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却被安上了辫子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279303693792&wfr=spider&for=pc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用影视化的形式还原流传千古的优秀的中国典籍,诸如《论语》、《尚书》、《史记》等经典著作。嘉宾们通过演绎典籍中享誉中外的经典故事,向观众传递永垂不朽的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

在第一集《尚书》中,节目组邀请知名演员倪大红扮演“古代护书人”伏生,而主持人撒贝宁则作为“当代读书人”与伏生进行跨时代的交流,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经典的伏生传经的故事。

通过观看节目,观众们对内容复杂却又经典的《尚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其坎坷艰难、命悬一线的传承过程忧心忡忡。中华文化能够世世流传至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些不辞辛劳、富有责任感的传承者。

总之,《尚书》一集在服道化、内容价值方面的完成度极高,值得赞誉与肯定,也给《典籍里的中国》开了个好头。然而,随后播出的第二期节目《天工开物》中,不少网友对节目中扮演宋应星的演员李光洁的形象提出质疑。

宋应星乃明末清初人士,一生为官食明禄,平生夙愿便是抗清复明。然而,这位一心只有大明的爱国志士在节目中却留着清朝初期的“阴阳辫子头”。不禁令人疑惑,宋应星究竟是被逼无奈剃发易服还是主动放弃了内心的信仰与坚持?

01节目造型的争议

第二期节目的主题《天工开物》的同名典籍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于年所著。《天工开物》是古代中国最先进、科学的技术性典籍之一,被后世誉为“百科全书式”著作书中涵盖了中国进入工业文明之前在农业与手工业领域的所有技术与工艺,诸如造纸、纺织、冶炼、农作物栽培等国人引以为豪的生产技术。

宋应星认为物质的本源即为“气”,万事万物皆是由“气”转化而成的,而这个思想也奠定了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天工开物》在世界享誉盛名,已被翻译成英、日、法、德等多种国家的语言,对整个世界科学史上的贡献不可估量。

第二期节目继续沿用了时空穿越与古今串联的形式,讲述宋应星数次科考失利却不放弃,并在兄长宋应升与友人的支持下,走遍天南地北搜集工农领域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最终完成一生夙愿,撰写出世界名著《天工开物》。

节目策划还安排晚年宋应星与殉国的兄长与死去的好友进行阴阳对话,尽显生命的苍凉与世俗的无奈,并侧面说明古代科技的传承是会牵连到矛盾与家国仇恨的。李光洁在节目中扮演了三个时期的宋应星,分别是青年、中年与老年时期。

青年、中年时期的宋应星梳着明朝男子的经典发髻,并用网巾缠绕头部来固定头发。最惹人争议的造型是宋应星晚年时期的“阴阳辫子头”。晚年时期的宋应星归隐家乡,不愿出仕,并将《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生产技术传授给家乡的百姓,节目中呈现的正是晚年宋应星给乡邻讲授知识的画面。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宋应星始终坚信自己的“明末遗民”,且一生抗清,他也深知“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怎么会轻易剃发?难道是节目组没有依据史实编排节目吗?不少观众纷纷调侃此举贻笑大方。

02宋应星的坎坷之路

宋应星自幼聪明伶俐、天资不凡,拥有吟诗作对、出口成章之才,深得师长的厚爱。青年时期,宋应星一心备考科举,并与兄长宋应升一同参与江西乡试。毫无疑问,宋应星在一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与兄长宋应升一同中举,被称为“奉新二宋”。

然而,同年会试,宋氏兄弟皆名落孙山。誓不甘休的两兄弟于年再次参加会试,又榜上无名。而后,自年到年近十年里,宋应星共参与五次会试,且经历了五次落榜。而彼时的宋应星已经45岁,被科考折磨得体无完肤的他终于断绝了科考入仕的念头。

于是,宋应星决定将后半生奉献于实用科学中。在五次万里跋涉的科考道路上,宋应星途径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多个省份,见识了许多设施条件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还在田间与作坊中积累了不少农业与手工业知识。

每当看到做工巧妙的机械设备时,宋应星便会用笔将其完整临摹下来,不放弃任何一丝小细节。此外,宋应星自青年时期起,便对农学、医学、天文学等领域颇感兴趣,甚至将《本草纲目》倒背如流。这一系列的知识储备为宋应星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7岁时,宋应星在江西担任教谕,一边任教,一边研究农、手工业,并在三年后著成《天工开物》。而后,宋应星还在福建与安徽任职过小官吏,可明朝灭亡后,他便选择弃官归隐还乡。

《天工开物》倾尽宋应星半生心血,集结各行各业的知识与生产技术。然而,当宋应星将其整理完成之时,大明王朝早就名存实亡,家徒四壁的宋应星一筹莫展,幸得好友涂绍煃出资相助,才将《天工开物》付梓刻印出来。

03宋应星晚年有无剃发易服?

公元年,明崇祯帝自缢,明朝结束了长达年的统治。幸得明朝宗室重新建立南明政权,给了宋应星及其兄长新的希望。然而,南明小朝廷派系争斗激烈,士兵战斗力薄弱且军心涣散,随时可能向清廷投降,因此南明政权仅存18年便烟消云散了。

公元年,已知复国无望的宋应升服鸩以身殉国,深受打击的宋应星归隐乡间,哪怕晚年生活拮据,也不再入仕。公元年,80岁的宋应星与世长辞,他留下家训,告诫后人不要参与科举考试,也不要入仕为官,只需书香传世家即可。

结合宋应星的生平故事来看,他的晚年的确生活在清初时期,但并不代表他一定剃发易服了。清朝时期不少偏远的县与市因地处偏僻而逃过了剃发令的强制执行,即便清军对该法令的执行力度十分严格,还是无法突破技术上的限制。

再者,宋应星的兄长宋应升在殉国之前,坚决地表示自己“拒绝剃发”,哪怕是为了关系亲厚的兄长,宋应星也不会剃发易服。而在宋应星人生中最后的二十年,他始终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偶尔会给乡民传授知识。不难令人怀疑,宋应星难道是为了躲避剃发易服而选择隐居生活吗?

04结语:

综上,宋应星去世多年后,央视之所以为李光洁了打造“阴阳辫子头”的造型,是根据清朝初年所颁布的剃发法令。当时,凡是存活下来的明朝遗民大都剃发易服,留起了阴阳辫子头。至于宋应星究竟有无剃发,至今仍然是个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