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法 http://m.39.net/pf/a_4742455.html作者:李向华近年来,我认识了一些从事造酒、售酒和品酒的酒业界朋友,对酒加深了认识,我越来越发现,“酒、书、画”三者密不可分,有着很深的渊源。从古至今,那些在艺术界占尽风流的书画家们总是离不开酒,甚至是与酒形影不离,他们常常借酒雅集,交友切磋,很多惊世之作都是酒后而就,大都是“雅好山泽嗜杯酒”。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那么酒文化与书画艺术文化的相融相兴,以及其对世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饮酒之风,经历数千年而不衰,酒是一种特殊的饮料,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风俗,一种社交,一种情趣,一种心境。中国是酒的王国。酒的形态万千,色香纷呈,品种、产量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饮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东西,人无分男女老少,族无分汉满蒙回藏,“无酒不欢”“酒逢知己千杯少”等已是常态。我国酿酒历史悠久,酒的品种繁多,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不尽相同,习惯上大都采用经营部门的分类法,将中国酒分为白酒、黄酒、果酒、药酒、啤酒共五类。尤其以酿造白酒最为突出。我国的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它的独特工艺是千百年来“造酒人”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其技艺精湛,色、香、味俱全,特别是名酒,色泽澄清透明、玉洁冰清,香气馥郁芬芳、优雅细腻,味甘润柔和、醇厚绵甜,余味净爽,风格独特。起源于我国的白酒,作为一种饮料进入人们的生活已有至年的历史了。我国早期所作的酒,多是不经蒸馏的酿造酒,直到后期才出现蒸馏酒。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的佳句,说明唐朝时代已有了烧酒,即蒸馏酒。明代名医李时珍对白酒说得更明确,他在《本草纲目》中写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唯以糯米或黍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翁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不但讲了烧酒产生的年代,而且还论述了其制作方法。酒曲是我国酿酒技术的重大发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复合酶制剂。古代的制曲技术,由散曲发展到茂密生衣曲,最后发展到今天的曲饼和曲丸,外国专家称之为“淀粉发酵法”。白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中国的白酒分为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老白干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董香型、其它香型。茅台酒属酱香型酒,可以说是我国最为经典的白酒。据权威行家透露,其酿造(生产)过程及选料等,与其它香型酒的区别和主要特点是:选用纯粮食、选用当地水质、蒸馏温度高、发酵和蒸馏时间长等。如蒸馏温度保持度左右,发酵和蒸馏时间长达一年,期间要七次取酒,并再存放四年,即共需五年才出厂和饮用,故有“黄金液”之称。对于酒香型的区别,有经验的造酒行家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辨别出来,我认识的贵州某茅台公司梁总经理,他给我现场示范介绍了用水兑、火烧、鼻闻、手擦、看酒花、看酒线等十种区别方法。贵州的这个公司十分注重对酒文化和书画文化的弘扬,长期举办“酒道师”培训及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在其公司总部还设立了“中国长城书画院贵州分院”,经常结合酒、书、画开展活动,他们在丰富企业文化的同时,又开拓探索新的企业文化领域,我也有幸成为他们书画院的一员。年3月“华辉”成立六周年,我们在专业生产茅台的公司订制了一批“华辉书画院珍藏酒”作为纪念,豪华包装内印有我的两幅画作及华辉简介,外封条用了我的书法“酒”字,“华辉酒”让我们的艺术家感受到了酒、书、画三者融合的滋味。书法释文:《酒》(李向华)在文化艺术的王国里,尤其是在书画艺术中,酒的作用无所不在,它对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由、艺术、状态是三位一体的,因饮(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酒作为艺术题材也是书画家们常去写画的。翻开我国的书法史,历代许多书法大家常借助酒力挥毫泼墨。书圣王羲之的著名代表作《兰亭集序》,便是他于绍兴兰亭喝酒时写就的。王羲之与好友孙统、孙绰、王蕴等41人聚于绍兴兰亭,笔兴随酒意而生,笔力随酒韵而成,顿然挥笔写下了这幅“遒媚劲健,绝代所无”的千古极品,就连王羲之在酒醒之后也大吃一惊,以致“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作品令人叹为观止的书家要数张旭和怀素,他们两人都是其时的草书大家,均喜醉后大呼作书,其书气势豪迈,惊心动魄。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时人称他的狂草为“醉墨”。而怀素则是“每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有人问怀素写字秘诀,他竟以“醉”字作答,正所谓“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酒与绘画创作的缘分十分悠久。早在汉代时,汉画中就有许多有关酒文化方面的图像,到了唐朝时期,有着“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常常“嗜酒且利赏,欣然而许”,乘酒后昂奋之际,始振其灵笔。酒不仅能帮助和激发画家的创作,而且还是画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诸如文会、雅集、夜宴、月下把杯、蕉林独酌、醉眠、醉写……无一不与酒有关,无一不在历代绘画中反复出现,为后人留下数以千万计的艺术精品。这样的名画比比皆是,例如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晚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南宋刘松年的《醉僧图》,元代钱选的《扶醉图轴》,明代仇英的《春夜宴桃李图》,明代陈洪绶的《饮酒祝寿图》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年9月9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白酒文化与书画艺术研讨会”,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将中国传统书画文化与酒文化相互融合,旨在通过对中国的酒、书、画之间的文化研究、探索和传播,铸就高品位生活,让文化艺术真正走近普通百姓。我也有过酒后书画的经历,其状态、感觉、效果等的确有所不同。有一次与摄影家、书画家雅集,在饮了“华辉珍藏洒”后,带着些酒意一口气画了《醉意墨竹图》、《桃花依旧笑春风》、《唯有牡丹真国色》三幅小品,分别送与摄影家朋友,在场的人都说“好嘢”。水墨画《醉意墨竹门图》(李向华)现代人多是呼朋唤友地聚餐喝酒,很少有人在喝酒中吟诗作画,少了古人那种雅致文化的酒桌氛围,剩下的只是热闹,令我为酒文化与书画文化的失落而感遗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