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本草纲目诊治黄疸的外治法概述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19/09/302563.shtml

  李时珍《本草纲目》诊治黄疸的外治法概述。明代以前的医家大多不够重视黄疸的外治法,而李时珍收集整理了大量外治验方,并加以临床验证及发明创新,为黄疸病的治疗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

  

  1、擦药法

  卷十五茵陈蒿条下最早记载了擦药法治疗黄疸:“遍身黄疸,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于胸前四肢,日日擦之。”自张仲景创茵陈蒿汤以来,茵陈多是煎煮内服,而煎煮过程可导致其有效成分挥发油的丢失。李时珍提出的擦药法使药物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避免了煎煮所致的丢失和人体消化系统的破坏,有利于茵陈的有效成分充分吸收,是创造性的治疗方法。

  2、鼻腔给药法

  此法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的瓜蒂赤豆散,《本草纲目》中亦记载了滴鼻、纳鼻和鼻3种治疗黄疸的鼻腔给药法,主要涉及药物有苦瓠和瓜蒂。《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李时珍言:“瓜蒂乃阳明经除湿热之药,故能引去胸脘痰涎,头目湿气,皮肤水气,黄疸湿热诸症。”因此通过用瓜蒂、苦瓠等苦寒之品鼻腔给药,可引脾胃湿热从鼻腔排出[7]。同时,李时珍还强调包括瓜蒂在内的所有涌吐药,在胃弱、病后及产后皆须谨慎使用。

  3、灸烙法

  自古有“热证忌灸”之说,然而李时珍记载了许多关于点烙针灸治疗黄疸的方法,可见其是支持“热证可灸”的。在卷五十牛条下记载了烙舌法治疗走精黄病:“用豉半两,牛脂一两,煎过油脂,绵裹烙舌。”足太阴脾经连于舌本,并散舌下,走精黄见舌上紫色,甚则舌面坼裂,及黑色,说明脾经热盛津亏。

  《中华本草》记录牛脂甘温,功效润燥止渴,止血,解毒,主消渴、黄疸。豆豉咸寒,解烦热热毒,牛脂配豆豉烙舌,既能清热润燥又能解毒退黄。在卷三十八裆条下又记载了烙法和灸法联用治疗房劳黄病,“宜先烙上脘及心俞,次烙舌下,灸关元,下廉百壮”。灸烙法可以温阳除湿,对于黄疸虚寒证固然有效,但通过配合经络腧穴和特定手法,亦可以达到化瘀解毒的功效,故又能治疗实证黄疸。

  李时珍论治黄疸内容非常丰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李时珍《本草纲目》书中以脏腑理论为基础,概括了黄疸的病因病机和分型。又通过虚实标本,总结了黄疸的主治药物及加减规律。对前贤论著和民间验方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加以临床验证及发明创新,丰富了黄疸的外治法。提倡药食结合,注重饮食禁忌和食疗;善于察病之源,讲究服药方法和剂型。对于临床治疗黄疸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值得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