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又一次火出圈,萌翻各国网友。“怎样才能拥有一只冰墩墩”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冰墩墩是一只披着冰糖外壳的可爱大熊猫,它再一次证明了国宝无与伦比的圈粉实力。
熊猫被称为“物种活化石”,历史极为悠久,早在万年前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此后又与人类共同渡过了漫长岁月。但从文史的角度去追溯大熊猫的历史,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对记者表示,大熊猫的历史比任何其他动物都扑朔迷离,即使是真实世界中不存在的神兽,例如神龙、白泽、麒麟,都可以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他们与人类“相处”的历程,唯有提到大熊猫时,学者们往往陷入沉默。
网络上热传大熊猫曾是蚩尤与皇帝征战时的坐骑,也有人说熊猫最初的名字其实是猫熊,这些传说故事是真实的还是以讹传讹的呢?我们今天立足于史料典籍,聊一聊古人怎么看大熊猫。
大熊猫最早被误称“熊猫”?误传!
大熊猫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当始熊猫和古猿、剑齿虎等动物活跃在这个星球,此时的始熊猫只有今天的狐狸大小,族群尚不发达。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在距今两百万年左右,出现小种熊猫,有今天大熊猫的一半大。这个时期,人类的始祖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小种熊猫开始变为兼吃竹子的杂食动物。此后再经过上百万年,以竹子为生的巴氏大熊猫成为大熊猫历史的主角,衣食无忧,体型变大,比今天的大熊猫还要更大一些。大概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巴氏大熊猫又逐渐被稍小的现生大熊猫取代。
侯印国溯源,大熊猫叫今天这个名字,实际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同治八年()来自法国的神父阿尔芒·戴维德在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最早科学意义上发现了大熊猫,据他的日记,当地人本来称之为“花熊”或者“竹熊”,戴维德神父将其命名为“黑白熊”。这一年他将一只大熊猫制作成标本并将其寄给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亨利·米勒·爱德华兹,这件标本随后在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随后震惊全球。这件大熊猫标本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该博物馆。
有一个关于大熊猫命名的流传颇广的故事,是说大熊猫本来的中文学名叫做“猫熊”,在年在重庆北碚平民公园进行公开展览时,虽然当时中文习惯从右往左书写,但按照英文的阅读习惯,采取了从左往右的书写方式,民众仍旧从右往左的读,这么一来,民众参观时嘴里念叨的都是熊猫,乃至新闻报道中记者们也误写成了熊猫,久而久之,熊猫这个名字就取代了它本来的名字猫熊。
这靠谱吗?侯印国说,这个故事在大熊猫爱好者中可谓尽人皆知,但这个关于“误会”的传说本身就是一个误会,台湾著名学者夏元瑜教授在年一篇名为《一个错五十年——为熊猫正名》的文章中最早介绍了这个故事。
“查阅民国期刊报纸,就会发现在这次展览之前的很多年里,很多媒体报道早就将这个动物称为‘熊猫’。”侯印国说,而在年《世界月报》上就有“中国西部诸地高出海面约五千呎以上竹林深处,熊猫居焉,而为博物学者所注意搜求者也”的报道,并且还配有大熊猫的照片。此外,如年上海《时事新报》有题为“美前总统之子游历过沪,猎得珍禽异兽甚多,有熊猫、金色猴各一”的报道。
最早记载大熊猫,古人咋写?
晚清以来大熊猫被“发现”并轰动全球后,学者们开始回顾史籍,试图寻觅大熊猫的痕迹,人们出于热爱熊猫之心,努力论证,前前后后居然从古籍中找到二十多种被认为是大熊猫的动物,其中有的过于离谱,不被大部分学者理会,而常见的说法就有貔、貔貅、貘、貊兽、獏、白豹、驺虞、罴、白罴、白熊、猛豹、猛氏、执夷、皮裘、食铁兽、角端等。
侯印国说,和今天大熊猫可能有直接关联的记载中,最早的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其中说“貘,似熊而黄黑色,出蜀中”,这个貘的产地和形象都和今天的熊猫相似,虽然没有说是白黑色,但黄黑色也比较接近。再看看《尔雅》关于“貘”的解释,只有“貘,白豹”三个字,但东晋郭璞的注释说:“似熊,小头,庳(bì)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这里“似熊”、“黑白驳”、“竹”几个关键词,让人眼前一亮,似乎可以确定他们说的貘十有八九就是今天的大熊猫。
关于其能“食铁”的记载,这也是较早的出处。郭璞认为貘字声转为猛,貘与猛就是同一种动物,《山海经·西山经》中有一句记载“兽多猛豹”,郭璞的注释说“猛豹,似熊而小,毛浅而光泽,能食蛇食铜铁,产于蜀中”,和前面对“貘”的注释非常接近。貘也写成貊或狛,《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哀牢夷出貊兽”,唐代李善引《八郡志》:“貊大如驴,似熊,多力,食铁,所触无不拉。”
侯印国也指出,古代的貘字实际上包括了三种不同的动物,这也是现在很多学者对“貘”是否是熊猫感到犹豫的地方。一种貘就是白色的豹子。第二种貘,例如唐代白居易《貘屏赞》中说:“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南方山谷中”。第三种貘就是大熊猫。“但是古人往往会将两种貘误会为同一种动物,不同的传说又会糅杂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文本。目前还没有发现类似今天大熊猫的图像。”
“食铁”的大熊猫曾是蚩尤坐骑?
