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地名源流考在作者笔下,怀化是这样来的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怀化市,别称“鹤城”,古称“鹤州”、“五溪”,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汉高祖五年(前),置无阳县,其得名与无水夜郎国竹王传说有关。五代时向氏自立鹤州,得名有文化渊源。北宋崇宁七年,改设怀化铺,后怀化之名,皆缘于此,其得名与章惇奉命“经略江南诸蛮”、“怀柔归化”密切相关。中方,古名荆坪,其得名当与楚人经略大西南,有历史依源。清初改荆坪为中方,以境内“中方田”得名。今中方县之设置,与其有文化渊源。怀化地名源流考:作者:彭雪开怀化地域,汉为无阳县地。《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县十三: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无阳……。”《水经注·沅水》:“沅水出爿羊柯且兰县,为旁沟水,又东至镡成县,为沅水,东过无阳县。”年《怀化市志·大事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年),在中方荆坪村踉天设无阳县治,隶属武陵郡。”这表明西汉初,无阳县已设置,属武陵郡。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和新晃侗族自治县及中方县。东汉建武六年(30),省入辰阳县。县治何处,历有争议。一说无阳县治在今湖南芷江镇东北;二说县治在今湖南中方县荆坪村踉天古城。另有持以上二说者。湖南省怀化市地域,先秦已置无阳县。一是里耶秦简已载“无阳”县名。其中,“洞庭郡”频繁出现于竹简上,证实了至少在秦始皇时期已设“洞庭郡”,郡辖迁陵、酉阳、沅陵、临沅無阳(无阳)、零阳、辰阳、索、门浅、上衍、新武陵、沅阳等县。秦袭楚制,战国中末之交,极可能在楚悼王启用吴起变法(前-前)时,置洞庭郡时置無阳(无阳)县,治今怀化市芷江县东北。二是“新塘战国遗址”,提供了实物佐证。“新唐战国遗址”,亦名“踉天古城遗址”,为战国至汉代前古城残存,城垣残长米,残高2米,宽4米。城内采集有泥质灰色、红色等陶器残件多种,纹饰为绳纹,并发现汉代标本瓦2块,发掘楚武王戈1件,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三是谭其骧教授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无阳县治,明确标示在今芷江县与怀化市区域间,即在今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一带。三是汉初置无阳县,县治今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县十三: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无阳……。”《水经注·沅水》:“沅水出爿羊柯且兰县,为旁沟水,又东至镡成县,为沅水,东过无阳县。”年《怀化市志·大事记》:“汉高祖五年(前),在中方荆坪村踉天设无阳县治,隶属武陵郡。”这表明西汉初,已无阳县设置,属武陵郡。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和新晃侗族自治县及中方县。四是符合《水经注·沅水》所载地望:“无水出故且兰,南流至无阳故县,县对无水,因以氏县,无水又东南入沅,谓之无口(今洪江市黔阳古城)。沅水东经无阳县,南临运水,水源出东南岸许山西北,经其县南流,注于雄溪(今巫水、洪江)。”“县对无水”,是指县治临无水。从《水经注·沅水》所叙无水“南流至无阳故县,县对无水,因以氏县”的记载看,汉无阳县治在今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一带。无阳,以无水名县,县治今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一带,是极有可能的。其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及新晃侗族自治县,以及今中方县、怀化市相关地域(原怀化县)。因此之故,西汉无阳县设置,亦可视为怀化建县之始。不过,还需进一步考正。无阳,源于无水。无水,即指无穷尽之水。古时代,汉字很少,无水,亦称无。无水得名,源于《华阳国志·南中志》:“有竹王者,兴于豚的传说。”《水经注·温水》亦有类似记载。竹王即古夜郎王。“无水”得名,可能源于竹王以剑于“无水”处击石出水有关。因“无水”处出水,水流细长,故以无穷尽之意曰无水。《水经注·温水》:“郁水,即夜郎豚水也。汉武帝时,有竹王兴于豚水。”