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冰箱的时代,冰是如何陪伴古人度

“雅合霜容洁,非同雪体轻”,冰,作为水的另一种形态,已经陪伴人类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现代社会中,冰的用途广泛,除了食用,冰还可以用来降温、保鲜、止痛、止痒。

随着制冰技术的成熟,人们在生活中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冰块,那么在没有冰箱的时代,古人又是怎样获取冰块的呢?

其实早在距今两千年的春秋时期,《诗经》里就已经有了关于凿冰的记载,如:“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时使用的冰块都还是天然冰。

不仅如此,周代还有专门管理藏冰的官职。《天官.凌人》有言:“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而到了汉代,聪明的古人就已经可以运用夏造冰的技术,用热水造出冰块。之后便存在冰窖里等待使用。

不过,古时候冰窖里的冰具体是做什么用?又是在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

一、用“冰”如神的中华民族

1.“冰”与祭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古老国家。根据史料的记载,我国应用天然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寻到周朝。

农历的十二月到一月,正是适宜凿冰的时节。此时掌管“用冰”事务的官员就会带着“冰者(多为奴隶)”前往深山幽谷、江河冰面上开采冰块。经过运输储藏后,等到春天来临之时再拿出使用。

古人采集冰块也有讲究。据史料记载,每一块冰的大小和厚度要达到“方三尺,厚一尺五寸(《唐六典》)”的要求才能作为存冰进行运输。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冰块在融化以后,还能保有人们需求的用量。

每逢春季,宫廷的冰窖在取冰使用之前,还要进行“开冰”仪式,《礼记.月令》中提到:“仲春之月,天子乃鲜(献)羔开冰。”这类祭祀通常由天子主持,主要的步骤即:献上羔羊,打开冰窖。

祭祀完成后,多余的冰块会按比例赏赐一些臣子、诸侯,也称“颁冰”。这在只能依靠天时制冰的古代,是荣誉的象征。

2.食物与保鲜

“出去热成铁板烧,屋里蒸成人肉包”,这大概就是三伏天的阳光下人们的感受。21世纪的人们可以躲进空调房舒适的躺平,雪糕、冰激凌应有尽有。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几百年前的祖先为了解暑也是花样百出。

唐朝时期,民间取冰的风俗逐渐兴起,冷冻食品在夏天成为了一种流行,如冰镇酸梅汤、绿豆汤等,不但可以家庭自制食用,还有人家会出售冰饮来养家糊口。

唐代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中,两位仕女捧着美食,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冰激凌“酥山”。

“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冱而体成”,这种小吃最底下是冰,顶上浇的是奶油、酥油,看起来像是一座小山。除了白色的“酥山”,还有“贵妃红”“眉黛青”染成的彩色“酥山”。

到了宋代,冷冻食品的种类开始丰富起来,“雪泡梅花酒”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样的酒不是长时间的发酵而来,所以度数低,味甘且甜。

同时期的冰饮还有“熟水”,这是由竹叶和橘子叶煮制而成的饮品,带着柑橘的香气,既能解渴又能抑制身体中的暑气,与绿豆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无数商机,明朝时期,出售冷冻食品的商贩在京城随处可见,正如杨万里的诗句所述,是“北人冰雪做生涯,冰雪一窑活一家”,由此可见古人对冰食的喜爱。

3.医药与防蚊

除了在食物中使用冰块降温,古人还会利用冰块的特性将其用于某些病症的治疗,参与药品制作。

夏日热气蒸腾,百姓下地务农时,经常会出现中暑的情况。根据《本草纲目》所言,对于热盛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可以降暑。这样用冰块在身体某处穴位的外敷降温法,与现代医学的辅助降温法基本相似。

冰能清热暑,也能驱寒毒。宋徽宗曾经因为食用冰饮过多导致脾胃受寒,名医杨吉便以冰入药,“以毒攻毒”,一二贴药喝下,徽宗的病情果然好转。

此外,冰块在古代还被用于防蝇防虫,唐代诗人李贺曾写下诗句:“开贯泻蚨母,买冰防夏蝇。”

冰亦可制作香料,《四十篡要》记载:“取大甲香如昆仑耳者,水煮令甚软,又以酒煮,取(去)冰,暖水净刮洗。”可见冰的用途之广。

4.尸体防腐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冰的身影还曾出现在古人的葬礼中。如《周礼.天官》有言:“大丧,共夷盘冰”,南朝沿袭周礼,《通典》也有记载:“缮制夷盘,随冰供给”。

“大丧”指的是皇帝、皇后、太子的丧事,随着时间发展,后来也指父母及其长辈的白事。而“夷盘”则是夏日盛冰以冷冻尸体的器具。

古代的人死后,逝者的躯体会停放在灵堂或者祠堂,来往的亲朋可以吊唁以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思念。

