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全国各地旅游时购买当地的特色中药,而很多人发现同一药名的中药,为什么在全国各个地方居然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地大物博,明代的时候,我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也面临过这个问题,一个药名的中药,收集的过程中居然是各式各样的都有。
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像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
这里边的原因确实也好理解,南北朝的时候经常打仗,如果去对面国家去收集药材,确实很容易被认为是间谍,而宋朝的疆域也非常小。而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山川地貌,气候,温度,湿度均不同也就有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情况。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李时珍走遍我国的大江南北,收集并分析了很多中药,并撰写了《本草纲目》,以避免一种药物出现十几种的各式各样种类的情况。详细描述了每种药物的形态、产地、性味、主治等,还对各种药物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此外,书中还配有多幅药物图谱,这些图谱均为手工绘制,细节栩栩如生,对于人们了解药物的形态和特征有着很大的帮助。从而避免了同一药名的中药各个地区的不一样的情况。因此《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医药学著作,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之一。
最终全书记载了种药物,其中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并纠正了以前的错误,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集大成之作,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医药著作之一。使得中医中药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李时珍的功劳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