《史记·西南夷列传》:“建元六年(前)……(武帝)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笮入关,遂见夜郎侯多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武帝元鼎六年(前),平南夷,为爿羊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史记正月义》《华阳国志》《汉书》《通典》等有相关记载。无水得名当在战国时,西汉初期盛传于世。鹤州。《新唐书·地理志》:“奖州龙溪郡,本舞州,长安四年以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置。开元十三年以舞‘武’声相近,更名鹤州,二十年曰业州,大历五年又更名。”鹤州治鹤城。舞州,以舞水得名。舞水,即氵无水。氵无水即无水。《汉书·地理志》注:氵无溪一水五名,曰无、曰潕、曰氵无、曰巫,其实一水也。舞水,为沅水支流。源出今贵州省瓮安县云顶大岩脚,流经黄平,施秉、镇远、玉屏县入湘,经新晃、芷江、怀化,于黔阳县(今洪江市)黔城镇南入沅水,长公里。在湖南境内公里。西汉无阳县,三国舞阳县,南朝齐氵无阳县,皆因无水音转义同而得名。鹤州,何以为名?鹤,《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淮南子·说林》:“鹤寿千年,以极其游。”《本草纲目·禽部·鹤》:“鹤大于鹄,长三尺,高三尺余,喙长四寸,丹顶赤目,赤颊青脚,修颈凋尾,粗膝纤指,自羽黑翎,亦有灰色、苍色者,尝以夜半鸣,声唳云霄。”因此之故,传说中仙人与得道之士,皆与鹤为伍,故有“仙鹤”之称。《穆天子传》《列仙传》《异花》中有记。民间多认鹤为仙禽瑞鸟,以求延年益寿。故官方及民间,多用“鹤”命名事物。鹤州治,东南端为雪峰山南麓,西北部多山地溪谷平原,自古森林茂密,至今森林覆盖率达69.4%(8年),又濒临潕水多潭湾,鱼虾丰富,应是鹤栖息繁育之地,故在唐开元十三年(),改舞州为鹤州,前以水名,后以“近取物名”为美名,为吉祥地名。今遗有“鹤州城址”,位于今鹤城区盈口乡狮子岩村西南,又名狮子岩古城遗址。古城遗址呈长形,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米,出土文物有陶瓷器皿、残片、残碗、石球、墓砖。据考证,此古城起于唐代。当是唐鹤州治,亦可能为五代时向氏自立鹤州,开始以此城自居,后治鹤州村。宋熙宁七年(),改“蛮砦”为怀化砦,又寻废为怀化铺。民国31年()元月,置怀化县。共和国成立后,历为怀化县、怀化市(县级)和怀化地委、行置机关驻地。年4月县、市合为怀化市。年1月撤销怀化地区,设立怀化市,原县级怀化市分置鹤城区、中方县。因历史上曾属鹤州之域,且有鹤州古城,故设鹤城区时,以“鹤城”名之,治府星路。怀化。《宋史·地理志》:“沅州,下,潭阳郡,军事。本懿州。熙宁七年收复,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以辰州麻阳、招谕二县隶州……县四:卢阳,下,有奖州、西县、八洲、长宜、回溪、镇江、龙门、怀化八铺。”《元丰九域志·荆湖路》记:沅州潭阳郡,宋熙宁七年()“以辰州铜安、龙门二寨(砦)隶州,寻废为铺。”清光绪《湖南通志·关隘》:“怀化砦,本蛮砦,宋置铺,今为驿。”这表明宋熙宁七年,已置怀化铺。沅州,唐天授二年()改巫州置,治今洪江市黔城镇。开元十三年(),改称巫州。大历五年()改为叙州。北宋熙宁七年(),复称沅州,移治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元改置沅州路。年《芷江县志》亦有记载。怀化得名,历有二说。一说以槐花雅化怀化。民间父老相传,唐宋时此地多槐树,每年春时繁花似银,香气浓郁。后有人家住大槐树下,人口渐多,称槐花庄。宋初雅化为怀化。二说“怀柔归化”说,得名与章惇经略“江南诸蛮”密切相关。今考证以二说为是。怀,思念。《诗·豳风·东山》:“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尚书·大禹谟》:“黎民怀之。”(黎民:百姓)、《说文·心部》:“怀,念思也。”段玉裁注:“念思者,不忘之思也。”古今文中有十几种释义,其本义指思念。化,感化。《书·大诰》:“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俗,其必由学乎?”《说文·七部》:“化,教行也。”古今文中有20余种释义,其本义指感化,改变人心。怀化,含思念感化之意。怀化地域,当中原至西南要冲,历代王朝开发黔、滇必经之地,为战略要地。然而,自古为“五溪蛮”所居,自东汉以来,史载反抗朝廷,不服王化。隋唐以后,少数民族势力渐兴,一些大姓自立州县,自署刺史。《宋史·蛮夷一》:“唐季之乱,蛮酋分据其地,自署为刺史。”“南江诸蛮自辰州达于长沙、邵阳,各有溪峒:曰叙、曰峡、曰中胜、曰元,则舒氏居之;曰奖、曰锦、曰懿、曰晃,则田氏居之;曰富、曰鹤、曰保顺、曰天赐、曰古,则向氏居之。”宋熙宁年间,辰州布衣张翘上书言南、北江利害,朝廷纳言,使以章惇察访湖北,经制蛮事。