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藏,大夫三月而藏。

夏日天气炎热,如果尸体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很快便会腐烂,若此时运回棺椁,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所以人们会将冰块放置在夷盘中给遗体降温,既可以防止其身体在短时间内腐臭,还能减少疫病的传播。

不过丧葬用冰的风俗在宋代期间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冰存尸的记载和前朝相比明显减少。这是因为,宋朝时的官员找到了更为持久有效的防腐药品,即水银和龙脑。“德明埋玉篆,魂冷卧银龙”就是形容这种丧葬的情景。

二、花样制冰与存冰

1.夏造冰

这是一种用热水造冰的技术,罐子里的水煮开之后,封好瓶口沉到井中,过上一两天,罐子里的水便会结成冰块。

此类方法在古籍中有十分详尽的描述,历朝历代基本都有关于“夏造冰”的记载。

已知的最早记载现于《庄子.徐无鬼》,其中写到:“吾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

提供造冰的具体操作方法的文献也不在少数。

《汉书·五行志》引刘向说:“沸汤之在闭器,而湛于寒泉则为冰”。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二“作冰法”中明确指出:“凡瓶水煮之极沸,即坠入井底,则六月亦能成冰。”

用热水造出冰块,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夏造冰”的原理并不复杂,正由于水有一种物理特性:气压越低,冰点越高。

经过现代科学的反复验证,“夏造冰”的实验想要成功,其实还需要空气相对湿度足够小、气温适当,瓮的容积足够大等条件。

可以说,古人为了能获取这一丝清凉,也是费尽心思了。

2.增加冰石厚度

相对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南方的冬季短暂,气候温暖,难以冻结出坚厚的冰块。

善于观察与实践的古人就发明了食盐藏冰法,明代进士朱国祯的《涌幢小品》里曾有过相关记述:“南方冰薄,难以久藏,用盐洒冰上,一层盐,一层冰;结成一块,厚与北方等。次年开用,味略咸,可解暑愈病。”

与“夏造冰”相似,这种方法利用了“冰的物理特性”与“盐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当盐水融解的百分比降低时,冰又能重新冻住,而且冰被挤压时压力会增加,使冰融化,不挤压时冰又重新冻住,使多层冰板粘在一起,保持了冰的厚度。

3.井藏之术

有了充足的冰源之后,挑选存冰的处所也是藏冰的重要环节。除了将冰块储存于山洞和冰窖里,古人还会运用井藏法进行储冰。

想要以井藏冰,首先要在地表挖掘一口竖井,井需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保证井底的温度低凉且稳定,即使是盛夏时节,井底依然能保护冰块,减少融损。

井藏存冰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据悉,年夏季,考古学家就在战国时期的韩都遗址中发现了一栋地下建筑。

在地下室内部,共有五眼深井,由陶瓷的井圈套叠成形,井内有猪、牛、羊、鸡等动物的骨骼,由此可见,这些井是用来冷冻肉类食品的冷藏井。

到了唐宋时期,这种以井藏冰的习俗随着人口迁徙从北方传入南方,对唐宋社会以及后世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根据《唐会要》的记载:“二月....开冰井祭司寒之神,祭东冰景,西冰景”,唐代的京城设有东、西、内、外冰井,以冰井台为主要形制,宋代则是以井窨的形式,分布在都城内外。

南宋时,藏冰技术进一步成熟,藏冰的习俗也在民间兴起。

在此之前,南方每逢夏季“鱼多肉败气臭,吴人既习惯嗜之,无所简择,故有忍臭食石首之讥”,百姓只能吃腐臭的鱼肉。

而伴随藏冰习俗在南境的不断渗透,明清时期,南方的市集上已经可以“以冰养鱼”“可支数日”。

由此可以体现出,自宋至清,南方地区藏冰意识的进步与冷藏技术的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以井藏冰的方法,对于江南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经济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结

冰是大自然清凉的馈赠,虽然古代的制冰技术和现代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也挡不住古人对它的喜爱。

春天,冰可以用于祭祀,寄托古人对这一年风调雨顺的祈愿;夏天,冰用于冷冻食品或者制成小吃美食,解暑降温,亦可以防蚊防虫,保持逝去之人的躯体不腐;秋天,天气转凉,人们开始清理冰窖冰井,为冬天开采新冰做准备。

冰之用途,诚然广矣。

参考文献

[1]傅维康.古人藏冰与用冰[J].中医药文化,,5(03).

[2]王素强.元明冰事述考[D].兰州大学,.

[3]单先进.略论先秦时期的冰政暨有关用冰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01):-.

[4]朱晨鹭.唐宋时期藏冰与用冰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