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新专辑,真的来了。
暌违六年,光凭一首先行曲就刷爆了朋友圈。
完整上线后,销售额迅速破亿。
不过,与炸裂的数据相对的,是充满争议的评价。
不少人都在吐槽,新歌太少,旋律似曾相识。
词作格局也越来越小,退步明显。
连带#难听#也上了热搜。
其实,此刻的争议只是前几日的延续。
先行曲《最伟大的作品》发布后,就有不少人直言,歌词只顾着堆叠概念。
在主题上,不再有深度。
在感情上,很难令人有曾经的共鸣。
甚至有人冲到周杰伦的社交账号下大骂,导致他删掉了多条动态。
虽然音乐感受是主观的。
但华语乐坛的滑坡,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身处其中的周董,也未能破例。
也许「最伟大的作品」,确实已经留在了过去。
华语流行音乐,已经进入了不愿有深度、也不敢有深度的时代。
大张伟在《乐队的夏天》中说过:
「我一直觉得,是周杰伦结束了中国摇滚乐。」
90年代末,港台流行音乐的商业化模式已经成熟。
但相较于注重批判性的摇滚乐。
流行乐往往被打上「浅薄」的标签。
而周杰伦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
他的早期作品不乏叛逆精神。
但却能够打通音乐类型的壁垒,走向大众。
《双截棍》一曲定乾坤,直接确立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概念。
随后,《青花瓷》《霍元甲》《本草纲目》等作品的爆红。
更是让「中国风」直接在开创者手中成熟。
可以说,周杰伦曾以一己之力,拓宽了华语流行音乐的边界。
而更可贵的是,过去的周杰伦并未满足于传唱度高的爆款。
还创作出了许多具备现实深度的作品。
第二张专辑中自己作词的《爸我回来了》,以反家暴为主题。
让周杰伦的「态度」与其他流行歌手有了区分。
「森林绿地都已成纪录片,闻不到绿意盎然」的《梯田》。
是一首环保力作,带有批判性地审视了台湾地区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而关爱家人感恩亲情的作品《外婆》和《听妈妈的话》。
让周杰伦没有止步于酷炫的「偶像」,而拥有了足以成为榜样的重量。
书写励志小人物的《蜗牛》,还被写进了教科书。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给了许多人力量。
对于很多人来讲,周杰伦从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流行歌手。
他保持着深度主题、动人情感与流行娱乐之间很好的相互平衡。
不管是独立音乐人,还是说唱歌手。
提起周董,无不服气其成就,还感谢他带来的音乐启蒙。
过硬的实力与耀眼的光环,自然让人对于他的期待高出许多。
但不知何时,周杰伦专辑评分开始走低。
年开始,一年一张专辑的进度在婚后停滞。
关于奶茶和身材的讨论声,逐渐盖过了周杰伦的音乐本身。
如今新歌发布,虽然熟悉的旋律一以贯之,但除此之外,周董似乎停止了表达。
而与此同时,词作备受吐槽。
甚至发展出戏谑的「哥味文学」。
面对毋庸置疑的音乐性与实力,过度攻击实在不必。
但也不可否认,不痛不痒的内容,因为打上周杰伦的名字才获得了更多包容。
而稍具表达力的主题性作品,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其实,让人遗憾的不止周杰伦。
不难发现,近年来华语音乐越来越缺乏主题深度。
如果说,周杰伦是不愿再表达。
那很多颇具思考力的歌曲惨遭改词,则让人疑惑,华语音乐如今是否不能再有深刻主题了。
就比如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星星点灯》。
综艺《乘风破浪》当中,王心凌组表演了这首经典老歌。
现场演唱的歌词为:
「现在的一片天,是晴朗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
而原作歌词为:
「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随后原唱郑智化就此事发文,表示「震惊、愤怒和遗憾」。
其实,观众与郑智化的感受是一致的。
这种自觉安全地「美化」,伤害的不仅是歌词。
原作的精神内核也随之被摧毁。
郑智化的人生相当坎坷。
两岁患上小儿麻痹,造成其日后的残疾。
他一度想过结束生命,但终究选择顽强坚持。
这样的经历给郑智化的音乐铺就了坚韧的底色。
他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