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华佗在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民族意识。
上面的这句歌词来自周杰伦的《本草纲目》,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神医,别不华佗、李时珍、张仲景等等。关于他们的身份,似乎并没有人讨论,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们都是中国人。
不过清华教授陈寅恪却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就是“外科圣手”华佗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为此还说出了3个“证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华佗,东汉末期的著名医学家。小时候一直在外游学,专心钻研医术,从未想过步入仕途,对他来说,治病救人才是他应该做的。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就在这时,华佗横空出世,靠着多年的行医实践经验,救治了一个又一个病患。一次有两个军吏同时生病,症状相同都是身热头痛。一般来说开一样的药就可以,但华佗给他们开了发汗药和泻药,两个病人也很疑惑,但服用药后第二天两个人就痊愈了,他们无不佩服华佗的高明。
虽然华佗医术高明,但在当时,医生是不受待见的,属于“方技”,经常被人瞧不起。曹操患有头风,经常头痛难忍,为了根治,就派人找到了华佗。
华佗认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开头颅,加以麻沸散麻醉,动大手术,多疑的曹操认为华佗想趁机杀害他,便以刺杀的罪行将华佗关押拷打致死。
华佗除了他高超的医术,他还创造出了麻沸散,也正因如此,他才可以在外科手术上大展拳脚,并因此得了个“外科鼻祖”的称号。
那为什么陈寅恪会认为华佗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呢?陈寅恪是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出身名门,才学过人,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他对于东西方文化都很有研究,尤其是历史,精通八国语言的他,往往可以从不同国家的史料中,找到历史的真相。
陈寅恪认为华佗的“佗”字在中国古代很少出现,从任何一本古文献中,也很难找到名字中带“佗”的。不过,如果把印度同时期的古文献翻译过来的话,会发现很多人的名字中有“佗”字,也就是说华佗这个名字可能是音译过来的,华佗可能是印度人。
除此之外,陈寅恪质疑《三国志》的真实性,《三国志》的作者虽然是陈寿,但补注人是裴松之,他是个喜欢收集小说故事的人,可能在书中补充了很多未经考证的民间传说,所以陈寅恪对《三国志》中关于华佗的记载,一直半信半疑。
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考证,华佗制造麻沸散的原材料是曼陀罗花、生草乌、香白芷、全当归等,而主材曼陀罗花的原产地是印度。还有,华佗的一些治疗方法与古印度的医疗术十分吻合,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来历。
其实,陈寅恪还提出了一个不算证据的“证据”,就是华佗皮肤偏黑,和印度人差不多,即使不是印度人,也可能是混血人。其实,无论陈寅恪的怀疑有没有道理,他都是一个勇于质疑的学者,他对历史的严谨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大家认为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陈寅恪对历史的质疑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尤其是现在的小孩子,了解历史的途径甚至有游戏,他们所了解的都是扭曲的历史,很多都是错误的。
历史,可以是人生登顶的阶梯,也可以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中国复旦大学著名历史教授唐世平,写过文章呼吁多讲世界史,“我们应该对孩子少讲一点中国历史,多讲世界史。”
读史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在真实的历史中学会思考;他们会从时间观、大局观去看待问题,那些名垂青史的人会在无形中影响他的一生,让他们从小做个有志气、有智慧的人。
经常有家长让我推荐一些历史读物,其实不是我不推荐,而是符合要求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像《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资深的书,孩子肯定难以上手;我们需要要选择编排逻辑权威准确、脉络明晰,不会误导孩子的书籍;同时还要保证语言轻松易读,这样才能够足够引起孩子的兴趣。
直到一年前,我偶然听说《百家讲坛》特别受欢迎的主讲人魏新,正着手编写一套专门写给儿童看的世界史。
魏新在《百家讲坛》中,以出色的口才和幽默独特的讲述方式引起了观众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