“关于貘的记录中,往往有食铜铁、食铁的记载,在古人看来,这是这个动物最为神奇之处,所以历代记载中格外强调这一特色。”侯印国提到,唐代白居易认为貘只吃铜铁,不食他物。有点好笑的是,今蜀人云峨眉山多有之。其上浮屠所居,往往有悬釜而炊者,惧铁器所为食。当时传说峨眉山上寺庙的僧人,为了防止铁锅被吃掉,做完饭就要把锅悬挂起来。古人有时也直接将之称为“食铁兽”。
侯印国对记者说,“大熊猫当然并不能真正食铁,可能是曾有熊猫舔舐铁器被古人观察到,然后被误以为其能够食铁,进而甚至传出了其粪便也能消化金铁,乃至粪便可以制成切玉刀的奇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详细解说了貘的药用价值,其中认为貘尿能够治吞铜铁入腹中,用水和貘尿一起喝下去,就能将吞进肚子里的金属化成水。
南朝任昉《述异记》“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这些记载显然没有提到蚩尤有什么坐骑,若说能和熊猫扯上关系,那就是铜铁两个字了。蚩尤形象铜头铁额,大熊猫“食铜铁”。侯印国表示,黄帝蚩尤大战时蚩尤的坐骑是食铁兽,也就是今天的大熊猫。这个“新知识”虽然毫无根据,但无疑极具传播力,一些科普博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短短几年之间,蚩尤曾经骑熊猫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知识点”,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知识“讹传”的一个常见情景。
侯印国说,古神兽貔貅一度也被当作熊猫。明代后期有位旅行家胡世安,在他所编撰的峨眉山方志《译峨籁》中记载了峨眉山上一种叫“貔貅”的动物,外形像犬,毛皮黄白色,长相憨厚,性格迟钝,也不怎么怕人,经常被山上的狗群欺负。叫声响亮,大概像是在念“陀佛”,喜欢爬树,能爬到杉木和松树的树顶上,晚上喜欢睡在竹篱围墙下。从描述来看这个动物似乎就是大熊猫,这么说来,自古传说的神兽貔貅岂不就是大熊猫了。
当地一直有传说,这个动物当地方言叫“皮裘”,是有些来旅行的文人,觉得皮裘这个名字实在不雅,才改成谐音“貔貅”,实际上跟上古神兽貔貅没啥关系。从此之后,大家纷纷传说貔貅就是熊猫,乃至上推到《尚书》《史记》等书中关于貔貅的记载,认为都是熊猫。侯印国说,民众期待证明古代重要典籍中早都记载熊猫的心情不难理解,但要根据这个记载说《史记》里的貔貅就是熊猫,实在是牵强了。
古代唯一和大熊猫有关的故事
古代真有与大熊猫有关的故事吗?侯印国表示,在古代,关于大熊猫的记载大都是字典和类书的词条,毫无故事性可言,唯一有趣的故事来自明代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
其中第三十五回讲,“一日,楚王与重耳猎于云梦之泽。”有士兵从山谷赶出来一只奇兽:“似熊非熊,其鼻如象,其头似狮,其足似虎,其发如豺,其鬣似野豕,其尾似牛,其身大于马,其文黑白斑驳,剑戟刀箭,俱不能伤,嚼铁如泥,车轴裹铁,俱被啮食,矫捷无伦”。楚王问重耳可知这野兽叫什么名字,重耳身边跟随他的大臣赵衰博闻强识,上前说“此兽其名曰貘”。
“看到这里,这个猛兽显然就是一头大熊猫了。”此时重耳手下另一位跟随他逃亡的勇士魏犨直奔熊猫连击数拳,没想到这熊猫一舌头过去,就把魏犨腰间的金腰带给吃掉一截,魏犨大怒,喊了一声“孽畜不得无礼”就跳跃而起,骑在熊猫身上死死卡住脖子,最终耗光了熊猫的气力,抓着它的鼻子把它牵到两位君王面前来。楚王不由感慨,重耳手下文武兼备,“吾国中万不及一也”。
“《东周列国志》毕竟是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有趣的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原文,就会发现作者显然没有见过真正的大熊猫。”侯印国笑说,其把貘和熊猫这两种都叫貘的动物糅合在了一个动物上,比如描写这个貘“其鼻如象”,其实就是貘的特征,我们可爱的熊猫滚滚可没有一只大象鼻子。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