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就让百相生社交带你回到十年前的追星

今年的娱乐圈真的太热闹了。年初的我曾以为某郑姓艺人就是最大的瓜了,没想到,她只是个开端。截止至发文前,劈腿出轨、偷税漏税、作品下架、法治在线的艺人已经换了好几茬。前几天,微博上又因为蔡徐坤的专辑吵了一波。起因是蔡徐坤四月份发售的专辑,销售额超过万,但到了八月份,专辑上写着的11首歌,才只出了完整的5首(新闻披露后已紧急公布了剩余数量的包括未完成demo在内的音源)。有律师表明,这样的售卖行为,是有涉嫌违法的可能的。但粉丝们却表示这种行为很普遍,叫做“分阶段发歌”——“这都不知道也太土了吧。”确实,了解内娱的朋友会发现,不管是高流量歌手如蔡徐坤、王源,走实力派的歌手如毛不易,甚至压根没几个粉丝的偶像如BoyStory,他们今年发布的电子专辑,都采用了这种先卖钱,再出歌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在你全款买下这张电子专辑,偶像们赚得盆满钵满时,你都不知道里面的歌好不好听,甚至半年都听不完整张专辑的歌……以这种“贷款”形式盈利的偶像们,也是笃定了不管自己做出什么样的东西,都会有人盲目的为自己买单。并且在饭圈的畸形环境和偶像公司的双重压力下,即便有一部分粉丝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对着空气打钱,“跪”着追星的姿态过于卑微,也只能认了。“内娱什么时候能站着追星,我想站着。”这些,都不禁让我想起了十年前我们追星的样子,好像也没有那么不堪吧?于是,我找来了百相生社交里三位“老粉丝”,让他们来分享,当年都是怎么追的星。追星不用花钱,主要是花不上

秋刀鱼我追周杰伦的那年,才刚刚上初一,年。那个时候,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可能现在的小孩不太清楚非智能机的状态,那个时候的手机就只能发短信打电话,连拍照都是模糊的,手机里唯一的一款游戏是熊猫爬树,无聊的程度比俄罗斯方块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用手机最大的乐趣,就是听电台,只需要插一根有线耳机就能收到信号。我之所以喜欢周杰伦,也是因为在电台里听到了他当时的新歌《听妈妈的话》,没错,就是现在又重新火起来的那个BGM。当时电台主持人介绍这首歌来自专辑《依然范特西》,接着又播了专辑里的《本草纲目》和《夜的第七章》。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听过这种音乐类型的我抱着手机完全震撼了,当天就恳求爸妈,如果自己能在期中考试进前十名,就给我买这张CD。(至今都有好好保存的老CD)后来再大了一点,我家的电脑连了网,我就把周杰伦所有能找得到的歌下载进了手机里,那个时候在网上下歌还是不要钱的。那个时候没有粉丝群,更没人按着头组织你追星。如果想要和同样喜欢周杰伦的人交流,就是发贴吧,大家年纪小,其实也很和谐,根本不存在吵架什么的,只不过偶尔有些无聊的大人觉得周杰伦是结巴,故意在贴吧发一些挑衅的内容,管理员们也会负责维护评论,删掉引战的帖。至于花钱的地方真的很少,因为当时也没有所谓周边的概念,明信片两块就能买一大盒,海报五元就能带走一张,唯一贵一点的就是CD,十几块到几十块不等,但那个时候自己是学生也没有钱,CD和专辑,也基本是让父母买的。周杰伦很少来内地参加活动和综艺,也许当时也有,但以前网络没那么发达,我们也没有了解的渠道,也许这在无形当中让大家少花了很多钱。上了大学之后,我开始自己做家教赚钱,周杰伦来内地开演唱会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但很遗憾也很机缘巧合的是,他每一场在华南地区的演唱会,我都没有抢到票,而五月天、陈奕迅、孙燕姿的票,我都抢到过。所以我也经常自嘲自己喜欢周杰伦十几年,至今还欠着他一张演唱会门票。成为大人之后,其实追周杰伦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因为大家也知道他现在很佛系,不怎么发歌了,我也就只能偶尔收藏一些他以前专辑的黑胶唱片,来弥补没有去看过他演唱会的遗憾吧。追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

