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河南南阳。恰逢隆冬大雪,天气异常寒冷,很多百姓因此冻伤了耳朵,他们纷纷求助一位名医。这位名医想了一个办法,将羊肉、生姜等具有散寒功效的食物与药材剁碎包在面食里,捏成耳朵的形状,煮成一锅汤药,给病人服用。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只耳朵也逐渐变暖。这种药的名字,叫“祛寒娇耳汤”。娇耳,据说就是后来我们说的饺子的雏形。而这位名医,就是医圣张仲景。“医圣”张仲景像,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境内“医圣山乱世中诞生的“医圣”张仲景名机,“仲景”是他的字,相传他出生在南阳一个官宦家庭,从小笃实好学,在史书上看到名医扁鹊的故事后,便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从小饱读诗书,但他的愿望不是入仕为官,而是当一名大夫,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用医药为百姓治疗病痛。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张仲景引用孔子的话说:“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非“生而知之”的天才,从医这条路,要有所成就,只能比常人加倍努力,刻苦钻研。10岁那年,张仲景拜师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十分喜爱这个努力的学生,于是将自己做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十分了解,曾说过:“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你虽然思虑周密,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如果改学医,将来定能成为一代名医。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志向。尽管热心医术,但在东汉末年举孝廉的制度下,张仲景还是承袭了家门,被州郡举为孝廉,当上了长沙太守。张仲景虽身居要职,但还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然而在那个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敢于打破阶层观念为百姓诊病的举动,震动乡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据说,“坐堂大夫”这个称谓就是后人用来纪念张仲景的。坐堂行医看的病人多了,张仲景自己的医术也大有提升。上门求医的患者大部分都能治好,唯独一种病,他也感到棘手,那就是瘟疫。东汉末年,战事频繁,百姓颠沛流离,各地接连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十室九空,到了“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的地步。著名的“建安七子”中,就有四位都死于建安年间的瘟疫。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两百多人。从建安初年开始,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三分之二的人都被瘟疫夺去了生命。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心中十分悲痛。然而一些庸医、巫医却在此时趁火打劫,不精研医术,反而昧着良心赚钱。病人的疑问,只管口头应付,病没怎么看,药便已经胡乱开出去了。还有一些人,打着治病长生的旗号,招摇撞骗,愚弄百姓。有一天,张仲景碰巧遇到一个巫医在为一个老人家做法,经了解,原来老人家的儿子在战乱中死去,而老伴又刚刚病亡,因此悲伤过度,精神有些恍惚。张仲景见状,便开了一剂甘麦大枣汤,喂老妇人服下,半天后,老人家终于恢复过来。众人以为是神灵相助,张仲景却道:“世上无鬼神,是人自骗也。甘麦大枣可养心、调肝、安神、顾可治。”据说这就是“甘麦大枣汤”的来历,这个知名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面对当时流行的瘟疫,张仲景痛下决心,与瘟疫宣战,而这场战争,一打就是数十年。后来,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的职位,来到岭南隐居,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古代医学著作,广泛借鉴前人的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四处收集民间验方,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寻找治疗伤寒病的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这本十六卷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终于面世。《伤寒杂病论》对于中医,乃至世界医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它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学著作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细究其意义的话,首先,对于伤寒病,这本书系统分析了伤寒病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的确立了,创造性地对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来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了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的方剂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的不少药方都是从其中发展而来,张仲景因此被成为“方剂之祖”。其次,这本书还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可以说,《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张仲景毕生的行医经验,他诊治过的症状都被记录在这本书中。根据史料记载,张仲景的著作,除了《伤寒杂病论》之外,还著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五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疗妇人方》两卷,可惜这些珍贵的医学著作都早已失传。而最初的《伤寒杂病论》也险些失传,幸好被后人发现,并经过整理,成为了如今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在中医学领域的四大名著里,这两本书都在其列,由此可见张仲景对中医学的重要贡献。生于官宦家庭,却爱民为民;妙手回春,却不图荣华富贵;医术高明,却毫不吝啬保留自己的医学成果,将犹如珍宝的药方记录并流传下来。张仲景不仅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者,更是心怀天下的圣人。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彪炳千秋,直到今天都还在熠熠生辉。“医圣”之名,他当之无愧。夕阳下的医圣山医圣悬壶济世,千年间崇敬追思不断对医圣张仲景的祭拜活动并不是近现代才开始的,早在明清时期,南阳民间就已经会在正月十八仲景诞辰日举办拜祭活动,一直到今天。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张仲景,既是对医圣、先贤的敬仰追念,也是百姓对健康的祈盼。位于河南南阳的仲景墓经历了民间乃至官方的多次修葺,清末医圣祠祭田甚至多达亩,年,章太炎、陈立夫等99位民国名人和医学界人士联合倡议,重修医圣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曾多次拨款对医圣祠进行修葺。年南阳医圣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张仲景诞辰祭拜活动,也因有其历史人文价值、生命科学价值、民间艺术价值、民俗传承价值和现代应用价值,在年,被正式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医圣张仲景诞辰祭拜仪式已经成了仲景宛西制药集团每年开春后的第一件大事。为弘扬和传承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秉持过往传统,仲景宛西制药公司每年都会在位于医圣故里的西峡县——中华医圣苑举行隆重纪念祭拜典礼,供数万民众参与祭拜。在往年的仪式上,民众代表分别向张仲景雕像敬献花篮、上香、敬献山茱萸、山药、丹皮、地黄等六味优质中药材,诵读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序文,并宣读了《祭仲景文》。参拜人员集体向张仲景雕像施礼鞠躬,万人齐声吟唱《医圣颂》。祭拜仪式之后,现场还举办了舞狮、舞龙等民俗文化活动,典礼结束后,民众还参观了仲景百草园、碑林,并纷纷撞响医圣钟,祈求健康。在医圣山下,老中医义诊台和大戏台同时启动。整个典礼,隆重热烈。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活动现场只安排小范围祭拜避免人群聚集。年3月1日恰逢医圣张仲景诞辰周年,为了满足因交通、时间等限制而不能亲临现场的民众,仲景宛西制药还增设线上祭拜活动。人们只需拿起手机,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活动页面,便可向医圣敬献花篮、上香等,还可以为至亲好友祈福,分享、传递福运。千年经方得传承,天然药库济天下,医圣精神血仍热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也是他的长眠之地。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中药材资源丰富。历史上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百草经》收载药物种,其中南阳产的传统品种就有种。《本草纲目》中收录的多种药材,南阳就有多种。早在宋代,就有“茂林修竹地,桐漆茱萸乡”之称。仲景农业诞生于医圣张仲景故里的仲景宛西制药,坚持“突出继承弘扬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突出八百里伏牛山中药材资源优势,突出中药现代化、制造现代中药”的经营理念和“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用现代科技、造现代中药,拥有仲景牌六味地黄丸、逍遥丸、月月舒痛经宝颗粒等名品,着力打造工、农、商、食品、医疗、养生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将医圣的济世仁心和宝贵的医学知识用现代技术传承下去,持续造福百姓。仲景宛西制药医圣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需要有仪式感、凝聚力来体现。仲景宛西制药的一系列创举,都旨在倾心传承和弘扬仲景医药文化。盛大的祭拜典礼,各种大型的中医药普及、仲景学术思想研讨会等多种活动,仲景文化广场、仲景百草园、仲景文化展厅等一系列硬件设施,都成为人们了解张仲景、学习中医药文化的一个个重要窗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