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后台很多斛粉留言咨询铁皮石斛相关问题,小斛君做了一个铁皮石斛00问系列,供大家参考,后期不定时推送,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铁皮石斛是什么?
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约.8厘米,宽4~5厘米,花期在4~6月份。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的浙江、安徽、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和广东等地区。
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常附生于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或树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由于长期无节制地采摘,自然资源枯竭,铁皮石斛成为珍稀濒危品种。年0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其中,铁皮石斛为II级重点保护药材物种,《中国植物红皮书》()收载频危植物种,其中,有黑节草,即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并有“北有人参,南有枫斗”一说。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独特功效。早在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铁皮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弱、强阴。久服厚肠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铁皮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国际药用植物界称其为“药界大熊猫”。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铁皮石斛具有增强免疫力、消除肿瘤、抑制癌症等作用,在咽喉疾病、肠胃疾病、白内障、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年版《中国药典》特将铁皮石斛从石斛类药材中划出,单独收载,充实说明铁皮石斛功效确切。
00石斛最早在哪部古代医学典籍中出现过?
石斛作为药用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经》,距今有0年以上的历史。在公元-年出版的《名医别录》中也有对石斛药用的记载,距今亦有约年的历史。用石斛属植物加工枫斗则起源于清代,被记载于赵学敏、赵学楷《本草纲目拾遗》及《百草镜》中,距今有年的历史。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注重之一(另三部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作者不详。但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神农本草经》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药物理论,由此奠定了药物学的理论架构,其中,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和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石斛《神农本草经·草·上品》载: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一名林兰(《御览》引云,一名禁生,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石斛,神农甘平,扁鹊酸,李氏寒(《御览》)。
《名医》曰:一名禁生,一名杜兰,一名石斛,生六安水磅石上,七月八月,采茎,阴干。
案《范子计然》云:石斛,出刘安。
哪些古代医学典籍曾提及过铁皮石斛?
石斛自古以来就受到医家的青睐,历代诸多具有影响的医学专著和典籍均将其收入其中,奉其为“药中之上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言其:“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南北朝时期梁朝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介绍石斛: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久服浓肠胃,轻身,延年,定志除惊。《唐本草》(即颁行于公元年的《新修本草》)更是将其视为“上品之上”,称其“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浙江的本草学家对石斛也极为重视,一千多年前五代吴越四明(今宁波)人编撰的《日华子本草》(公元-年)也称其“治虚损劣弱,壮筋骨,暖水脏,轻身,益智。平胃气,逐虚邪。”
唐宋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视国家药典建设的时期,曾举全国之力修撰本草,令各州郡呈送药材样本。因而对石斛的产地、品质认识有了很大拓展。
《神农本草经》说石斛“生山谷”(通常指河南嵩山一带的山谷)。唐《新修本草》扩展为:出始兴(广东近韶关)、庐江(安徽合肥)、六安、始安、荆襄(湖北)、汉中(陕西)及江左(长江中下游)。宋代《本草图经》对石斛产区的记载进一步拓展到“今荆、湖、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
至明代,人们已人工种植石斛。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曰:“人亦折下,以砂石栽之,或以物盛挂屋下,频浇以水,经年不死,俗称为千年润。”
对于石斛品质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宋代《本草图经》“以广南者为佳。”明末清初浙江杭州人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偈》(作于、刊行于年)则指出“而近以温、台者为贵。”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年)则进一步明确:石斛品质“以温州最上、广西略次、广东最下。”
从一千多年前五代四明人《日华子本草》就有关于药性的系统论述,到明清本草学大家卢之颐、吴仪洛认定“而近以温、台者为贵”、“以温州最上、广西略次、广东最下。”至此,浙江温、台石斛的道地性已经牢固确立。
历史上哪些名医铁皮石斛救治过病人?“滋阴生津”一向被认为是铁皮石斛最大的药性特点,历代医家在用铁皮石斛治病时也多取其“滋阴生津”的功能,因为改善人体的阴虚症状,主要是通过“滋阴生津”来实现的。古人云:“阳虚易补,阴虚难调”,铁皮石斛在民间更有“救命仙草”的美誉,历代名医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都用铁皮石斛医治过危重病人。近代名医张寿颐称:“所谓绿毛干风斛者,色作淡绿,质柔而软,望之隐隐有绿色茸毛,亦产霍山,则仅撷其极嫩之尖……养胃益液,却无清凉碍脾之虚,确为无上妙品。”现代中医学权威著作《中药大辞典》中亦有同样的描述。▼
(素材来源网络,经小斛君整理编辑)
商务合作、咨询请联系小斛君
电话/
石斛爱好者都在看的分享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