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军
枣树,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生长速度极其缓慢,碗口粗的树干,生长期一般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故有“枣木不成材,成材即珍贵”的说法。与其他北方树种,如杨树、槐树、柳树等相比,绝不是“速生”之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正因其生长缓慢,甚过松柏,而且打破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常规,“数十年磨一剑”,使得枣木木质坚硬细腻,纹理美观,色泽柔和自然,带有了“柔中带刚”的君子风范,深受历代文人墨客及普通劳动人民的喜爱;用枣木所作的器具,更是常见于普通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枣树,在为普通劳动人民提供甘甜的果实“红枣”的同时,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枣木文化,作为红枣文化的一朵奇葩,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和壮大,正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红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枣木的特点
一、木质坚硬,不易虫蛀
枣木木质坚硬,密实,不易虫蛀。中国古代雕版印刷,多用枣木雕版。枣板,亦称“枣本”,即枣木之书板。除雕刻书板外,还用于制作法帖。宋刘克庄有云:“枣木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奇。
二、木质细密耐磨,应用广泛
枣乡的擀面轴儿,镰刀把儿,蒜槌子,月饼模子,纺车上的线葫芦,木匠的刨床子等耐磨用品多用枣木
三、美而不“艳”,沉稳刚毅,君子风骨
枣木颜色,红而不厌,沉稳大方,高雅耐看,代表了中国普通劳动人民质朴、刚毅、内敛的性格特征,是真正的“中国红”。
枣木硬,铁骨苍枝,酷似松柏;纵横屈曲,拙中见奇,颇有梅风。朱惠民先生有“花到香时梅也逊,雪中犹可作梅看”之句,可谓形神俱出。足见人们对枣树、枣木的喜爱之情。
枣木的药用和健身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枣木入药,可治腰酸腿痛,更有“枣木能通经脉、令发易长”的记载。
枣木不仅木质细腻,更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辟邪功能,所以枣木工艺品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枣木雕刻俨然成为了枣乡人民特有的一项传统技艺。早在明清时期,枣乡人民即开始利用枣木“过性后不裂”的特性,制作生活用品,比如:擀面杖、梳子、蒜槌、棒槌、推刨、月饼模子、炕棱等。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枣木雕刻工艺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出现了根雕摆件、家具、人物、花鸟等各式各样的观赏艺术品。因枣木的成材率低,物以稀为贵,所以枣木工艺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一、枣木制作梳子
用枣木梳子梳头时,不会产生静电,不伤头发,长期使用能疏通脉络,活血化淤,清脑提神,对预防治疗脱发;对白发,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眩晕心悸等症状均有很好的效果。
二、枣木制作“佛珠”
手感圆润、柔和;长期佩戴或把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佩戴者。
三、制作枣木饰品
1.枣木具有镇痛作用,长期佩戴枣木饰品,可缓解颈椎、关节等疼痛;
2.由于枣木具有移动的安神作用,佩戴枣木饰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神经紧张度、缓解压力,特别是对于易怒性格的人,有利于情绪的控制和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3.佩戴枣木饰品,或者将枣木饰品放在枕头边,以抑制和减少噩梦的发生,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4.此外,枣木制品与中国传统宗教密切联系。早在南宋,枣木雕刻的“辟邪”器物和佛教寺庙的“佛珠”、符板、印信;道教使用的诸多法器等,大多采用枣木制作,尤以“雷劈”枣木作为上等选材。
枣木雕刻制作工具
刨子、刮刀、锯子、刻刀、铲刀、案台、鹰嘴刀、凿子、砂纸、抛光机、尺子、车床等
主要产品
枣木厨房用品系列:枣木擀面杖、馅尺儿、木铲、木勺、筷子、筷拖、刀架等。
枣木文房办公系列:枣木笔筒、笔架、笔山、裁纸刀、毛笔、签字笔、书签、镇尺等。
枣木根雕饰品系列:根雕摆件、动物、人物、花鸟、花架、花瓶、木墩、茶台、茶盘等。
枣木生活用品系列:枣木梳子、木镜、茶具、茶勺、保健球、按摩锤等。
枣木传统道教用品系列:令牌、符牌、吊坠、法印、法尺、手串等。
制作工序
第一、选料
要选取红心大,无裂缝,树干直,无外伤的换代老枣树。
第二、木料处理
选好的枣木要经过蒸煮,自然阴干,存放至少五年以上方可使用。这样,做出来的工艺品后期才不会出现开裂、变形的现象,可长久收藏观赏。
第三、设计图样
选好材料后,在木料上画出需要加工的产品的样式。
第四、定型
按照设计好的图样,锯出大致轮廓,为下一步做准备。
第五、雕刻
纯手工雕刻出枣木工艺品。
第六、打磨
雕刻好的枣木工艺品,进行纯手工打磨抛光。
第七、涂油打蜡
雕刻打磨好的枣木工艺品,经过打蜡或涂上核桃油保养。然后再经过棉布抛光,一件完美的枣木工艺品,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枣木工艺文化的兴起与红枣文化的传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枣木工艺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已经成为红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枣乡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更是红枣文化的具体体现。
