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看着都和实际年龄不符,有的人看着红光满面,头发也黑,皱纹也少,实际上已经快六十了;但有的人脸上斑也多,还总是看着没精神,黑眼圈、大眼袋日日挂在脸上,涂了多少保养品也没用,而且实际年纪也就四十多岁。
这种外貌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体内是否有血瘀,气血只有通畅无瘀堵,那么这些斑斑点点和暗沉才会消散,否则有了这些瘀堵阻碍我们的气血运行,经脉通畅,不光影响我们的外貌,看上去更老,身体还容易这疼那痛。
何为血瘀?
当我们的气血不能正常的运输流淌,停留在我们的经脉中,这时候就成了血瘀,气血运行受阻,血瘀在经脉之外,会造成各种疼痛。
很多人一提到血瘀就很恐惧,其实早发现是好事儿,迟迟发现不了才麻烦,只要想办法把瘀堵的地方化掉,疏通掉就可以了。
血瘀是如何产生的?
很多朋友都有疑惑,无缘无故的,身体血瘀为什么会这么严重,上面这些情况感觉自己多多少少都沾边。下面这些都是造成血瘀的原因,和我们大部分生活习惯也有关。
1.受伤:跌打损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比如打篮球发生碰撞,开车,车撞了自己磕了一下觉得没什么大碍,外表皮也没破,都觉得没啥事。实际上,内部震荡看不见。或者小孩子整天跑跳闹,他受伤了跌跤了,一般我们也不太注意。
2.生完宝宝:很多女性生孩子,其实都会有瘀血存在体内,就看自己当时注不注意清理,能不能把瘀血及时排出来清干净了,很多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宝宝身上,反而忽视了产妇自身的健康,时间久了,里面的瘀没有及时清除,后面身体就会越来越虚,一下子感觉老了十岁。
3.受寒:受寒分内寒和外寒,外寒比如天气很冷,我们穿的少,或是在之前炎热的时候天天开空调吹冷风;内寒就是我们吃进去的各种冷饮瓜果,这些寒凉的东西,血遇寒而凝,很容易凝结瘀堵。
4.郁闷生气:生闷气的人不在少数,但是生闷气不光影响我们心情,还会造成血瘀。气是推动血运行的,是它血的动力,如果气足,血运行的就正常,但如果气郁结住了,不推动了,那就会有瘀血,这就是气滞血瘀,这也是当代人血瘀最重要的原因,天天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下,上班紧张下班也紧张,瘀血形成了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有了血瘀如何解决?
很多人一听到血瘀就慌了,不用慌,现在血瘀很常见,只要及时疏通清理就可以了。很复杂的方法我们不讲,做起来难,坚持不下去再好的办法也白搭!分享两种吃吃喝喝就能清一清我们血瘀的食材,平价又管用,经常吃一吃对瘀堵的身体很有帮助。
一是山楂,活血的;二是鸡内金化瘀的。
先说山楂,山楂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东西,每到夏日,甜丝丝的冰糖葫芦,糖雪球,好吃到停不下来,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罐头也是山楂味的,酸酸甜甜的特别开胃。
山楂味酸而甘,性微温,入脾胃经,《本草纲目》记载山楂能“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胀痛”。
山楂最常见的就是消肉积,像是我们大鱼大肉吃多了,都会来点山楂,一是解腻,二是疏通。其中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李时珍家隔壁住着一户人家,老来得子,十分宠爱,经常大鱼大肉给他吃,又零食不断,结果就伤了脾胃。
后来小孩就腹胀如鼓,疼得满地打滚,李时珍在书中这样写道:“偶往羊朹树下,取食之至饱,归而大吐痰水,其遂愈”。羊朹果就是山楂,甜而带酸,不知不觉大吃至饱,起到了催吐消积的效果,大口吐痰,吐出秽物,也就好了。
而且山楂还能行气散瘀,像是我们血瘀类型的腹痛,或者生完宝宝后有瘀血腹痛,吃点山楂都有好处,张锡纯称山楂“善入血分,为化瘀血之要物”。但山楂吃得时候也要注意,不要空腹大量吃,容易反酸。
直接生吃山楂,味道很酸,吃着吃着就倒牙了,但是做成各种山楂美食,老人孩子都爱吃。
山楂糖雪球——活血化瘀又下气
最好选用大颗的山楂,做出来的口感好,果肉绵软。山楂在清洗的时候加入适量盐和面粉,能洗的更干净,剪掉山楂果柄并将底部味道苦涩的花去除。之后一定要控干水分,完全干透,否则影响挂霜。
克的山楂,需要克白砂糖清水,比例为2:1:1。糖和水放入锅中,开中小火不断搅拌至糖全部融化。大约2分钟后,糖液开始冒出气泡,这时要不断搅拌防止粘锅底。之后气泡会冒出得更多,但糖液依然和水差不多,质地很稀。
接着大气泡会越来越多。糖液也逐渐粘稠,最后泡变得非常紧密,糖液也更加粘稠,这时候滴入几滴白醋,搅拌均匀后马上关火。
冷却期间不要搅动糖液,颜色透明没什么起泡说明熬成功了,如果颜色变白则过火了。等到没什么热量的时候,再放入山楂,不断翻拌,糖液也会慢慢粘稠起来。
