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游走四方历时27年编纂的书,成为世界

明嘉靖年间,封地位于蕲州的富顺王朱厚焜对属地治理有方,深受臣民爱戴,但他有一桩心事始终无法放下,因为他的爱孙染上了一种怪病:对摆在面前的美味佳肴视而不见,只爱吃蜡烛灯芯燃尽后的灯花和未经煮熟的生稻米,如果家人拦着不给吃,爱孙就会大哭大闹地吵个不停。

朱厚焜找了很多医生来为爱孙看病,但他们都搞不清楚这孩子是什么症状,只能推说“王孙中邪了”。随着时日增多,爱孙变得面黄肌瘦,几乎到了奄奄一息的状态,王府上下急成一团。

情急之中,有一人告诉朱厚焜:蕲州本地有一位乡村郎中,虽然年纪轻轻,却医术了得,能起死回生。朱厚焜一听,忙不迭地叫人请这位“神医”进府诊治。

来的年轻“神医”就是后来被尊为“药圣”的李时珍。

李时珍对王孙进行一番望闻问切,诊断王孙是患了“虫癖”之症,他开了药方,将药制成小孩子喜欢吃的蜜丸。王孙服了几丸之后,怪病消失,开始正常饮食,很快恢复了健康。

从此,李时珍得以随意出入王府,王府里其他家族成员难以医治的病,也都被李时珍用高超的医术治愈了。

富顺王又将李时珍推荐给楚愍王,治好了楚愍王儿子所患急症。楚愍王欣喜之余,将医院。医院代表了当时明朝医学的顶级水平,李时珍在那里与同行们切磋交流,还有机医院里的众多医学典籍,让他大开眼界,医术也更为精进。

医院里待了一年,就辞官回了老家,在家乡坐堂行医,为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治病。

李时珍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发现,太医院和民间的医书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错误和漏洞,尤其是关于草本植物的形态描述和药性说明,因为这些医书大多参考于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新的医学药典,让医生和病人都不再被这些错漏所误。

为了让自己编写的医典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他收拾行囊开始风餐露宿地云游各地。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十三省的高山大川,常常不顾危险深入荆棘丛生、毒虫出没的人迹罕至之地。为了弄清草本植物的真实疗效,他寻访各地郎中百姓,还效仿神农尝百草,屡次因中毒而处于九死一生的境地。

从明嘉靖三十一年开始,历时27年并三易其稿,年届72岁的李时珍终于完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医典——《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共计十六部五十余卷,有余万字,全书记载了一千九百余种可以药用的物种,附有药方一万余个,插图余幅,详细记载了它们的采集、制作、特性和对应治疗症状。

但李时珍却没能在生前等到此书的出版,直到他去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这部鸿篇巨作才得以正式印刷发行。此书很快传至整个中国,又流传到东南亚一带,其后又传入到欧洲、北美,《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珍贵典籍之一。

时至今日,《本草纲目》仍然堪称中医药研究的巨大宝库,其记载的信息影响了后世的医药学、植物学、地理学、农学、气象学等。达尔文曾多次引用《本草纲目》里的内容,并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一并被收录,也是仅有的两部中国医学典籍。

果麦新近推出的《本草纲目》以明代刻本金陵本为蓝本,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后黄倩团队编校译注。一物一图鉴,全彩古图高清修复,为读者呈现出较为翔实的物种形态与细节。全书四色彩印,线装通脊,能够°全摊开,更方便读者翻阅。

本书精选与我们日常食物密切相关的物种共余例,每一条目下都详细记载了其名称的由来、形态、产地、功效及用法等,不仅包括各种酱、醋、豆豉、酒的制法,还有各种果脯、果饮和奶酪等的制作方法,有趣又实用。

¥2图解本草纲目李时珍全彩插图药食同源养生养身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后黄倩团队编校译注穿越千年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44.1购买

本书不仅是一部丰富多彩的草木鱼禽博物志,更是一本适合现代大众的健康生活指南。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链接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