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帝多次讲“着之玉版”,《黄帝内经》与玉有何关系?又有何意义?笔者通过比照原文,黄帝强调的“着之玉版”,是指《黄帝内经》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一定要雕刻在玉板上,更甚者还要“以为重宝,藏之金匮”。
玉石陨石文字、玄玉文字、黄帝时代的石刻文,都不同程度反映出那时记录事件的原始雏形,为后来的文明历史进程打好了重要基石,总之文字的呈现无疑都是先从石头上开始的。玉,作为“石之美”者,在当时条件下是多么珍贵稀有,黄帝把最重要的事件“着之玉版”也就不难理解了。
玉石玉,除了上面的主要意思外,通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演化,对之赋予了更多丰富内涵。玉的本来性状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是其意。随着人们对玉热爱的情感加深,几乎把所有美好纯洁珍贵稀有重要以及无以言表的人物比拟赞誉集于一身,这在中国文字史上成为极具丰富内涵与外延的典范!
玉石玉,在《说文解字》中,玉与王都由象形演化而来,在书写上有所区别;但在表意方面却是王玉不分了,王是尊贵的稀有的重要的,玉是巫用以通灵的重要信物,以此在巫道上就延伸出了“玉皇大帝”、“玉清元始天尊”等至高无上的天界主宰,他们皆为人们想象创造出的玉王合体的极致产物!
玉石玉,在《康熙字典》中,玉涉及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名有玉杨玉环;地名有玉“玉门关”;星座有玉“玉井”;树名草名鸟名姓氏等几乎都和玉能关联。由玉衍生出的文字词汇数不胜数。最有意思的是,乾隆爷一生爱玉如命,他几乎包揽了带玉旁的字,都给他的儿子阿哥们起名字用了: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难怪乾隆爷被后人称为其“玉痴”,对中国玉雕艺术的推动几乎达到了顶峰!
玉石玉还有更为重要的实用价值。以上如果说讲的大多都是人文方面的知识,接下来就讲讲玉的养生价值。《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都收录有玉石类药物,比如药王玉、阳气石等,李中梓:“玉屑色白性润,宜入肺部,肺得其养,则烦渴诸证何自而生。又主灭瘢云云者,所以肺主皮毛,功效之所必及也。”(《雷公炮制药性解》)
总之,有关玉的话题和知识太过丰富,敬请玉友们不妨私信分享交流。“玩玉高雅避入坑,上道不迷看玉经?。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