我们在搅拌过程中会感觉阻力越来越大,不要停继续拌,糖霜会变得越来越白,这样甜丝丝酸溜溜的糖雪球就做好啦。
山楂红枣粥——养胃开胃
大米洗净,入适量的水中煮30分钟,干山楂、红枣用清水浸泡15分钟。山楂红枣洗净,切成细末,倒入锅中,和大米一起熬煮成粥。
很多脾胃不好的朋友不敢吃山楂,觉得容易胃里反酸,做成山楂红枣粥就可以放心吃了,酸酸甜甜很开胃,适合平时不爱吃饭的孩子。
山楂六物膏——又化瘀又补养
鲜山楂克,陈皮、茯苓、麦芽、淮山药各15克,鸡内金19克,冰糖克,将所有的食材清洗后,浸泡2小时,之后一起倒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小火慢熬1小时以上,之后滤掉食物残渣,留下汤汁,倒入锅中,加入冰糖继续熬制半小时,等到汤浓稠时可以出锅。
其中的陈皮性温芳香,能使滞气运行,有散、泄之性;茯苓祛湿降浊,把身体中的痰湿浊气都清走;麦芽是行气的,山药是健脾益气的,这几种食材加上冰糖熬制,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清理的效果也不错,而且里面就用到了化瘀的鸡内金,这个我们下面细说。
如果觉得这样熬制太麻烦,费时间,也可以试试这款现成的山楂六物膏,根据传统古方配比,传统的熬膏方式,从山楂的去核、清洗、榨汁、过滤,到另外4种食材的挑选、配比、融合,再到熬制、反复过滤等8道工序,才能制出这醇厚的山楂六物膏。
低温慢熬,保留了食材的营养和口感,每一滴都是浓缩的精华,而且用的是鲜果山楂,每20斤的鲜果才能熬制出1斤的膏体,这就是这款山楂六物膏美味营养的关键,鸡内金也用的是三年以上的散养土鸡内金。
膏滋浓稠,没有添加任何的防腐剂,增稠剂,咱们放心吃,都是天然食材的浓缩精华。吃起来酸酸甜甜,特别开胃,山楂的酸甜。
怀山药淡淡的甘味,喜欢味道浓郁点,可以直接吃或是涂抹在面包上;喜欢清淡一些可以用温水冲泡化开饮用,每天来一杯,身体很顺畅。
下面再说说鸡内金,鸡内金是鸡脾胃中一层黄色的角质壁,我们都知道鸡没有牙齿,但是吃下去的东西非常杂,什么都有,谷物、虫子、砂石等等,进嘴就立马掉到胃里去,也不会跟别的动物一样咀嚼。
但相比于人类,鸡的脾胃实在太强大了,无论吃啥都能消化的透透的,民国大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说,“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用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
鸡内金哪哪都好,但唯独不好吃,又腥又苦,毕竟是鸡的内脏,也正常,但是它化瘀的效果又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老辈人都会把它留起来,洗干净晒干再磨成粉,以备不时之需。
其实在我小时候,也经常吃这种鸡内金做的美食,只不过那时候小不知道,奶奶经常会做一种焦馍,脆脆的,一口咬下去都是芝麻香,后来奶奶把这个做法教给了我,这一看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里面的食材中有一样就是这个鸡内金。
想要吃鸡内金的朋友不妨试试这个做法,非常好吃,老幼皆宜。
做法:准备炒鸡内金,黑芝麻,面粉,盐。鸡内金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在炒锅中小火焙干。将干燥的鸡内金放到保鲜袋里,拿擀面杖慢慢碾成粉末。鸡内金、黑芝麻和面粉混合在一起,加适量盐搅拌均匀(鸡内金和面粉的比例不高于1:15,多了口感会不好)。逐步加入凉水和面,水不要放多,能和成面团即可,面团稍微硬一点最好,大面团分成几个小面剂子。
然后都擀成薄饼,越薄越好,擀好的薄饼放入预热好的电饼铛中,每一面烤2-3分钟。
酥酥脆脆,非常轻薄,浓郁的麦香和芝麻香,令人胃口都好了许多。
如果懒得自己烙饼,也可以试试这款即食的鸡内金饼,除了鸡内金外还添加了茯苓粉和铁棍山药粉,既能化湿降浊又能健脾益气,让我们体内的气机也能顺畅起来。
鸡内金同样选用的是三年以上散养的土鸡内金,鸡只有散养,吃一些砂石后,鸡内金才会被“磨炼”到位,若是饲料鸡,里面的内金也没多大效果。
鸡内金山药饼15g*10片每天2片薄酥香脆胃口棒吃饭香淘宝¥59购买山药用的温县铁棍山药,口感和营养都十分不错,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补养效果也好。
炒熟的黑芝麻焦香四溢,用它来掩盖鸡内金本身的腥苦味再适合不过,一口咬下去特别满足,酥酥脆脆直掉渣,越嚼越香。
而且给老人孩子吃也放心,没有杂七杂八的添加剂,只有鸡内金、小麦粉、茯苓、山药、黑白芝麻和盐,每一片都是独立小包装,干净卫生,出门带着也方便,非常薄很脆,老人也能咬得动嚼的烂,放心吃哦。
像是咱们体内有瘀堵,看着老的朋友,从内体内部找找原因,常吃一些清瘀活血的食材,像是山楂鸡内金,都是食品,吃一吃对身体也没有其他作用,而且这两种可以做成的美食非常多,喜欢烹饪的朋友可以多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