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本草纲目时,遇到重重困难的他,是怎

本文系作者你不为别人挡风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年,李时珍三十五岁,他开始着手编写《本草纲目》编写过程中,他渐渐感到:旧有药书中许多药名、药物形状和生态的解释不是含混不清就是互相矛盾,而且往往是“纸上猜度”,抄来抄去,没有经过实地调查,越解释越糊涂。如“远志”一药,南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说它象大青。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象草蔛,有的说它象葜,又有的说它象贯众。李时珍感到,“读万卷书”还远远不够,还须“行万里路”,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李时珍·龙泉庵

李时珍背起药筐,穿上草鞋,在的徒弟庞宪、儿子李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药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的足迹不但印遍了家乡的山水,还到过河北、河南、湖广、江西、江苏、安徽。他获得了许多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知识,遇到的每一个樵、渔民、农夫、猎户都是他的朋友和老师。他们热情帮助李时珍了解各种药物的性状和功用,为他送来药物标本,把自己秘藏的单方提供给他。蕲州出产一种白花蛇,当时是贡品。李时珍为了弄清白花蛇的特征,曾几次登上龙峰山,亲眼见到白花蛇是黑质白花、肋下有二十四个斜方块花纹的蛇,并了解了这种蛇的捕捉方法和药用功能。

李时珍

均州的太和山(今武当山)生长一种榔梅,统治者把它看作仙物,说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因此派了道士看守。老百姓私自采摘了,就要治重罪。李时珍为了弄清“仙果”的究竟,冒着风险上了太和山,在五龙宫采到了一颗榔梅。经过研究发现,它只不过是一种变形的榆树结的果子,药用价值很有限,不过能生津止渴罢了。他观察和研究的深入细微也是值得称道的。相传曼陀罗花和酒饮能使人发笑。李时珍亲自进行试验,证明曼陀罗确有麻醉作用。凡遇到两种药物不能互相区别时,李时珍就把它们采来进行实物对比,搞清它们的区别。又如芸苔,是常用药,但《神农本草经》及其它书中都没有说清楚究竟是什么样的植物。

李时珍采药

李时珍请教了一个种菜的老人,又观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一年又一年,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一个疑团一个疑团地解决,李时珍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奔波不息。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在崇山峻岭中活动,与狼,。虫虎豹为邻。后人赞扬他“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在那个时代,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又没有官方的资助,完全出于对社会的责任心、对真知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考察,这种崇高的精神是多么感人啊!

李时珍纪念馆

年(明万历六年),《本草纲目》终于完成了。二十七年过去了,李时珍从一个三十五岁的中年人,变成了六十一岁的老者。二十七年时间里,他阅读了上千种著作,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经过三次大的修改,在无数热爱他、关心他、尊敬他的人的支持下,终于把这部书完成了。《本草纲目》全书共分十六部、五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共计一百几十万字。

李时珍油画

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十六世纪以前药物学的经验,是我国药物学史、植物学史上的煌煌巨著。它是李时珍一生的心血,也是古代药物学家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本草纲目》写成后,李时珍的儿子曾把这部书献给朝廷,希望借助国家的力量使这部书广为流传,造福生民。然而却只得到明神宗朱翊钧“书浏览,礼部知道”几个字冷淡的批语。为了出版这部书,李时珍和他的儿子多方奔走。年(明万历十八年)左右,《本草纲目》终于在南京刻印了。书成刊行时,李时珍已经逝世了,这是年。

李时珍墓碑

《本草纲目》问世以后,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被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而广为流传,并多次再版。它的内容涉及古代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诸如动物、植物、矿物、地质、天文、地理、农学等许多学科。它的影响还远播海外,并被翻译成日文、英文、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等多种文字。著名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曾称誉这部书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至今许多国家的学者仍在引用、参考和研究这部巨著。《本草纲目》比西方同类著作要早二百多年。李时珍不愧是中国古代杰出的药物学家,《本草纲目》在世界科技史上是一颗灿烂的明珠。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