预防感染。如发现脓色为黄绿色,此即为继发感染,应积极治疗;一般灸疮30~40日愈合,成永久性瘢痕;对糖尿病患者、身体虚弱者,以及面部、关节部位,不宜用此法。本法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养生,同时对于一些慢性疾患如哮喘、痞块、红斑狼疮、发育不良、脉管炎、妇科疾患等有较好疗效。

,将艾炷点燃;当受术者有烫感时,即将艾炷熄灭或更换新艾炷;一般可连灸5~7壮,以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需注意的是,如施灸处出现小水疱,不需处理,以待其吸收;如出现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刺破,排出水后外涂紫药水;对于小儿等皮肤娇嫩者,施灸时应注意防止烫伤。本法可用于腮腺炎、咽炎、喉炎、崩漏等。

发疱灸即用小艾炷施灸,受术者感到灼痛,则去掉或将艾火压灭,该处即会发疱,任其吸收。操作时先将被施灸部位消毒,涂上蒜汁或凡士林,放上小艾炷,点燃;受术者有灼痛感时,可将艾火压灭或再灸3~5秒,去掉;被施灸部位可有黄斑或红晕出现,1~2小时后可发疱。需注意:此疱一般不需挑破,可任其吸收;若疱太大时,则可用消毒过的针具刺破,放出液体,涂布紫药水即可;色素沉积会慢慢被吸收,不会留瘢痕。本法多用于瘰疬、皮肤疣、白癜风、哮喘等病症。

2.间接灸

在艾灸疗法中,目前大多采用的是间接灸,其又被称为隔物灸。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皮肤之间隔上其他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相隔所用的物品可以是生姜、大蒜、食盐等。这样既能防止艾炷直接灸对皮肤造成的伤害,又可发挥所隔物品的功效,起到协同作用。此法属于艾炷灸法中的一种。

隔姜灸就是用姜片做隔物,放在艾炷和皮肤之间用做艾灸的一种方法。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脾、肺二经,生用发散,熟用温中,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之功效。《针灸大成》曰:“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然后灸之。”操作时多选择大块新鲜生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姜片,并用牙签或针在中间刺穿数孔,备用;选用合适的艾炷,或如米粒或如黄豆或如蚕豆大小;将姜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如患者感觉太热,可将姜片提起片刻后再放下,或垫一张软纸,避免烫伤;每穴可连续灸5~10壮,姜片不需更换;也可一片姜片灸1壮;灸至局部皮肤潮红和湿润。应注意,艾炷不可太大,火力太大易烫伤皮肤;如皮肤起水疱,应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疱,将水排出后,再涂紫药水。本法多适用治疗腹痛、泄泻、呕吐、痛经、阳痿、早泄、不孕、荨麻疹、面神经麻痹、乳腺炎、乳腺增生、冻疮、慢性盆腔炎等。

、疖肿、神经性皮炎、牛皮癣、脚气等。

隔葱灸即是用葱作为间隔物而施灸治疗的一种方法。大葱辛温,入肺、胃经,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宣肺通阳之效。明·刘纯《玉机微义》治诸疝,“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用熨斗熨之,或上置艾灼之,妙。”操作时,应先将葱白剁烂成泥,放于脐内或患处;在葱白泥上放置艾炷施灸;每次灸5~10壮。需注意,艾灸至内部感到温暖即可;不可灸至灼痛。本法适用于治疗虚脱、腹痛、尿闭、前列腺炎、乳腺炎等。

隔盐灸就是用食盐做隔物放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做艾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因将食盐放在脐中而灸故又被称为“神阙灸”。食盐咸寒,入胃、肾、大小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泄、滋肾润燥之效。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治少年房多短气用“盐灸脐孔中二七壮”。操作时,先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中,盐要填至平脐;如脐外凸,可用面粉和成面团后,围在脐周成堤状;将姜片放在盐上,上置艾炷;也可不放姜片,直接将艾炷放在盐上,灸之;当受术者有灼痛时,应及时更换艾炷;一般每次灸5~7壮;急症可根据症状而灸,不拘壮数。需注意,如受术者为虚寒证,盐炒后再灸,则疗效更佳;灸时不可过热,否则盐受热后会烫伤皮肤。本法多适用中风、中暑、脱肛、急性腹痛、休克、泄泻、四肢厥冷,也可用于黄褐斑、冻疮、口腔溃疡、暗疮、面色晦暗等。

