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影校對照存真便用紀念李時珍

《本草綱目影校对照》將珍貴的綱目金陵本原刻影印,并結合校點文字及校記脚注,采用單雙頁對照形式,以繁體字豎排的版式配以現代標點,并首次標注書名綫、專名綫。這樣的影印與校點相結合方式,在綱目研究中尚屬首創。此舉旨在最大程度地保存綱目原刻及文本之真,且又便於現代讀者閲讀。

《本草綱目影校對照》(以下简称“本書”)是本草綱目研究集成叢書之一種,主要任務爲“存真”與“便用”。“存真”即存本草綱目(下簡稱綱目)古籍原貌之真、顯李時珍原意之真。“便用”即方便現代讀者閲讀理解及使用。

現代綱目研究在“存真”、“便用”方面已取得了若干進展。例如綱目金陵本已多次影印,簡體校點本亦有多種。校點本中影響最大的是人民衛生出版社首次校點本(劉衡如校)、華夏出版社校訂本(劉衡如、劉山永父子校)。此外,前輩學者尚志鈞、錢超塵所校綱目亦都具有很高的學術水準。

本書充分汲取上述工作已取得的成果,又經反復討論,廣泛咨詢,希冀在以下五個方面予以拓展:影校對照、繁體豎排、全式標點(新式標點,加上書名綫與專名綫)、保留原版式用意,以及同版多底本核校。

1影校對照

中外單一的綱目影印已有多次,但迄今爲止尚未見綱目全本影校對照。近幾十年來影印綱目多采用金陵本,此因金陵本最接近李時珍綱目之真。然指望單一文字校勘以存綱目之真又談何容易!古人云:“校書如掃塵,旋掃旋生。”一個經過現代録入、校排的本子即便達到了最嚴格的出版要求(萬分之一差錯率),則綱目一百九十萬字仍有可能存在一百九十個訛誤!因此,采用影印與校點相對照的方式(簡稱“影校對照”)則可彌補單一校點、單一影印之不足。本書之“影校對照”,即在雙頁展示彩色金陵本書影,單頁給出相應的校點文字并出示校記。在同視野中展現影印、校點頁面,可取相得益彰之效。

▲“影校對照”样页

本草綱目研究集成叢書中,還設計了本草綱目引文溯源、本草綱目詳注、本草綱目辭典等子書。此數書承擔了綱目引書原文追溯、綱目名詞術語及相關難點解釋等功能。因此本書之“校”,則專注於校正綱目編印過程中之文詞謬誤(兼及部分重要文獻出處錯誤),但注意保存李時珍原意之真。李時珍引文或糅合諸家之文,或以己意改易原文。此等引文只要文理通順,一般不改不注。不爲追求使綱目引文與原文保持一致而喪失綱目原文之真。凡屬李時珍原意,即便後人考其失誤(如誤出徐之才藥對、周憲王救荒本草等),仍保留原文,僅在該誤首見時出注指誤。若此誤多次出現,則在校後記予以説明,正文不一一加注。至於時珍所引之書原文溯源、詞語釋義、義理辨析、藥物品種考訂之類的问题,將留待前述其他專門子書去解决。

2繁體豎排

國内迄今已出版的綱目校點本無一例外都是簡體字本,且絶大多數是横排本。某些繁體轉化簡體字會導致丟失古籍原始信息。例如:本草書中的“鬱金”與“郁李”、“射干”與“乾薑”、“生薑”與“姜公魚”三組中藥名,其中不同的“鬱”與“郁”、“干”與“乾”、“薑”與“姜”,在簡體本中就成了相同的“郁”、“干”、“姜”。這類轉换很難尋回原字的形狀與意義,最終或導致永久丟失原字所含信息。

▲样页

現代簡體字的制定着眼於一般民衆的閲讀理解,尚未充分顧及某些專業術語的特殊性。例如,中醫書中的“南面”與“南麪”,前者是指朝南的方位,後者則指南方的麪食。如果采用簡體字表達,兩個風牛馬不相及的概念就混爲一談了。因此,在重要中醫古籍整理中,采用繁體字可以提升存真的程度,避免原始信息丟失。有了繁體字本的基礎,再進行簡體字的整理工作,就可避免簡體本難以還原的弊病。鑒於綱目至今缺乏繁體校點本,我們選用繁體字來校點綱目全書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采用繁體字整理綱目,雖然避免了簡體字易丟失信息之弊,但其難度并沒有因此而减輕。因爲古籍中繁體存在着複雜的異體字取捨问题。二〇一三年版的通用規範漢字表適用於現代簡體字規範,却不盡適用於專業古籍的繁體字整理。因此,必須事先進行深入的相關文字研究。關於本書處理綱目繁體用字的各種問題,本書校後記將詳細羅列。至於本書采用豎排,主要是方便與影印頁的版式對照,并便於體現綱目金陵本原版式特殊含義(詳見下文“4.保留原版式用意”)。