银阁里希年,选秀鼻祖《超级女声》席卷了那个夏天,李宇春更是在节目里横空出世,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全民偶像,连我的姨妈都爱看她跳舞。在她成为冠军之前,我确实也做过类似于现在的“打投行为”,用爸爸妈妈的手机发短信为她投票。一条短信一元钱,每个赛段大概都会为她花10元。其实这也是一种薅羊毛的行为,以无成本的方式赚取粉丝的钱,但当时圈钱的套路也就只能到此而已,不像现在的选秀,粉丝们每个赛段都要在网上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的给后援会打钱,一场三个月的选秀下来,自己的钱包里少个五六万真的太常见了。而且我们当时的10元不管怎么样,也确实是为自己喜欢的人投票了,而现在十几万打过去,都未必真的花在了给偶像投票上,从年开始,后援会圈钱跑路“买海景房”的新闻就屡见不鲜。但我更想聊的,其实不是为偶像花钱这件事,而是偶像对我的改变。年,玉米基金会成立,这是内娱第一个由歌迷捐设和命名的专项基金。因为粉丝的身份,我常常会预留一些零花钱用来捐给基金会,我必须承认,最开始我做这件事并不是带有爱心,而是觉得这样能让偶像有面子。但一次又一次,我捐完钱看见那些爱心的落地反馈,甚至收到了乡村小学的小孩写来的感谢信,我的内心也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我意识到,虽然很多的粉丝公益都是一种特殊的偶像应援方式,但它至少真的让一部分需要帮助的人,收到了一份爱心。后来,做公益的习惯我也一直没有放弃,到现在也已经十几年了。而且我觉得,粉丝公益只能够吸引同样喜欢某一个偶像的群体,虽然看起来数量大,但参与面并不广。因为普通人在做公益时,是不太愿意掺和到追星这件事情上来的。所以我也一直在找一个,可以放下身份来发起公益活动的平台,然后我就找到了百相生社交。百相生有拼公益的功能,是完全可以由用户自发组织、官方协同的,我在百相生上也已经陆陆续续的组织了七八场公益活动,包括给贫困地区的学校捐图书,看望福利院的孤儿,为需要资助的患者捐钱等等。我也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个月收入的百分之十,我都会固定用来做公益,这甚至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因为我总会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只要自己的收入再高一点,就能有更多的人得到我的帮助。其实到现在,我早都不追星了,但喜欢李宇春的那几年,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未来十几年甚至永远的人生态度。曾经的我,只想一个人吃好喝好,有闲钱就去乐逍遥,但现在我却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不用为偶像做任何事,因为她自己够佛

桐与宝可梦年,一部用现在的审美看来有些弱智的民国玄幻剧,让我喜欢上了这个一出道就拍女主戏的李一桐。虽然年距离现在也才五年,但当时的追星环境,真的没有现在这么卷。如果你在近三年来追过星,你就能体会到追星其实很忙的,你需要为你的偶像做太多事情:反黑、控评、追前线活动、凑钱买代言、做数据,甚至包括为了给偶像抢资源争番位去吵架。但从年到今年,我都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因为她自己真的挺佛的。几乎无缝进组,不给自己买通告炒新闻,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反黑和控评,偶尔有人以“红不了”来攻击她,她自己也能回应说:“我拍戏也不是为了火,就是想拍戏嘛。”也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拍戏,所以没什么前线好追,偶尔有的代言也是快销品(即不需要靠粉丝购买也有大量群众基础购买的商品),看剧不用花钱,充其量就是买个播放平台的VIP。因为她自己佛,粉丝也不用做数据,很多时候她微博一天的互动量还没有我的多。就在这种有剧播就看,没剧播就做自己的事的追星氛围中,我因为太闲甚至自学起了修图和剪视频,还能拿她的素材练手。就这样,虽然现在我并没有专业到能做美工/剪刀手的工作,但我也靠这两个技能赚取了不少的外快,我跟很多人都说,这些我赚到的钱,都是因为追李一桐而闲出来的。在闲暇的时候,我也看过不少有关于她的采访,她之所以能出道就拍女主戏,是因为在试戏时表现的很有天赋,又肯吃苦愿意配合,在大冬天说穿着裙子往水里跳她就能毫不犹豫的跳下去。并且愿意琢磨自己的专业,不一味的追求报酬,这让很多导演在花天价请不会演戏的爱豆和花个零头就能请一个诚恳的演员中选择了后者,虽然她真的一直都没火。这反而更让我想做一个她这样的人,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不要被外物干扰太多。在她的身上,我也能看到,只要自己的专业实力在线,机会也许就是会注定的找到你身上,这对我们也一样,与其把心思花在歪门邪道争强好胜上,我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上。有人说,是金子就会发光,也许暂时还没有人看得到我的光,但我愿意一直做暗淡的玉石,而不是只灿烂一瞬就消散的烟火。最后。看完上面这三位百相生社交的朋友聊追星,我发现在早些年追星,是会得到正面反馈的。比如偶像优秀敬业,那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别太差,偶像纯真善良,那我对世界的看法也会变得柔和。这些从偶像那得来的看似虚幻的自我感动,对于追星人的影响,真实且有效。在他们的追星故事中,我们能看到的更多是追星给自己带来的补给和精神供养,而并非向偶像输出什么。但现在,追星的人好像没有变,但追星聚集地(即饭圈)又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们总是会在想,如果在微博、豆瓣已经不能像曾经一样纯粹的喜欢一个人了,那去别的地方可不可以?百相生社交,愿意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在百相生社交,有很多兴趣话题和广场,你可以安利自己喜欢的人的歌,你可以跟擅于二创的剪刀手学习剪辑技巧,你可以用文字给那些充满遗憾的角色一个完美结局,你可以用你偶像的照片作为素材进行修图教学……说不定你还能在这样的体验中,交到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追星本来就不应该是由吵架、打钱和盲目做数据组成的,这些不叫追星,叫做被裹挟。追星本来就应该是纯粹的,喜悦的,是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有意义的事。这些,你都可以在百相生社交试试看。看到这里,开头分享给你们的歌,应该早就听完了吧,我想把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来用作结尾,也送给每一个追过星或者正在追星的人:爱不被她知道,也照旧不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