宋熙宁五年(),章惇察访湖南,与辰州知州刘策商议平定“南江诸蛮”之策。次年,富州向永晤酋头归附,继而舒光银、舒光秀等土酋亦降。独有土酋田元猛,不服归化,累侵舒、向二族地。章惇遣左侍禁李资轻兵招谕,资助辰州流人及张翘献策者,前往劝降,结果为懿、洽州土蛮所杀。于是章惇兵攻懿州,南江州峒悉平,遂置沅州,以懿州新城(今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为治所,寻又置诚州。接着章惇乘势开梅山。《宋史·梅山峒蛮传》:“蛮徭争辟道路,以待得其地。”熙宁五年()置新化县,熙宁六年()置安化县。章惇经略“南江诸蛮”及“梅山蛮”后,撤销羁縻州,置沅州、诚州及卢阳、新化、安化等县,布列砦、县,屯兵设官,经制“五溪”后,赐田土于百姓,货牛种粮,教之以耕,以衣以食,各州首领归附,南北江正式纳入宋朝统治之下,并改沅州“蛮砦”为沅州“怀化砦”,宋熙宁七年(),改怀化砦为怀化铺,为卢阳县八铺之一。清《读史方舆纪要》:“怀化砦,本蛮砦,宋置怀化铺,今为怀化驿,亲置递运所于此。”从当时章惇于南北江置县设砦、铺情况看,新化县以“新附感化”之义命名;安化县以“民安德化”之义命名;怀化砦以“怀柔归化”之义命名,比较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是宋王朝实行怀柔政策的结果。以类似怀柔之义取名的,另有今湖南省靖州、绥宁、安江等县。中方。古名荆坪。《中方县中方镇志》:“据记载,宋熙宁七年,因当朝一品大员潘仁美的孙子潘贞周,支持王安石的新法,遭奸人馋陷,从山东的青州贬至荆坪,潘氏汉族一支迁居该地,因披荆棘为平地,故称‘荆坪’。”这一记载极有可能是潘氏沿袭荆坪古名。其一,《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王:“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荆,《说文》:“荆,楚。木也。”王筠句读:“‘荆,楚。谓荆一名楚也。木也。’”《通志·氏族略二》:“荆氏,芈姓。楚国旧号荆,此未号楚之前受氏也。”今考“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境。楚人自称“荆楚”,皆与此有关。这表明楚族先祖极有可能在立国之初,曾以“荆”为图腾。荆即楚。“荆”在楚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今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内,有古文化遗址7处。其中“新塘战国遗址”,亦名“踉天古城遗址”,位于荆坪村踉天组,面积15万平方米,文物堆积厚约1.5米,已发现2米高,4米宽,米长的夯土墙垣。发现一战国鬲腿及绳纹硬陶汉瓦。经考证为战国古城废墟。其二,荆坪得名,与楚人经略大西南有关。共和国成立后至今,沿湖南省沅水而上经桃源、沅陵、辰溪、溆浦、中方、洪江等县市,共发现多处楚军旅遗址,其时代绝大多数为战国中晚期。尤其是中方县中方镇茶元坡遗址,荆坪村新塘踉天古城遗址的发现,足以证明楚国约在战国中期,开拓南楚,一支楚军沿沅水而上,于这一带筑军事城邑驻守。其时是否置县,尚需进一步考证。这一带地势平整,“荆”棘遍地,楚人便依楚音书写成“荆”。坪,古通平。约在东汉时始称“荆坪”。中方得名在清初。中,中间。《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孔传:“于地势正中。”《墨子·经上》:“中,同长也。”《孙子·九地》:“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古今文中有十几种释义,其本义指内、里;亦指中间之义。方,齐等、相当。《诗经·大雅·生民》:“实方实苞,实种实褎。”郑玄笺:“方,齐等也。”《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侯,广与崇方。”郑玄注:“方,犹等也。”古今文中40多种释义,其本义指两船并一为方。亦指齐等之义。中方,即处中间与四面齐等。《中方县中方镇志·行政建置》:“清顺治四年(),黔阳县纳入清室版图,中方一名始出。以茶园坡桐林井坎上一丘四方田为中心,东去安江60里,南至黔城60里,西离沅州(今芷江)60里,北上怀化(今泸阳)60里,故名中方田。”光绪年间(~),废都里,设局团,中方为仁字局大有团。民国29年(),始设中方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方乡几经撤并,年1月改公社为中方乡,是年11月撤乡建镇。年11月29日,撤销怀化行政公署,成立怀化市,将原县级怀化市析为鹤城区和中方县,中方县以中方田为名,县治中方镇。作者简介彭雪开(—),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交流,若有侵权,联系即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