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蒲公英名字的由来

北京中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人就是这么奇怪,总有心血来潮的时候,莫名的想要对某个事物去追根溯源一番。关于“蒲公英”名字的由来,查了一圈后,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说古代有个大户人家,有个尚未出阁的女子,患了乳痈的病症,胸部红肿,疼痛难忍。隐瞒了好几天,最终还是被她母亲知道了,母亲怀疑女儿与人暗中私会,不由分说将她痛骂了一番。女子羞愤不已,偷偷溜出院门,愤而投河,结果正巧被打鱼的父女给救了。渔夫女儿给女子换衣时,发现了她乳痈的病症,告知了父亲。渔夫正好知道一个民间土方,便采了些黄花锯叶的药草,给女子煎服,没几日,女子胸部红肿就消了。女子病愈后,渔夫父女将她送回了大院,女子也留了些药草培育种植,以备不时之需。不过,乡野药草也没个名字,女子为感恩渔夫父女的救命之恩,取渔夫女儿“蒲公英”之名给药草命名,以作长念。蒲公英名字是否真的由来于此,已不可考,但这个故事说明了蒲公英的一些药用价值。蒲公英本身的别名有很多,凫公英、金簪草、黄花郎、鬼灯笼等等,千奇百怪的名字有30多个,而且大多在药书里面出现,是药食兼用的一种植物。目前我已知的,蒲公英最早的用名是凫公英,出自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以凫公英草摘取根茎白汁涂之,多涂为佳,瘥止。”——《千金方·备急方·诸般伤损第三》到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菜部·蒲公英》:“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的描述,并对此作了详细的注解,才算正本正经的有了“蒲公英”之名的记载。“名义未详。孙思邈《千金方》作凫公英,苏颂《图经》作仆公罂,《庚辛玉册》作鹁鸪英。俗呼蒲公丁,又呼黄花地丁。淮人谓之白鼓钉,蜀人谓之耳瘢草,关中谓之狗乳草。”——《本草纲目·蒲公英》李时珍注解从李时珍的注解来看,蒲公英的名字经由唐代“凫公英”,宋代“仆公罂”,明初“鹁鸪英”,这样近似发音的转变,各地也依然保留有地方特色的称呼,最终李时珍综合考量并最终选用了“蒲公英”的叫法,记录在了《本草纲目》里。蒲公英的名字也借由《本草纲目》这部旷世的医药学宝典,而被世人所熟知。至于“凫公英”的叫法是怎么来的?过于久远,一如李时珍所说:“名义未详”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