二、艾条灸

艾条灸又被称为艾卷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艾条灸早在明代时就已使用,沿用至今,现已经发展成较为普遍的施灸方法。

艾条灸又可分为悬空灸、实按灸以及其他灸法。其特点是火力集中,穿透性较强,可以充分发挥其畅达、宣泄、开郁、行滞、拔引毒邪等多种功能。更由于其易于移动,故无灼伤皮肉之虞,受术者易于接受。

1.悬空灸

悬空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施灸的一种灸法。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固定不移,直至皮肤稍有红晕。操作时,施灸者将艾条一头点燃,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3厘米;受术者如有舒适感,则艾条可固定不移;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出现红晕即可。应注意,为了避免烫伤皮肤,施术者可以用拇、食、中指持艾条,小指放于穴位附近,以便调节施灸距离;艾灸完毕后,将艾条熄灭,注意安全;此法多用于补法。本法多适用缠腰龙、腰痛、胃痛、肩周炎、脱肛、乳腺增生、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冻疮、流泪症等。

回旋灸又被称为热熨灸,是将点燃的艾条在距被施灸部位3厘米处,往返移动而灸。操作时,施灸者先将艾条一头点燃,并将其靠近被施灸部位,距其3厘米左右;施术者将艾条往复回旋或左右往返移动施灸;一般施灸20~30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应注意,不可长时间不动而固定施灸;一般要让受术者能忍受。本法适用风湿痹痛、鹤膝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冻疮等。

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在被施灸部位上下移动,似麻雀啄米,故称之。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在距穴位3厘米上方,一上一下,对穴位施灸;也可左右移动或反复施转施灸;一般施灸5~10分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应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此法多用于泻法。本法多适用湿疹、神经性皮炎、缠腰龙、牛皮癣、肩周炎等。

2.实按灸

实按灸是将艾条点燃后,直接按在垫有数层纸或布上,而刺激俞穴的一种施灸方法。

太乙神针太乙神针是在雷火神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操作与雷火神针相同,清代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则是其专著。由于其操作方法很像针法的缘故,故而将其称为“针”。操作时,将太乙神针一端点燃,将棉布折叠成7层或将绵纸覆盖为10层,将艾火隔着布或纸紧按在穴位上1~2秒;火灭可再点,每穴按灸10次左右。也可用布或纸包住灸火头,点按在穴位上,热则提起,略减再灸,火熄再燃,按灸每穴5~7次;如果有两支,亦可将另一支点燃,接替施灸,令热力深透持久,效果更佳。注意,在用太乙神针对穴位施灸时,应对准穴位;在临床操作时,施灸人应备两支太乙神针,交替使用;操作时火力不可太大,应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本法适应证为风寒湿痹、腹痛、泄泻、半身不遂、肩凝症、冻疮、脱肛、阴挺、痛经等。

太乙神针制作:取人参克、穿山甲克、山羊血90克、千年健克、钻地风克、肉桂克、小茴香克、苍术克、防风克、甘草克、麝香少许,共为细末,混匀。取桑树皮纸40厘米见方,再放上述药粉24克、艾绒克,卷成爆竹状,用鸡蛋清封固,阴干即可。

注意:目前临床经常采用简化“太乙神针”,即取“风湿膏”或“伤湿止痛膏”折叠成七层,铺放在应灸穴位,再将艾条点燃,用以点灸即可。

雷火神针灸其制作与适应证与太乙神针同,但药物配方不同。《本草纲目》配方:艾绒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麝香1.5克、穿山甲3克、硫黄3克、雄黄3克、川乌3克、草乌3克、桃树皮3克。

3.其他艾灸条

指点燃艾条后而采用其他行之有效的灸法。

温针灸又被称为针上加灸、针柄灸、传热灸、烧针尾。其是将毫针刺入穴位之后,在针柄上插上艾条,或在针柄上先套上姜、蒜等物,再插上艾条而施灸。此法既保留了针的效力,又增加艾条燃烧之热作用到皮肤而产生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最早,此法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明代《针灸聚英》也有记载,其曰:“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山野贫贱之人”。操作时,先将针刺入穴位并使之得气;取2厘米艾条1段,套在针柄上端,艾条距皮肤2厘米以上,点燃靠近皮肤一端的艾条;如火力太强,受术者感到灼痛时,可用纸片将该处皮肤隔住;如同时选择隔物灸,可将姜或蒜切成0.3~0.4厘米厚片,再在上做一半径切口,从切口将针套入切片,盖在穴位上即可。应注意,当受术者卧位、艾条将燃尽时,偶有余火落下;可由施术者在该穴位附近垫一厚纸板或阻燃物品以防不测;艾条不可从其远端点燃,这样传热较慢。本法多适用风寒湿痹、闭经、腰痛、阳痿、面瘫、上胞下垂、冻疮等。

