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提问:“为什么家里已经很整洁了,还老是找不到东西?”
有一个答主回答说:“其实这是走进了一个误区,家里整洁和能够找到位置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
很多人确实总在收拾东西,可每次收拾完没几天,整理好的衣橱又被翻乱,清理好的抽屉又没了秩序,想找本书看,又忘了把书放到了书架的哪一层。
可能有人会说,东西用完放回原位就好。可问题在于“原位”的定义是什么?我们有没有给每一个物品一个精准的定位?
其实,我们不应该抱怨总是找不到东西,也不应该模糊地说一句“放回原位”,我们应该做的是为你的东西分类。
比如给家里的书打上编码,然后按照字母的顺序摆放,调料瓶按照使用频率摆放,孩子玩具按类型收纳等等。这样东西用完后,才能真正地把东西放回“原位”。
现在很多大城市都有“整理师”这个行业,所谓的“整理师”做的就是为物品分类,建立“馆藏系统”,也就是给家里的每个东西建个“原位是哪里”的系统。
可是请“整理师”上门服务真的很贵,很多人并不认可。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按照罗蓓老师的新书《化繁为简——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中教的方法,亲自给家里的物品分类。
罗蓓老师是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氢原子创始人,多年来专注研究“化繁为简”,帮助个人和企业用简单的分类解决复杂问题。
优秀的个人和企业,总是在做减法,因为他们拥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做加法是本能,做减法是智慧。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复杂的事、遇到复杂的人、遇到复杂的情绪,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运用分类思维,化繁为简,找到解决问题的头绪,精准定位。
01分类是本能,也是科学
《周易》有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各自聚集。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分类思想。
中国古代的《韩非子》《淮南子》《新序》《说文解字》《尔雅》等典籍都是按“类”聚集资料的作品。
不只是书籍,中国古代乐器、草药等都遵循了按类聚集的分类思想。例如:
古代的“八音”,就是按照不同材质对乐器的分类,“八音”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最早的中草药分类是《神农本草经》,神农尝遍百草,将草药按照“有毒”“无毒”分成上、中、下三品。
这些都是比较原始的分类方法,也比较笼统,可以说最早的分类方法属于本能分类。
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分类上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他不但把药物和药方分门别类做了整理。在整理的同时,他还遵循了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原则,使后人在繁多的药物和药方中方便检索,能很快做到对症下药。
在《化繁为简》这本书中,罗蓓老师从亚里士多德,到分类学奠基人林奈,再到发明Excel图表的威廉普莱费尔,直到现代大数据的科学分类,把分类学简史简单扼要地做了介绍。
从本能分类到科学分类,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或者可以这样说,是分类思想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使人类从混沌中找到了秩序。
科学分类,使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能更有条理。化繁为简,使我们能用简单的方法化解复杂的矛盾,使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02分类让混沌因之清晰,混乱因之条理
罗蓓老师在《化繁为简》中讲了一个“死亡地图”的故事。十九世纪中期,伦敦曾经发生过一场霍乱,为了遏制霍乱的传播,人们努力寻找霍乱的传播途径。
有一位名叫约翰斯诺的麻醉科医生,怀着一颗慈悲心投入到寻找霍乱源头的工作。他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亲临疫区,仔细调查,终于在混乱的线索中找到了霍乱的传播途径。
斯诺医生就是用一张地图,每发现一个死者就在地图上标注位置,并把普通死亡和霍乱死亡进行区分。他挨家挨户地统计,终于发现了霍乱是通过水进行传播的,从而拯救了百万人的生命。
斯诺医生绘制“死亡地图”采用的分类方法,是以疾病为维度对疫区的人员进行分类,并将这种维度和地理维度相结合,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
斯诺医生寻找传播途径的方法,就是处理复杂数据常用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现在很流行,可在年前并不常见。
统计大数据,找到不同维度之间的相关性,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现今大数据技术的雏形。
现在,分类方法早就应用到各行各业。比如,互联网公司的必备神器就是分类。我们经常使用的购物网站,就是通过大数据分类,让我们很快找到需要购买的商品。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淘宝上的商品总量已经超过了8亿,假如没有商品分类,我们要浏览完所有商品,就是不吃不喝不睡,1秒钟看一件,也要25年。
现在淘宝用了共时分类法,我们想找到一件商品最多只用几分钟,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
正如正和岛副总裁陈为先生所说:“分类让混沌因之清晰,混乱因之条理。世界既有参差多态之幸福,又有条分缕析之美丽。”
03维度是分类的依据,是分类的灵魂
《化繁为简》的领衔推荐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说:“罗蓓的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如何使用分类思维化繁为简,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对我们处理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也有很好的启示。”
罗蓓老师介绍的分类法,主要讲的是按维度分类,维度是分类的依据,是分类的灵魂。
什么是维度?比如,给你三个词:月亮、手机、书,请把这三个词分成两类,看看能分成多少类。
月亮和手机是一类,书是一类。因为月亮和手机都能发光,书不能发光。
2.手机和书是一类,月亮是一类。因为手机和书在地球上,月亮在天上。
3.月亮和书是一类,手机是一类。因为月亮和书不用充电,手机得充电。
这些回答就是按维度来分类的,再继续想下去,这三个词还可以从很多维度分类。这就是在训练我们的分类思维能力。
如果把这样的分类法当做游戏经常跟孩子玩,就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创造性想象力。
罗蓓老师在新东方任教20年,她之所以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就是因为她有本事把英语这件事变得简单。
比如,她找到了单词的“词性”这个维度:动词——连接词——形容词——名词,按照这个顺序背单词,很快就能掌握很多最有用的单词。
她发明的“8遍磨耳记单词”,就是从“听”这个维度出发,把背单词变成了既简单又好玩的事,所以她的课程卖得相当火爆。
《化繁为简》的另一位领衔推荐人,理想汽车CEO李想先生说:“化繁为简并不容易,需要有效的方法论、良好的逻辑、非凡的勇气,还有持续不断地训练才能掌握这样的能力。”
《化繁为简》这本书就是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教科书和方法论。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烦恼,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卡在瓶颈,如果我们在学习中碰到难题。不妨试试化繁为简,你会发现一切都将今非昔比。
写在最后
经常听到一句话:道理都懂,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
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提取”干货的能力,我们感觉不到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分类思维就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化繁为简,让我们学会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化繁为简——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这本书中可谓干货满满,比如怎样运用分类思维进行时间管理,怎样培养孩子的分类思维,甚至罗蓓老师对怎样建立文件夹都一步步做了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个思维体操,只要认真完成思维体操,就能很快掌握分类思维的精髓——化繁为简。思维体操让我们在进行高效分类习惯的培养中有了抓手。
爱默生说:任何事物都不及“伟大”那样简单,事实上,能够简单便是伟大。
生活总是被我们弄得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从现在开始,化繁为简,捋清生活的头绪、找到学习的头绪、整理工作的头绪,把生活过得通透,把伟大变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