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如果说《史记》是一部“中国群星闪耀时”,写尽了高光时刻与历史传奇,那么,《资治通鉴》则是一部务实冷静的“谋略之书”。
金庸说:“我读《资治通鉴》几十年,一面看,一面研究……《资治通鉴》令我了解中国历史规律,差不多所有中国人也按这个规律行事。”
两代帝师张居正,曾亲自注评《资治通鉴》,为万历皇帝讲解;
谋略过人的康熙大帝,也将这部书视作自己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一生中反复阅读揣摩。
毛泽东生前,曾读过17遍,每一遍都仔细批注。
《资治通鉴》中到底藏有怎样的密码,让历代管理者如此着迷、奉若枕边之宝?笔者这里仅从一个角度浅谈天才的处世密码,窥斑见豹,于是我们发现,个人看似神秘莫测的命途起伏,都不过是历史规律的注脚。而懂得了这个“规律”,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开祸患。
01为不幸的时代,干杯
刘伶被誉为天下第一酒人,魏晋时期,美男辈出,“高富帅”可谓在在多有。众美之中,却有一人,生得身材矮小,容貌丑悴,倒也显得鸡立鹤群,极为醒目。更兼他有几分特异的行止,颇能惊世震俗,为人所赏,千载以来,遂得享大名,永载史册。
刘伶,字伯伦,沛国(治今安徽宿州)人。他生于魏晋嬗代之际,司马父子觊觎曹魏政权良久,一时刀光剑影,当世名士,少有全者。刘伶身高不足一米五,瘦小枯干,更兼貌丑,自来受人轻视。然他并不自卑自弃,熟读《庄子》,放情肆志,大有鲲鹏怒飞九万里,囊宇宙万物于一心的襟怀气度。
刘伶平素沉默罕言,极少与人往来。名士阮籍、嵇康却与他一见如故,目为同道,携手把臂,结为同好。嵇康乃是曹魏的姻亲,官居中散大夫,在山阳(今河南辉县)有个居所,翠竹萦绕,清幽可人。于是,他们三人,连同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四位知交好友,在竹林之中,开怀畅饮,弹琴啸歌,遗落世事,好不自在。后世称这七人为“竹林七贤”。
七贤之中,要论学识,以嵇康和阮籍为最,说起饮酒,则非阮籍与刘伶莫属。刘伶,更是以酒得名了。
但刘伶的才华,其表现形式却更让人看不懂。虽然我们都能理解有才华的人自然也会有异于常人的性情,更何况是盛产行为艺术家的魏晋:哭穷途的阮籍,不喜欢洗澡偏喜欢打铁的嵇康,晒“犊鼻裈”“未能免俗”的“阮咸”……但似乎只有刘伶把行为艺术玩得超乎生死。《晋书》中记载他:“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即埋我’,其遗形骸如此。”
刘伶醉酒,体现了他在无奈中的放荡与约束。宋朝诗人叶梦得曾经认真地解读过刘伶:"晋人多言饮酒,至于沉醉,未必真在乎酒。盖时方艰难唯托于酒,以为保身之计,饮者未必剧饮,醉者未必真醉耳!"
所以,刘伶并不是不想约束自己,只是在那样一个政治气氛极其恐怖的年代,邪恶如罐头般将整个社会封闭起来,所有的人都昏昏沉沉,而少数几个觉醒的人就只能以怪诞的面目来对抗邪恶。约束中有放荡,放荡中有约束,这是刘伶的无奈,也是一个时代的无奈。
02《资治通鉴》为啥备受推崇?
笔者在读书时曾听到一位老教授告诫:读书一是读经典,二是读一些“磨脑子”的书,这两点一直记忆深刻。《资治通鉴》绝对是一部史学经典,也是一本费脑子的书。
它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通史,可以说是大而通。它篇幅大、字数多、年代长。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前夕,凡年,含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的历史。
《资治通鉴》四个字,宋神宗给起的。“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全书正文有三百多万字,司马光参考了三百多部著作,对于史料矛盾或记载不清之处,还进行了比较、考订,撰写《考异》三十卷。为了编撰这部书,司马光和他的团队(当时著名史学家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前后花了十九年时间。元祐元年()最终定稿,六年后刊行。
现在通用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加入了元代史学家胡三省的“注”及有关附录,排印出来有六百万字。“读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他们每走一步都留下来一些历史的印记,这就构成了一个棋谱的残局。我们熟读这种残局,我们就能下棋了;我们熟读历史,我们对人间的这些不同的挑战,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清代史家钱大昕说:“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读资治通鉴,就像看高人下棋。历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棋谱。《资治通鉴》的一大价值就是告诉读者们历史上发生过的各种阴谋诡计、政治斗争、挖坑手法。我们学会坏人的手段、方法、技巧之后,一是可以练成火眼金睛,避免因过于天真无邪而看错人,以便事前免疫;二是可以通过历史经验,找到对应的破解方法,让自己在身处险境之时游刃有余、化险为夷。
通过阅读和思考,提升逻辑思维之能力。一个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机器、也不是动物,是因为人有“人格”。人格一方面取决于生物学上的遗传基因,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文化传承上的民族性沉淀。而决定后者的是该族群作为整体所经历的“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民族性是我们人格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也是在直面“我”之所以为“我”的传承问题。
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抱有批判性之认识乃至产生温情及敬意,方是正确对待自身民族历史之态度,也是促成个体意识自觉的良好催化剂。
用时髦点的话说,这也算是一种“中国人的情怀”吧。
03天才,总是诞生在复杂的环境里
社会环境是复杂的,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真空的世界,而是充满了杂质的世界。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想起《中国人》一书,这本书是林语堂年用英文写就,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的成名作,书中这样回顾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已经表明中国文化具有旺盛的不寻常的生命力,任凭各个不同时代政治上的冲击,它都没有失去其自身的连续性。中国的社会环境,对于想要做一些事情的人来说,总是不太正常。”是的,我们甚至很有可能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生存。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是要诋毁你的。这些人,他们自己并不参与竞争,他们只是竞争的旁观者,但当竞争的结果一出来,他们就会嫉妒竞争的成功者,同时嘲笑竞争的失败者。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阻力。阻力总是存在的,就算是一帆风顺,也同时会受到水的阻力;就算是扶摇直上,也同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克服阻力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有比它更大的动力。如鲁迅先生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洪异写《长生殿》,用了9年;左思写《三都赋》,用了10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6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用了40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不必一细数,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经历过种种磨难。
俗话说:“世人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有心,就是有恒心,有了恒心,不轻言放弃,再难的事也能成功。没有恒心,遇到困难就中途放弃一事无成,再容易的事也会成为困难的事。
天下事最难的不过十分之一,能做成的有十分之九。要想成就大事业的人,尤其要有恒心。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排除纷繁复杂的耐性、坚贞不屈的气质,作为涵养恒心的要素。
天才,总是诞生在复杂的环境里。成大事、做大学问的人,不但要忍得住寂寞,而且要成为战士,与逆境战斗,与落后的观念战斗,用战斗去回应敌意的环不境。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选》,郑天挺,王仲荤,中华书局,年10月;
2.《资治通鉴介绍》,柴德,求实出版社,年10月;
3.张国刚,《资治通鉴》为啥备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