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说书友催更,日更的作者都会被书友戏称“鸽鸽”。最近有一个任性的“月更”节目,真的是让人等得好苦啊。
有人说,“第一次有更新这么慢的节目还让我天天惦记着,每天看看更新了没”:
也有人说,“前三期看两遍了,字的观后感都写了,第四期还没更”!
吃瓜小编我好奇地去搜了搜,他们口中的这个“月更”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还真是任性,官方微博居然刚刚开通。
不过,那些催更的小伙伴可算等来好消息,因为第四期终于在昨天播出了。不少网友看完之后,在各个平台集体热泪盈眶地表示果然“不负期待”!
微博:
抖音:
豆瓣:
嚯,看了全网络各平台的集体催更,难怪播后话题词#李时珍穿越年看刊刻版本草纲目#冲上热搜前十。
小编我追完这期《本草纲目》后,终于明白这档节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催更了。
一眼就“陷进去了”的穿越故事
本来以为文化类节目对于现代观众来说,会有一定的距离感,就像小编之前对这类节目其实是不甚感冒的。
原本只是出于好奇心点开了节目,但没想到一看就“陷进去”了。
《典籍里的中国》没有以说教的形式面向观众,而是通过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视角,带领大家走进每一本典籍后的故事,从第一期的《尚书》到第二期的《史记》、第三期的《天工开物》,再到这期的《本草纲目》。
以讲述者的视角穿越古今,在典籍中与古人对话,很容易让普通观众产生奇妙的联动感。
一来,观众能够在古籍和现实中找到对标轴,更方便快速地理解典籍中的典故,比如小编在看完第一期的《书》以后才知道,其中提到的冀州,原来就是今天河北山西两省全境。
二来,典籍的流转能恰如其分地融入在戏剧情节里,大大地减少了观众的代际冲突,更容易沉浸到故事里面。在旧时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下,重新解构我们对典籍的认知视角。
就拿这期的《本草纲目》来说,以前小编对于《本草纲目》的认知都是来源于历史课本,所知内容也仅仅局限于“一本著名药物学专著、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的著作、创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
再往浅薄了说,也有人对《本草纲目》的理解可能就是来自周董的同名歌曲?
对于李时珍以及《本草纲目》,我们知道的太少太少。
近万字的鸿篇巨制,耗费近30年时间修撰,背后是李时珍“逆水行船”的一生,一期节目,将其浓缩概括。“身如逆流船”可以说是李时珍一生最贴切的注解。
从决意行医到重修本草,李时珍选择的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但他不怕行医难、著书难、出书难,决心让人敬佩。节目中还原的他的修撰故事,更是让人数次落泪。
行医难,三求:李时珍从小体弱多病,长大治病救人的信念从小深埋心底,但直至十四岁考上了秀才,依旧被父亲用行医难、位份低、责任重等理由驳回,因为父亲一生行医,深知行医之难,不愿意李时珍重走自己的老路。
直到20岁那年李时珍生了重病,父亲问他是否一辈子都要做逆行者,李时珍闪着泪光,态度坚定。
童年、少年、青年,李时珍三次恳求父亲才得来实现行医抱负的机会。当童年、青年、少年李时珍同框出现,向父亲明志、决意行医,当那一句“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铿锵有力地回荡之时,小编的眼泪和观众的一起夺眶而出,这样的医者赤诚心很难让人不动容。
央视就是央视,几个细节就攻破了小编的泪腺防备……
著书难:青年李时珍随父行医,在为蕲州各地百姓看病时,因为经常遇到辨错药、抓错药的病例,重修本草的想法也在李时珍心中开始发酵,可是重修本草谈何容易?
