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很少吃猫肉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在近一个月以来,关于该不该禁止吃狗肉的消息,在网上可以说传播的是沸沸扬扬,事实上狗肉文化在古代的中国有着很大的市场,越王勾践、刘邦,还有近代的“狗肉将军”张宗昌,都是忠实的爱好者,不过让人感到好奇的是,另外一种常见的宠物:猫,却根本没有掀起这样的波澜,道理也很简单,无论古人还是现代,基本从来不吃猫肉。也就没有关于是否吃猫的争议了。

难道是猫肉有什么隐秘吗?就让我们来分析分析,其实看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啥,你就明白了。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可以说是不亚于神农氏的存在,李时珍为了研究医方,曾经品尝过了各种千奇百怪的物质,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猫肉。

根据李时珍记载,猫肉“主劳疰,鼠瘘,蛊毒。”而《本草求真》也提到,猫肉“补血。治瘰疬。”

由此可见,李时珍认为,猫肉没有什么毒性,这种食材还有解毒的功效,那么猫肉为何鲜有人问津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到“猫狸”时说得很明白:“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说白了,就是猫肉味道并不好,因此吃它的人很少,而中医对于猫肉也是略有提及,很少用其作为药材,可见猫肉的作用不过也只有那么大。

也曾有吃过猫肉的人评价,表示猫肉当中带有淡淡的酸味,实际上这是因为猫头两边的酸腺分泌出的激素所导致的,这无疑破坏了口感。

此外,在中国古代,还有几个原因注定了猫肉上不了寻常的市场,首先第一点,就是产量的问题,猫的身体比较瘦弱,几乎没有什么肉,而且猫很难成规模的饲养,如果过去真想有人考卖猫肉为生,很有可能卖出去的钱还换不回来几斤饲料、

第二点,猫和狗不同,并非社会性群居动物,很难服从人的管辖,活动范围过大。成为不容易圈养的另外一个原因。

在中国民间的传说当中,猫也是妖神最理想的附身场所,因此很多老百姓也认为,如果吃猫,是很容易受到报复的,这种传闻使得不少人逐渐远离猫肉。

当然,人要是饿起来,是什么都吃的,在中国广东广西地区,过去艰苦的条件,也逼迫着人们不断开发桌上的菜单,粤菜当中,就有一道堪称是经典的“龙虎斗”,“龙”指的是蛇羹,而“虎”就是所谓的猫肉,吃起来鲜香可口。

我们的国家越南,同样也是一个吃猫大国,在越南,很难看见街头的流浪猫,很多餐馆,都开设有猫肉的餐馆,在当地,猫又被称之为“小老虎”。越南民间的这种风俗,很多人看来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本草纲目+黄帝内经李时珍全集白话文版图解神农本草经中医养生书籍大全皇帝中草药书书籍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12.2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