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本草纲目,有味道的经典

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神农。他的壮举之一,就是进行了一次“舌尖上的中国”之旅(当然,那时候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可不是一个概念)。传说中,他到各地去品尝奇花异草,并因此多次中毒,最后因尝断肠草而去世。神农居然是个“大吃货”?

当然不能这么说,毕竟,神农尝百草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治病良药。

当然,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毕竟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查无实据。不过,在明代,却有一个医生李时珍学习神农尝百草寻治病良药的精神,真做过这种可能丢掉性命的尝毒草的事情。我们可以把他称为中国古代药物学领域的一位“另类发明家”。

有一年,李时珍带着爱徒庞宪和次子李建元,跋山涉水,四处寻找治病良药。

李时珍自小就对史书上传说的“麻沸散”极感兴趣,但麻沸散配方早已失传。他少年时曾听父亲说曼陀罗花是制麻沸散的主要原料,但未曾亲眼见到,不敢妄下断语。

于是,此次出来采药,他特别留意采集曼陀罗花的标本,试验它的药效。

三人风餐露宿,走过了一个个村镇,翻过了一座座高山,渡过了无数小溪大川,虽然有很多收获,但传说中的曼陀罗花,始终没有找到。

这一年8月,李时珍一行在归家途中顺路去看长子李建中。

李建中依照祖训,实现了李家改换门庭的愿望,当了教谕。教谕是一种学官,负责文庙的祭祀,教育所属生员。李建中的官虽不大,但住在纪念孔夫子的文庙内,环境十分清幽。由于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他虽做了官,但仍然喜欢种植药草。

就在李建中家的花园里,李时珍发现了一种开白花、状如牵牛、叶如茄子的植物,便问李建中是什么花。李建中告诉父亲,这儿的人把它叫作山茄子,或者风匣儿。

李时珍点点头,仔细地观察起来。只见这株植物绿茎碧叶,独茎直上,高四五尺。

他突然想起曾在一个道观中见到的陀罗星使者塑像,手中持的花同这朵花的形态十分相似,难道这是曼陀罗花?

他兴奋地叫来庞宪、李建元和李建中,说:“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不就是曼陀罗花吗?”

庞宪大惑不解:“师父,何以见得这就是曼陀罗花?”

李时珍说:“《法华经》上记载,当佛说法时,天上会降下曼陀罗花雨。后来,道家将北斗七星附近的一星叫作陀罗星,其使者手中持曼陀罗花。我在一个道观中看到的陀罗星使者,手持的花和这朵花十分相似。不过,要确认这是不是曼陀罗花,还得亲自尝一尝。相传,在采曼陀罗花时,如果采的人在笑,用此花酿酒喝下则会令人发笑;如果采的人在舞,用此花酿酒喝下则会令人舞。我们不妨一试。”

听到父亲说出这么疯狂的话,李建中忙劝阻父亲:“在不知道这花有没有毒性的情况下,万万不可轻易尝试。”

李时珍一面采花,一面哈哈大笑道:“古时神农敢尝百草,我要重修本草书,怎可畏首畏尾?”

李时珍将花放进酒壶,将酒倒入杯中。一家人入座后,李时珍将曼陀罗酒一饮而尽。喝着喝着,李时珍忽然觉得自己有了恍惚的感觉,周身舒畅,异常欢愉,竟哈哈大笑起来,并失态狂呼:“真是曼陀罗花!真是曼陀罗花!”

李建元见父亲的话应验了,立即手舞足蹈地去采了一朵花来,放入酒中,饮后果然高兴得跳起舞来。

等到清醒过来后,李时珍将曼陀罗花的性状详细记录了下来,并让李建元仔细绘制了曼陀罗花的图样。

后来,李时珍用曼陀罗花等造出了类似于华佗麻沸散的药物,并在著述《本草纲目》时将这一段经历记录了下来:“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

不仅是曼陀罗花,李时珍还亲自尝过许多药草。比如他曾经尝过鹅肠草和鸡肠草,以区别这两种相似的药草。后来,他在《本草纲目》中说:“繁缕即鹅肠,非鸡肠也。……吴瑞《本草》谓黄花者为繁缕,白花者为鸡肠,亦不然。二物盖相似,但鹅肠味甘,茎空有缕,花白色;鸡肠味微苦,咀之涎滑,茎中无缕,色微紫,花亦紫色,以此为别。”

李时珍对那些传说中有毒的药草,也敢亲自品尝。

为了区别几种类似的药草覆盆子、蛇莓、悬钩子,他曾经尝了传说有毒的蛇莓,并做记录:“此类凡五种。予尝亲采,以《尔雅》所列者校之,始得其的。诸家所说,皆未可信也。”

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就这样,李时珍在徒弟庞宪和儿子李建元的陪伴下,进行了一次时间长达数年的“舌尖上的中国”之旅,到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行程不下万里,采集了许多药物标本,绘出成千幅药物图,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记录。

在这些年的考察活动中,他新发现了可做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数百种,记叙了多种药物的性状、治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他也被后世尊为“药圣”。

由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而那个时代的皇帝、大臣大多相信术士们的水银炼丹的说法,所以书商们大都不敢贸然出版《本草纲目》这部著作。

直到公元年,也就是李时珍去世后第三年,《本草纲目》才终于得以面世,并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被四处传播翻印,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