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中药有哪些类别?其记载的“龙骨”确实存在!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可见此书的兴趣之一是医药。实际上,《山海经》中的确记载了许多药物的名称和功效,所以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一书即认为《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而甄志亚《中国医学史》更做了个统计,指出《山海经》记载的药物达一百余种。
从药物本身看,有植物类的:如《西山经》中提到浮山之上有一种草,“名曰熏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这种熏草很香,可以治疗疠病。《本草纲目》的记载是:此草又名香草或零陵香,那是因为它闻起来很香;其药数之一便是伤寒下痢,而这种病正属于疠气。《中山经》记载的大瑰之山,出产一种叫做“很”的草,青花而白实,其功效除了延年益寿之外,还“可以为腹病”,即治疗肚子痛。其他尚有如可以避孕、黄花而圆叶的“黄棘”,可以预防“瘿”病的圆叶无茎、红花无果的“无条”之草等等。
有动物类的:如《西山经》中的“钱来之山”上,有种叫“簸羊”的羊,“其脂可以已腊”,即能令皮肤细嫩而不生皱纹。《尔雅》说,羊大六尺为“羢”,实际上,此即“大尾羊”,肥美。以这种肥美的羊的脂肪为药,保持皮肤细嫩,这种方法的确有效。清人郝懿行注解此段时说:“今人以羊脂疗皴,有验。”现今一些治疗粉刺的外用油脂类化妆品中,仍有羊脂的成分,可见当时的这个记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此外尚有如可以预防“盅疾”的三足鳖,可以预防“风疾”的大状而虎爪的“磷”,可以治疗痛和瘘的“謄鱼”,治疗浮肿的“三足龟”,治疗白癣的“修辟”之鱼和“豪鱼”,治疗赘疣的“蟻鱼”,治疗风疾的“鸡”鸟,治疗腹部肿胀同时又可抵御百毒的“耳鼠”之兽,还有可以治疗忧郁症的修鱼。
有矿物类的:如《中山经》记载一种名叫“龙骨”的药又东二十里,日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说文》:“痤,小肿也。”可见“痤”即痤疮,可发生在脸部胸部、背部等地方。“龙骨”是一种药材,是古代哺乳动物如犀、鹿、牛、象等的化石。从药用价值看,龙骨内服,是一种镇潜药;而煅龙骨研末外用,则有吸湿敛疮作用,可用于湿疮痒疹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说明的确可以敛疮,《山海经》所言不误。
从产地看,《本草别录》中记载:“龙骨生晋地川谷及大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所说的产地正与《山海经》的记载吻合。可见《山海经》是第一部记载这种药材的典籍。又如《中山经》中记载的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服之不蛊”。
《东山经》中有一种叫“针石”的石头,据郭璞的注解这种石头是“可以为砭针灸治痈肿者”,可见这种石头似针,是一种医疗工具,其治疗手法即砭石疗法。砭石疗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这是人类最早的医疗方法之一,被誉为针灸鼻祖,在《黄帝内经》中与针、灸、中药、导引等并列为五大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