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曾在东周国都洛阳任史官。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触动很大。后来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说:“鸟,我知道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们善游;兽,我知道它们善于奔走。对于鸟,可以用箭射;对于鱼,可以用网捕;对于兽,可以用陷阱擒获。至于天上的龙,我不知道龙的形状,也不知道它是怎么乘着风飞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就像见到了龙一样啊。”
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这位智慧巨人对宇宙、人生、社会、政治、军事认知的哲学格言,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老子的思想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智慧之爱;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无为清静其外,有为积极其内。《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博大精深,从宇宙到人生,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会到政治,无数个层面上的东西都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且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随便拿出一句都是至理格言,可以作为人们的座右铭。现在摘录数句,不求涵盖全面,但愿概要精髓,希望各位能认真品读,领悟真智慧,提升大境界。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
5、无为而无不为。
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为无为,则无不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
7、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往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为人处事不能善始善终,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于两个方面:首先,虎头蛇尾,开端和过程都很重视、谨慎,而到结尾处却放松了警惕和要求;其次,急于求成,开头和过程都很认真,眼看将要大功告成,杂念、欲望、贪念便起来了,患得患失,最终前功尽弃。“慎终如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严于律己,老老实实地将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后,又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始终保持平和、“虚静”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三要素:勤奋、坚持加心态。
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和光同尘,就是要含敛光耀,混同尘世,不要标新立异,不要过分张扬自己的特殊之处,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的环境。要不在前也不在后,这样就能远离纷争和耻辱。“和光同尘”既是对外的处世,也是对内的修身。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洁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气,不愿与人和同,于是流于狂狷。狂者过之,狷者有所不及。道家圣人处世,要的则是虽然怀和氏之璧,但是外面看过去却十分朴实,穿着普通的衣服。以及“光而不耀”,虽然有光芒,但是却不会那么耀眼,不会过于招摇。这既是处世远祸的智慧,其实又何尝不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呢?
10、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知刚守柔,胸有主见而与人无争。知雄守雌,是最为恰切、稳妥地对全面情况进行把握。“知雄”不是仗势欺人或“得理不让人”,而是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守雌”不是被动地“任人欺凌”,而是处后、守柔、含藏、内敛。假装不知,实际上清楚;假装不行动,实际上是因还不能行动,或需要待机而动。这才是真正的知雄守雌。
1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指积聚很多财物,最后会损失更大,片面追求物质好处,必将招致反噬。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能够生福,而福也能够生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3、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暴力必然引来暴力,只有用柔性的策略才能化解暴力。不要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对人要做到仁至义尽,不要逞强好胜,取得了成功不要居功自傲。不要做过头之事,要有一份仁慈的心,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14、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表示不为外物所牵。应该选择“见素抱朴”的心态,面对复杂,始终守持单纯和淡然的心态,存心淳朴,将欲望和恩怨都看得轻一些。问题和困难来了,先别急着解决,缓缓神,静观其变,或许就会悄然而退,总比苦思攻破之法或执意迎难而让人轻松。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
15、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谦虚的人懂得怎样尊敬别人,包容别人。做人如果太骄傲太自满,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最终灾祸临头,只能悔之晚矣。山谷因为胸怀空阔而罗纳万物,万物生长其间,不受排斥,不受拘禁,自由生长;同时,山谷间的万物也装饰和点缀了山谷,使山谷变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发。所谓谦虚礼让、敬人敬己,就是这个道理。
16、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懂得满足,才不会遭受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表示不要贪心。
老子所说的知足,不是满足现状,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对烦恼的麻木和对矛盾的逃避,而是承认人的时间、精力、智慧和机遇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望,也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所以,人的要求和行为应该把握好度,适可而止,不要超越可能与应该的范围。如果一味贪求得不到或无须得到的东西,无休止地奔波忙碌,不仅活得痛苦,还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图为易县老子道德经幢,始建于唐开元26年)
供稿:校办室
审核:冯英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