三、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是将艾放入到专门的施灸工具中点燃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中的“瓦甑”,其云:“若身中有掣痛不仁,不随处者,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纳瓦甑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以熏之,一时间愈矣。”清代医家雷少逸在其所著《灸法秘传》中绘有“灸盏图”,并云:“今用银盏隔姜灸法,万无一失……四围银片稍浓,底宜薄,须穿数孔,下用四足,计高一分许。将盏足钉在生姜片上,姜上亦穿数孔,与盏孔相通,俾药气可以透入经络脏腑也。”这些都是我国最早发明的艾灸器具。

1.温灸盒灸

其是采用木盒,内有铁制纱网,可放置艾条,用以施灸。此法是从《肘后备急方》中的瓦甑演变而来。制作方法,选用0.5厘米厚的薄木板及其他适合板材。按以下规格制作无底木盒,大号:长20厘米,宽14厘米,高8厘米;中号: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小号:长11厘米,宽9厘米,高8厘米。在木盒内安置铁纱将其分成两个空间,铁纱距下边3~4厘米。再按以上规格制作一活动木盖。操作时,将艾灸盒放在应施灸部位或穴位上;取约2厘米长艾条2段,点燃后放在木盒内铁纱上;盖上木盖,但须留一定缝隙;艾条燃完即可,20~30分钟。需注意,在施灸过程中,若温度过高,受术者难以忍受,此时可将盖打开或取下,稍后再盖上;艾灸过程中,更换或添加艾条防止烟灰艾火落下而烫伤受术者;灸神阙穴时,火力不可过大,以免烫伤感染。适应证为腰痛、痛经、胃痛、阳痿、颈椎病、冻疮等。

2.熏脐瓷灸

熏脐瓷灸是笔者等根据西晋时期大医学家葛洪之妻鲍姑发明的瓦甑灸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鲍姑是我国古代著名女艾灸师,其发明的瓦甑曾被广为流传使用。

笔者等根据鲍姑“瓦甑”的造型,又结合治疗和保健的需求进行了改进,创造出“熏脐瓷灸”。熏脐瓷灸罐用陶土烧制而成,外形似钟,可稳妥施放于脐部或其他身体穴位,更不需施术者手持操作。其内为空腔,靠下方2厘米处有一横隔,下面有数个洞孔,状如莲蓬,上面可放置艾条,下方又通空气,可保证艾条充分燃烧,又无掉灰之虑。下口呈喇叭状,放在穴位或施灸部位稳定,无倒置而烫人受伤之虞。其高为11厘米,上口直径5.5厘米,下口直径11厘米。周边,在横隔下有四个圆洞,分属东、西、南、北,代表木、金、火、水,中间艾火补脾土,寓有五行相生相克之意。其上方,主要用于流通空气和取放艾条之用。操作方法如下:先将根据病症而配制的中药粉末放入脐内,再将点燃的艾条放入“熏脐瓷灸”罐内,将罐放置在脐上后,取下“熏脐艾灸”罐,用封脐贴将药贴封脐中,保留24小时。每次施灸时,除选用神阙外,尚可选用1~2个配穴进行操作;但最多不可超过3个穴位。

注意事项:熏脐时间不可太长,一般不超过30分钟;对于皮肤娇嫩者,可适当减少艾灸时间;如受术者的脐外凸,则可用面粉制成面团后,围脐一圈做成堤状,再放药施灸;除脐可施灸外,还可根据需求选用以下穴位:上脘、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命门、大椎;根据所治疗病症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组方的中药;整个施术过程一般不可超过40分钟,但对一些慢性疾患可适当延长施术时间。适应证为面色萎黄、面色苍白、皮肤粗糙、失眠多梦、更年期综合征、痛经、月经不调、虚寒性不孕症、阳痿、颈椎病、暗疮、肩周炎、冻疮、便秘、单纯性肥胖、乳腺增生、神经性皮炎、蛇串疮、湿疹、血虚证、疲劳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亚健康、隐性更年期等。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