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推开最窄的门,走向最宽的路。”
文
黎河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全新回归。
当观众还在回味王阳明吟诵“吾心自有光明月”的消瘦身影,喊着“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的陈济又带着《永乐大典》向观众走来。这本先贤智慧和无数典籍熔铸成的“万书之书”价值连城,其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的故事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
昨日(9月24日)晚8点档,首期节目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熟悉的时空对话,全新的视听演绎,让第二季一经播出便反响不断。
万册巨帙历尽沧桑,
消逝的典籍承上启下
《永乐大典》的名头说起来似乎尽人皆知,但其成书背后的艰辛又罕有人知。
作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历经数百年岁月的兵燹水火,成书于明永乐之初,重录于嘉靖之末。这部1万多册的旷世宏编在屡遭劫难、几经散佚之后,正本不知所终,如今全世界只剩下嘉靖副本存世。
《永乐大典》是文化传承的符号,也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其内容包罗万象,收录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僧道、技艺等当时的各领域文献,“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门径方法也可见后世“检索”的雏形。《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以此作为开篇,既承上启下,又用“修典”“救典”的故事四两拨千斤地再次强调了典籍的重要性。
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走过星光熠熠的廊桥,迎面而来的是那些为《永乐大典》“珠还合浦、历劫重光”努力的先辈们。张元济道:“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势而失坠,此为应尽之责”,郑振铎也慷慨陈词:“为国家保存文化,如在战场上作战,只有向前,绝不逃避”……
编纂《永乐大典》的史学家陈济成为《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首期主人公,他的形象可谓是中国读书人的典范,虽然布衣出身,但知识渊博,读那些枯燥难懂的经书史书是他最大的乐趣,工作严谨,为人低调谦虚,精神高风亮节。他与《永乐大典》的故事,对于追求物质生活的现代人而言,也具有十足的现实引领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季结合绿幕拍摄、运动控制等多种科技拍摄手法,加入了精美的后期特效,打破舞台的时空界限,营造出一种更具表现张力的情境。
当陈济跪坐,冥思苦想,舞台被拆解成机关般转动的书架,卷帙浩繁把他困住。“这宇宙中的每一颗星辰,都像一部典籍,发着光,为世人照着路。”怀有修书之志,但陈济却不知从何入手,“这世间的书,就像星星一样多。它们各成体系,如何融为一体?”书架散开,所有的星星汇成一轮圆月,连给他带来启示的诗句“有人湖上坐,夜夜共清寒”也有了更具象和生动的视觉表达。
扩展表达领域,集体讲述中国人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浩如烟海的古籍典藏从何开始?又有哪些值得传承,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呢?
第一季节目,《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等十一部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依次登场,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的初心,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司马迁、孙武、屈原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孔子、老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等都给人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而纵观第二季,书目涉及面很广,不管是百科全书式展现特定时期社会面貌的《永乐大典》《汉书》,还是蕴含中国古人重要思想、价值观的《礼记》《诗经》,或是从特定领域出发,反映中国人生产生活取得巨大成就的《齐民要术》《水经注》《茶经》……都在集体讲述着我们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
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正典,更多“奇书”也将通过节目的演绎重新走进大众视野。例如被称为中国现存最早地方志的《越绝书》,不仅有史实依据,记录了吴越地区的古代历史文化,还大量采用了流传于民间的逸闻轶事及传说,让这本千古名著虚中有实、瑰丽奇谲。书中表述的民本思想、仁义思想,至今滋养着这一方土地乃至中国人的精神底蕴。
正因如此,我们也期待这份讲述维度更多元、故事内涵更丰富的书单,呈现出更强烈的艺术表现张力。除了编纂、书写典籍的故事,典籍中的人也都能够在“时空双向互穿”中完成更生动的叙事,今人回到古代叩问先贤,先贤来到当下,亲眼看一看他们曾经呕心沥血的创作、九死一生的守护,被时光之河冲刷形成了怎样的沃野。
《永乐大典》有这样一场戏:青年陈济站在雨中一动不动,坚定地想要拜师,让谢应芳颇为动容,朝他喊道:“傻小子,你为何不避雨啊?”陈济感慨道:“雨自云端降落,要去润泽万物,就像人降临世上,总要做些什么……雨不能自控,人可以立志,应该有所绽放,留下痕迹。”正是这种气魄打动了老师,铸就“两脚书橱”的佳话。
当陈济最后吟诵着“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告别恩师与父亲,大幕升起,观众和访谈间里的专家们无不热泪盈眶。虽然第二季刚刚开播,但我们依然能看到这些作品传递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潜能,它们也将增进大众对不同文化领域(文学、地理、诗歌、农业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同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不断超越,
打造影视化典籍的“百科全书”
“现在我来背,诸位来记,誊录生要保证所记之字,一字不差。”
仅剩三个时辰,因烧毁的“师”字册即将呈送御览,陈济从《周礼》背到《师说》,再从一字师背到万世师,以“师”为统领,有关的道理汇聚一册。这个场景,除了尽显陈济过目不忘,博闻强识,尽通经史百家之言的形象;其感叹“后人若读懂这些智慧,我便无愧恩师与父亲,我便无愧典籍与先贤。这部书之大,非只谓规模之大、工程之大,而谓至理之大、大道之大”也引人发聩。
而这似乎也是《典籍里的中国》的玄妙之处——用影视化的典籍串起“大道”。
众所周知,典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国人根本,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因此,对于中华典籍的整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然中华典籍浩如烟海,但通过目前两季节目的呈现,一个系统的典籍影视化演绎和传承的文化图谱逐渐被勾勒出来。
只是这勾勒的方式,不再是苦行僧般的修典,而是让典籍转变成有情感、有温度的传播载体,并以鲜活的姿态在更多年轻人中传播。
节目把经典典籍通过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眼前,不仅为文化类节目拓展价值维度、打造原创、挖掘本土资源提供思考和借鉴意义,也让大家在回望典籍的过程中,感受其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具有时代性的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任何语境下都能够与时俱进,成就新的鲜活力量。
“推开最窄的门,走向最宽的路。”首期节目里,陈济说的话似乎也成了文化类节目创作的极佳隐喻。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的挑战,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其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典籍里的中国》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的现代保护整理工作呢?“以文化人”,也是节目在不断探索中实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