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国宝级中医典籍

怎样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一、《黄帝内经》——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概述:《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它成编於战国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评价:《黄帝内经》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黄帝内经》是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说”、“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二、《难经》——中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及最早的问答医学著作

概述:《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之一。成书约为战国时期,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难经》是在《素问》、《灵枢》基础上提出八十一个问题进行重点讨论,然后归纳成书。《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

评价: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三、《本草纲目》——中医药的大百科全书

概述:《本草纲目》(成书于公元年)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多万字,共五十二卷,收载药物60类,计种(其中李时珍新增加种),附药图余幅,并载附方0余。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本草纲目》不论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评价:在这部书中,李时珍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一是对药物采用亲自采集、仔细观察,考正若干错误,以得其真的方法;二是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三是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四是为弄清每味药物,提出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八项任务。五是全面阐述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内容。

《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世界上有日、韩、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东方药学巨典”。

四、《神农本草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及中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概述:《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数千年来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其集结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评价:《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文字简练古朴,载药种,当中植物药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称为“三品分类法”,以应“天地人”三才。上品一百二十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中品一百二十种,无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如百合、当归、龙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品一百二十五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这是我国药物学最早分类法,为历代沿用。

五、《伤寒杂病论》——中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概述:《伤寒杂病论》为汉代“医圣”张仲景著,成书约在公元年~年左右。《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在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评价: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创造性地确立了中医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施治原则——以“六经”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以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从而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还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成书近0年,一直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誉为辨证论治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书中所列药方,后世医家按法施用,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据统计,截至2年,光是为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0种。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