但李时珍仍选择迎难而上,查历代典籍书采八百余家,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用近三十年修撰出了医学巨制《本草纲目》。即使中年期间历经丧父之痛时,李时珍依旧在坚持创作《本草纲目》。
出书难:花甲之年,刊印困难,从不求人的李时珍千里求序,一个老者苦守门外,其心可鉴。
小编我特意打开《本草纲目》,看到王世贞所写的序,有一句话这样形容李时珍:晬然貌也,癯然身也。翻译一下,就是说:李时珍鹤发童颜,瘦得像根小竹竿。足以证明李时珍在行医路上的苦楚,他付诸的又何止是这短短一生。
小编看的时候,特别感慨,我们国家能有现在的发展,中华文化得以绵延至此,先人智慧得以流传,是因为总有人不为名利苦心坚守,谋万民之福,以天下为己任。
伏生是,司马迁是,宋应星是,李时珍,亦然。
《典籍里的中国》是求问古人,更是以典为驿,让我们这些晚生后辈得以感知中华文化的古往今来,找到中华文化自信的依据与历史的荣光。
双向穿越,梦圆年后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便仙逝,他未能看到自己付出毕生心血的书。
《典籍里的中国》并不只是简单地回溯,还将历史故事创造性地延展。在本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仅仅是小撒穿越了,故事主角“李时珍”也穿越到了四百年后。
在《典籍里的中国》,李时珍圆梦了。
当李时珍有点怔怔地走向自己作品时,有点恍惚有点出神。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颤颤巍巍地捧起自己的作品,并细细抚摸,“能把《本草纲目》捧在手里,这一刻,我等了一辈子”,甘苦自知的逆流者形象,古代先贤为修书筚路蓝缕的付出,让人感念。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郑金生甚至感慨:“我这辈子研究《本草纲目》四十多年,曾经无数次地通过阅读《本草纲目》和李时珍对话,但是今天,我的心里真的很激动,我好像已经亲眼看见他站在我面前一样!”
古今互动、戏剧化的呈现让人感动,也可以让现代观众和李时珍达成共情。就在那一刻,小编和节目里面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老师一样,多希望穿越是真的,真的就想李时珍看看他编的书,若是李时珍能见到刊印出来的《本草纲目》,他一定无比欣慰。
《典籍里的中国》的赤诚之心,是别的节目少有的。它不仅仅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呈现典籍。更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帮助典籍的主角圆梦,是用赤诚之心,告慰先贤,也难怪乎会让网友连环追更。
以典籍为媒介,传达文化自信
其实看完节目,会觉得这不只是一个节目,更像是一个个真实故事娓娓道来。
曾经只是一个概念的,对于大众来说有些陌生的典籍,在节目里面是有情感的、有温度的。观众的心仿佛可以跟着节目中的人走,会感慨著作者的“痴”和勇,会心疼他们的付出,会敬佩他们的决心。
观众们得以走近人物,走近历史上的先贤,这离不开演员精湛的演技。《典籍里的中国》所选演员,形象贴合,演技熨帖,奉献的是教科书般的演技。记得李时珍向父亲告别那一幕,眼眶噙着泪的他强忍泪水磕头拜别,一声声渐弱的“父亲”,伴随着父亲的离去,场面悲恸感人,撒贝宁在内无不落泪。
表演者对于人物的内心起伏也是揣摩到位,伏生一次回眸:
宋应星和袁隆平一次握手:
撒贝宁和司马迁的千年一拜:
还有李时珍对《本草纲目》的触摸,表演者的演绎无一不是牢牢牵动着观众的心:
在舞台呈现方面,也透露出了节目的赤诚,多舞台互动视效大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还有在所选的典籍类型上也是包罗万象,第一期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第二期是“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第三期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四期是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的《本草纲目》,尽可能地多维度展现中国典籍之貌。
这背后,是节目组艰辛的准备和付出。据了解,《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共建立了11个导演组,每一个导演组一部典籍,每个导演组都已经工作长达一年;每一期的节目需要在演播室连续录制11天。
也正是因为节目的优质,在各个平台都斩获了高分。豆瓣开分9.4分,人民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
更重要的是,让人从中华典籍背后的故事中,感受先贤精神,传承文化力量。
节目中那些不计较代价的纯粹和执着,通过打破时空间隔的古今对话,让人热泪盈眶,“我怎能不舍命护书?”“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尽管我们和先贤中间隔着几千年,但以典为驿,在《典籍里的中国》的牵引下,我们慢慢走向你们。
这种月更,你只管保持品质,我等就等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