枣树和枣木在中国北方的普遍存在,为枣木工艺文化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枣木制品与普通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是为枣木工艺文化的发扬光大,提供了身后的精神动力。
通常,枣木,因其成材缓慢,且一般很难长成“大料”,不宜做“栋梁”;且树干多弯曲的特点,在过去,人们常常会将其作为木柴,以作引炊做饭之用;当然,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也发现了其更实用的价值——制作生活用品,比如:擀面杖,梳子,蒜槌,月饼模子、镰刀把,秤杆、棒槌、板凳等。
在众多的枣木制品中,枣木擀面杖和枣木梳是最常见和最实用的两种枣木制品。枣木梳之所以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用品,除了其显而易见的使用价值外,也不乏身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据中国传统中医药的经典之作《本草纲目》记载,枣木入药,可治腰酸腿痛,更有“枣木能通经脉、令发易长”的记载,可见使用枣木制作梳子,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 中国的北方的传统美食,无不与“面食”有关,而面食的制作,离不开应手的制作工具,其中擀面杖则是北方家庭最普遍、最常见的几乎不可或缺的制作面食的工具之一,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非常懂得“就地取材,为我所用”的道理,经过长期的优胜劣汰的挑选,选定了几乎随处可见的枣树和枣木资源作为最佳的材料,制作擀面杖实属长期优胜劣汰的结果,枣木木质细腻,生长周期长,年轮不明显,无棕眼和纹理,制作出来的擀面杖,通体光滑红润,份量足,而不压手,刚刚好;使用过程中,不粘面,耐腐蚀,易清理等特征,都是其他木材难于望其项背的,枣木擀面杖无疑成了最好的选择。
枣木梳子和枣木擀面杖,这两件带有浓厚中国北方传统文化色彩的日常用品,常常被老一辈人,作为传世之宝,传送给下一代;尤其是作为新婚“嫁妆”,由新娘的父母送给新婚夫妇。既具有真实的使用价值,又寄托了长辈对新婚夫妇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作为嫁妆,其维系两代家庭密切联系的寓意,自在不言之中。实际上,每当出嫁的女儿每天用亲娘给的枣木梳子对镜梳妆的时候,或者用枣木擀面杖为小家庭做饭时,怎能不想起父母曾经的辛劳和不易,怎能不感恩年迈父母的养育?这使得“家”成为一辈辈不断传承发展的坚强纽带,这是对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精确阐释,也是红枣文红之枣木工艺文化之所以继承和发展的力量之源。
第二、枣木雕版历史与文化
据记载,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是清乾隆年间用木活字印制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又称《武英殿聚珍版全书》。
清乾隆三十八年(年),清政府用“枣木”刻成各种木活字个,然后用这套木活字在故宫武英殿印成了极为精致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这套丛书共种,多卷。内容大部分是从《永乐大典》里辑出的宋元著作。
虽然,随着活字印刷的发明,枣木雕版印刷已成为历史。当今时代,我们也不必再使用这一古老技艺出版发行。但是,作为外界了解红枣文化的一个“窗口”,设置一个枣木雕版印刷、枣木工艺品制作体验馆,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亲身体验数百年前古老的传统技艺,参观体验雕版制作、刷墨、铺纸、拂拭、纸背等工艺流程;体验亲自制作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手章、铭牌、梳子、擀面杖等枣木工艺品,一方面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加深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认识和了解,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推动当地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第三、枣木轴儿文化
轴承是我们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据说,人类第一个发明,就是通过受“山石从山坡滚落”得到启发而发明“车轮”,而车轮的关键部件就是“车轴”。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历史上,在没有“轴承”的年代,木制品的旋制,马车的行走,甚至一些纺织的线葫芦等都需要一个旋转轴儿。而枣木因为其质地坚硬,经久耐磨的特点,几乎注定成为了北方早期轴承的最佳选材。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称赞枣树是“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最早的排子车、牛车、马车,大体上属全木结构,其支撑车轮的木轴多用枣木制成。由此可见,枣木对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枣木文化与传统宗教文化
民俗文化和传统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坊间有云:南“檀”北“枣”,枣木从古至今,一直被列为“仙木”规格。在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尤其如此。传统道教文化中,最著名的法器大都用枣木制成,如果“雷劈”枣木制成,更属“上品”,认为“雷劈”枣木,经过天地阴阳之电击打、汇集精华,将雷霆之力聚集在枣木之中,可谓施展“法术”最得力的神木!“雷劈枣木”又称“辟邪木”,《万法归宗》一书,将其列为制作法器的第一“圣木”,从而赋予枣木神灵之气运,诸邪不得近身,同时还能带来祥瑞与幸运!
传统佛教一般用枣木制作“佛珠”,手感圆润,不滑不腻,让人清心静气,清心寡欲、心神安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多样性。枣木文化,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适应新要求,融入现代生活新元素,推陈出新,必将让这一片红枣文化的“中国红”发扬光大,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