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也留下了无数的古代书籍,这些书籍对后人起到很大的参考与警示作用,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也在探寻更好的文明发展捷径,有一点我们要承认,古代书籍对促进国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一些书籍直接影响到了民生。
从历史上来讲,古人留下了《史记》《资治通鉴》,从军事上来讲,有《孙子兵法》,从医学上来讲还有《本草纲目》,这些古代书籍促进社会发展、技术进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都有极高的参考研究价值。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优秀古典书籍都流传于世,其中有2本古书是中国最不该禁的书籍,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日本却靠它们富强,这是哪两本书呢?
明朝《天工开物》
明朝是草根皇帝建立起来的王朝,却丝毫不影响明朝江山的后期发展,继朱元璋之后,他的儿子朱棣成功把明朝的统治推向了一个巅峰时期,那就是“永乐盛世”。朱棣上位不怎么光彩,做皇帝倒是十分的仁智,他在职期间做出的最伟大的一个历史事件就是“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并不是表面上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其背后代表着明朝时期已经拥有诸多的发达技术,比如造船、纺织、瓷器、军事、制造等等,多方面成熟的技术才能推动如此伟大的壮举,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明朝是领先于世界的。正因为有了如此诸多的成熟技术,一位叫宋应星的科学家创作出来一本书,名为《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一本技术性较强、涉及范围较广的古代书籍,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里面包括了农业、手工业、兵器制造、采煤、盐、矿藏等多方面的内容介绍,从中可以看出明朝经济技术发达的同时,还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状态,是一本难得的综合技术性书籍。
晚清《海国图志》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相比之下,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要超过前朝,但是到了乾隆之后就逐渐衰败,此时东西方列强把中国看作了一块肥肉,人人觊觎,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战败,悉日的泱泱大国不见风采,成为了东西方列强鱼肉的对象。
这时候有一位叫魏源的思想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同时他还写了一本书,名为《海国图志》,这本书他详细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其目的是让国人了解其他国家的状况,同时也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
在书中魏源写出:对付外国侵略者,不能“舍其长,甘其害”,而必须“塞其害,师其长”,只有“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还说明国外的东西可以称为“奇技而非淫巧”。从写作的出发点可以看出,这是一本让国人与朝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好书,只是这本书并没有推广开来,反而成为了禁书。
清朝闭关锁国落后
《天工开物》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是前朝作者所著,对于满清贵族来讲,一个被灭亡的朝代臣子所写的书并不值得推广,虽然满清在中原站住脚跟之后,采纳与吸取了很多中原汉人的文化,但也不是一概而论,清朝统治者认为《天工开物》有着“褒汉贬满”之意,试想在文字狱盛行的清初,这本书必然被妥妥地打压禁止。
而《海国图志》则介绍了国外的一些优于清朝统治的内容,清朝统治者向来自大,以泱泱大国而自居,国外使者来访时总要装出一副唯我独尊的高贵形象,在这样的位置上坐久了,自然接纳不了别人比自己强的内容,于是这本书也被禁止。
清朝统治时期一度闭关锁国,这两本书的禁止更让他们堵塞了视听,在狭隘思想的作祟下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表现最终加快了灭亡的脚步。到了清朝后期,清朝的统治明显落后于国外,最后只能面对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惨景。让清朝统治者想不到的是,欧洲与日本的强盛却是靠被禁止的这两本书。
欧洲日本借鉴兴起
欧洲人开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思想开放,他们能接纳一切比他们先进的事物,当清朝在禁止《天工开物》这本书时,此书在17世纪就已经被带到了欧洲,书中的内容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并且被翻译成多个语言的版本而广泛流传。
当时的欧洲正处于思想革命时期,《天工开物》里面所介绍的多方面技术深深触动了他们的思想,同时撞击出灵感的火花,在众多学者、思想家的学习与宣传下,这本书在推动欧洲农业、工业革命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本书也被欧洲人称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国虽然发明了火药,但用在军事上的却是欧洲技高一筹。
《海国图志》在清朝被禁止,却被日本人带走。日本也是东方国家,但日本和中国比不了,他们没有经历过万国来贺的壮大场面,自然也就写不出《海国图志》这样阅历丰富的书,当他们看到了这本书后视作珍宝。
日本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了西方国家的军事、科学等多方面技术,他们在思想上比清朝要先觉醒,效仿西方国家重视教育,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而使日本快速崛起,成为亚洲较早列入资本主义国家之一。日本人通过《海国图志》做到了知己知彼,这才有了后来扩张的资本,而清朝只有面临被分割的惨痛局面。
小结
《天工开物》与《海国图志》都可以被说成是旷世奇书,里面介绍的内容都非常丰富、广泛,前者是百科全书、后者则是开拓视野,只可惜,自大的清朝统治者宁可舍弃这样的好书也要保持自己尊贵的傲人大国形象,最后换来的就是被灭亡的结局。
素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镜子之称的魏征曾经说过:“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这段励志的名言不仅仅让李世民受用,也成为了后世之人的座右铭。这句话告诉我们,习百家所长才会令自己有所长,谦虚会使人进步,骄傲就会出现闭关锁国的堵塞局面,而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来讲都是不可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