3全式標點

全式標點除了使用新式標點諸種符號外,還特别使用了書名綫(波紋綫)與專名綫(直綫)。其中用書名綫代替書名號,用於標注書名及篇名。

關於書名綫從劉衡如先生開始,現代各種綱目校點本都不加説明地略去了書名號。按説這不符合現代校點的規範要求,但後續校點者都心照不宣地避開這一難題。李時珍對引文出處的標示确實不很規範,要逐一認定其所引全部書名并非易事。

“本經”是否標示書名綫

關於專名綫現代青年讀者可能對專名綫接觸甚少,不明其用。專名綫用于標注專有名詞,包括地名、人名、朝代名、年號名等等。

▲“全式標點”样页

專名綫標注涉及名詞多,難度更有甚於書名綫。因爲書名古今變化不大,又有書志或現存書籍可考。但地名與人名的查找更困難,這些名詞混雜起來就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們選擇全式標點,實際上是自出難題、向自己發起挑戰。要解决這一難題,就必須采用史源學方法,全面考察綱目所出人名、書名、地名,并對綱目引文進行溯源,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解决書名綫、專名綫的問題。經過數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基本完成了綱目專用名、書名的考察,并在本草綱目研究集成叢書中設立本草綱目引文溯源子書,以保證綱目全式標點有扎實穩固的研究基礎。

4保留原版式用意

綱目金陵版爲豎排版式,但該版某些横向排列内容也有深意。例如金陵本引據古今經史百家書目中,某些同類書名末字相同的書籍排在同一横列。如圖一的第一、第三横列大多是“譜”,第二横列則大多是“志”。遺憾的是,僅十年之隔的江西本就忽略了金陵本排列原意,將原本的三行改爲兩行(見圖二)。此後現代横排校點本更難看到金陵本原版式用意。因此,保持繁體字豎排,就有可能保留金陵本原版式用意,達到更大的存真效果(見圖三)。

▲金陵本、江西本百家書目葉書影(圖一、圖二)本草綱目影校對照同葉模拟書影(圖三)

金陵本版式最能反映李時珍的原意,即將具有某一特征的書名平行排列。除上述書名末字相同的書籍之外,有時還將同一作者的書置於同一横排,例如“張仲景金匱玉函方”、“張仲景傷寒論”在同一横列中并排,還有“孫真人千金備急方”“孫真人千金翼”、“孫真人千金髓方”等,都是横向排在一起。若變更版式,就不能一目了然看到其中的聯繫。此外,在綱目金陵版卷一還有多處使用了特殊版式,對理解原文含義均有裨益。

5同版多底本核校

綱目各種現代點校本都注意到找一個最爲可靠的底本,故金陵本是大家廣爲運用的底本。但今存各種金陵本在流傳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收藏者。這些藏書人的收藏目的可能各不相同。出於實用目的,某些藏書人可能對書中闕、損、訛、脱等問題進行一些修改。而爲了保持書籍的美觀,這種修改可能采用高精度描改方式,使之不易被察覺。對此現象,錢超塵先生早在二〇〇三年就已在北京中醫大學學報上撰文予以批評。若使用經過補訂修改過的某一底本,就很難盡可能准確地反映金陵本的原貌。當今綱目金陵本全世界僅存八部全帙(據日本學者真柳誠先生的最新研究,現存部數可能更多),分藏三個國家的圖書館。其中我國存有兩部,且均是各館的鎮館之寶,輕易不以示人。因此即便學風嚴謹的學者,也很難做到同時采用多種金陵本爲底本。下面舉兩個因單一底本致誤之例。

▲卷十七“?茹”條“根”之“氣味”:其中“有毒”與“惡麥”四個字,因此葉原書版刻缺損左下角而字殘闕,惟上圖本經描補“有毒”“惡”三字(見圖八)。因此,此前的校點本可能用的都是上圖本作爲底本,均只校出了一個“麥”字,其校語反映的并非金陵本原貌。(可点击看大图)

▲卷十八旋花條“釋名”:第一至四行的第十二字“用、呼、言、有”(凡四字),均缺損。通過五本對照,描補的問題則昭然顯示。單一使用上圖本作爲底本的學者,就注意不到此處金陵本的原貌。(可点击看大图)

針對綱目這樣一部前人已經做過多次校點的偉大著作,如果想要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超越,再次整理必須采取同版多底本進行核校。我們課題在前期工作中,爲了應對現存本草綱目若干金陵本被收藏者描補修改的問題。收集了現存八個全帙本中的五個。即:上海圖書館、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内閣文庫、日本國會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藏本,以求得覽綱目金陵本最真實的原本面貌。

我們課題組希望在影校對照、繁體字豎排、加注書名綫與專名綫、保留原版式用意、同版多底本核校,這五個方面填缺補漏,精益求精,以期傳達更能存真,解釋更爲合理,闡明更爲清晰。但上述工作存在諸多困難,我們不敢説已經做得完美到位,但希望儘可能地朝着完美方向前進一步。歡迎中醫藥界同仁、各界朋友、各位讀者對本書校點所做的工作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指正。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理論研究所

張志斌鄭金生

二〇一七年二月八日

本文为“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前言”,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