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喝酸梅汤,是在云南的一家私房菜馆。太惊艳于酸梅汤的口感,我们又为此去了好几次,每次一定点上一大壶酸梅汤,坐在菜馆院子里,慢悠悠地喝。酸梅汤冰镇之后的凉爽和酸甜,在喉咙里缓缓流动,穿过食道,直达心田。喝完一杯,那些旅行里走街串巷的疲惫瞬间就消散掉,整个人不禁舒爽起来。
旅行回来之后,有时候对酸梅汤想念得不行,自己手里囤有很多中药,便自己尝试着制作。想不到因此成了每个夏天的习惯,时不时地做上一壶,消暑又解渴,还可以清脂瘦身。
梁实秋在北平很喜欢喝酸梅汤,他描写过信远斋的酸梅汤:
信远斋的冰镇就高明多了。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沁脾胃。他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抗战胜利还乡,我带孩子们到信远斋,我准许他们能喝多少碗都可以。他们连尽七碗方始罢休。我每次去喝,不是为解渴,是为解馋。
每次看这段描写,就很想乘时光机到那时候的信远斋喝一喝酸梅汤,是什么样的酸梅汤可以让人“连尽七碗方始罢休”。
不过,既然没有时光机,有我们自己的一双手,好喝的酸梅汤也是分分钟可以制作出来的。
乌梅是酸梅汤的灵魂,《神农本草经》介绍乌梅“味酸”、“除热烦满”,是一味生津止渴、除烦安神的药剂。《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曹操邀刘皇叔去自己后园小酌时,说:“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此中之“梅”指的便是制作乌梅的原材料。到了五月,梅子黄时,用百草烟来将之熏黑,即《本草纲目》:“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
洛神花自古以来就是一味去火清热的上好夏日饮品。加上几颗冰糖,还能增加甜味。
乌梅、洛神花、冰糖三样打底,其余则根据个人口味不同随意添减,所谓章法之内,名正言顺,章法之外,各显神通。老爷爷在自家的秘制酸梅汤中添加了山楂、陈皮、甘草、桂花、蜂蜜。先把乌梅、山楂等食材用清水泡开,用白纱布将其包裹起来,在大锅里注满“熟水”,这个水必须是开水,而非生水,故称之为“熟水梅汤”。
我见许多网友选乌梅就选某宝的烘干乌梅,作为老中医可以透露个小道——要选烟熏乌梅,保健药效更好,而且材料不需要太多就可以煮出来一锅汤色浓郁的酸梅汤。重点是选到好的烟熏乌梅,其实是没有烟熏味的!质量差的烟熏乌梅,一股浓浓的烟熏味,用其熬制的酸梅汤仿佛是煮焦了一样,喝不下去。新一版的酸梅汤,选择较好的乌梅、山楂和陈皮,煮出来的酸梅汤汤色更好,味道更酸爽。第一版使用的材料是“年轻版”的酸梅汤,而新的这版是古早味酸梅汤。下面就是新版材料。
这一版的材料,在浸泡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汤的成色较好。不到半个小时,浸泡的水已经是浓郁的红褐色。前面那版需要浸泡1个小时才有浅浅的颜色出来。
浸泡的材料和水一起倒入锅中,再加入1L的水,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煮30分钟。煮出来的酸梅汤颜色浓郁、润泽。比前面那一版的颜色来得厚重。
和第一版的颜色对比一下
酸梅汤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据民间传说,某一年的夏季霍乱流行,很多人生病和死亡,为了救人,官府医生煮乌梅水给患者饮下,救人无数,因为此“药”属汤剂,故得名酸梅汤。据说早年间卖酸梅汤的铺子都挂着个幌子,一根铜棍儿,上面横焊着一个月牙形的铜筒,就是针包之类的遗意。而游走街巷卖酸梅汤者,右手拿着两个小铜盏儿,摞在一块儿,上下相碰,发出叮叮之音,这是表示当年医生用来盛酸梅汤的铜碗儿。宋末元初学者周密所著笔记《武林旧事》中有“卤梅水”的记录,据说就是酸梅汤的前身。而今天我们所喝的酸梅汤,其实是从清宫御膳房传到民间的。乾隆学者郝懿行在《晒书堂诗钞》里就写道:“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曲水流觞
酸梅汤的原料,主要是乌梅、山楂、桂花、冰糖这几样。乌梅是用半黄的梅子烟熏后制成的。先把乌梅泡发,然后放入山楂、冰糖,加水进行熬制。这个水必须是开水,不许用凉水,故称“熟水梅汤”。熬好以后捞出乌梅,在梅汤里加入桂花、蜂蜜什么的,以调出不同的风味。然后将之倒在磁坛子或缸里,封上口,用冰镇着,这样暑天喝,又解渴又解暑。需要强调的是,老北京的“冰镇酸梅汤”讲究的是冰块只能镇在容器外面,不能直接放进里面,这主要是因为那时的冰块都是天然冰,不洁,放在酸梅汤里面怕引起饮者闹病。著名学者金云臻先生在《燕居梦忆》里说,这一条是保证酸梅汤质量和信誉的关键,“虽街头小贩也都严格遵守,这是当年老北京做买卖的职业道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