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本草带你领略本草的人文之美

说到本草,第一反应就是《本草纲目》,还有《神农本草经》。几千年前,中华先民便认识到植物普遍具有功能各异的医药效果,并在数千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今天所说的中医学或中医药学。

在古汉语中,“草”和“木”并没有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区分,它们所包含的意蕴是相通的。因而本草一词首先是中国古代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的简称,同时也泛指各种中草药。

玉簪、芍药、紫花地丁、玉竹……这些本草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身边的本草》这本书中,作者借助古今中外的各类典籍和文献资料,跨自然科学、历史、医学、传统文化等多学科,详细追溯了我们身边的26种本草的前世今生。

多幅横贯古今东西的图片,让你多角度、多方面感受身边本草之美;百余幅中外古籍复原、古风彩色绘图,带你领略本草的人文之美;高清实拍本草图和植物标本,轻松阅读并能学以致用,识别并了解本草的习性和价值。

特别是每一章节的文后均添加了相关的植物科普知识,认识本草之余,还能学习有关植物的科普知识。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姜,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作为佐料食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中医所说的干姜,指的是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采挖,经过干燥处理的老姜根茎。《本草纲目》称:“干姜,以母姜造之。”母姜即老姜。

而生姜,很多人通常认为是新鲜、尚处于生长状态的姜。其实不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生姜指的是干姜中未成熟且鲜活的根茎,并指出:“今人谓不干者为生姜。失之矣。”由此可知,严格来说,生姜应该是指鲜活的嫩姜。

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都认为姜是舶来品,但近年来的研究,却越来越倾向于支持“姜原产于中国”的观点。差不多成书于多年前的本草类古籍——简书《万物》中也记载:“姜叶使人忍寒也……。”这些文献资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经对姜的性味、功效有了深刻的认识。

现在,姜在中国,除药用外,也是很多菜肴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用量极其惊人。中国人对姜如此痴迷,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姜辣素——姜的辛香味正来源于此。

姜科植物在植物界也算得上是个大家族,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49属,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9属,余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方地区。姜科植物中有很多闻名的香料和药材,如砂仁、草果、益智、草豆蔻、生姜、姜黄、莪术等。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国产姜科植物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种类是适合园林绿化的。目前,南方地区有白姜花和花叶艳山姜等少数品种得以绿化应用。

还有一味大家熟知的中药——当归。古人娶妻为生儿育女,当归调血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良药,有想念丈夫之意,因此有当归之名。

中医上当归治疗妊娠妇女产后恶血上冲,其疗效显著;若发生气血逆乱,服用之后即可降逆定乱,使气血各有所归,因而当归之名也由此而来。

当归还有不少典故。《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中说,曹操听闻太史慈为东吴服务,知道他很有才华,要他弃吴北归来魏,便给太史慈一封信,里面放入一些当归。

三国司马昭攻蜀,刘禅降,而剑阁的姜维战降不得,姜维还在坚守剑阁时,姜维的母亲就被司马昭派人抓去了。当姜母听说儿子不思以身殉国,反而率兵投敌时,气得大骂“逆子无德”,并写了一封斥责姜维不忠不孝不义的信,偷偷叫人送给姜维。当姜维看到母谕后,心中忐忑不安,心想照实话对老母说明吧,难免泄露天机,坏了大事,枉费一番甘心;不对老母说吧,又不忍老母为此而伤心。

姜维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一个绝妙方法,利用祖国绚丽多彩富有文学性的中药名,以寄托自己的抱负。于是,他拣了两包中药,一包是远志,一包是当归,托送信人带回去给老母。真是知儿莫若母,姜母一看,心领神会,完全理解了儿子的用意,原来是孩子胸怀远志,打算征振社稷,失去的江山应当重归蜀汉。为了能使姜维毫无牵挂,一心救国,自己竟撞墙而死了。

……

身边的本草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73.3购买

本书作者阿南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植物,如黄连、天门冬、姜、丁香、芍药、紫花地丁等切入,建立起一套集本草的美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为一体的“本草家庭园艺”体系,优选限度地丰富和拓展本草的文化内涵,彰显本草美丽、神奇且有趣的一面。

通过此书,我们可以学到植物科普知识以及名家医学典籍里的经典医案,长知识、变博学了。

特别是从“药食同源”的视角深度解读本草知识,用多幅贯穿古今东西的图片,配以食疗经方等日常养生保健方式,使本书更具中国传统经典文化通识读本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