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本草家庭园艺》栏目第22篇玉簪:黄庭坚誉为江南第一花,汉武帝宠妃为其代言,竟是断产猛药白玉簪在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的植物的交流始终未曾间断。从某种意义上讲,植物的交流,也是人类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小麦在大约五千年前从西亚经印度传入中国,以及肉桂、生姜等中国本土植物自周穆王时代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每一个物种的传入,给当地带来的不只是一阵短暂的惊喜,或对异域风土好奇之心的满足。更多的时候,物种的引入,甚至可以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形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玉簪便是这种本草植物之一。玉簪,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含苞待放时的色彩与形状,和中国古代贵族用于绾发的白玉簪相仿而得名。民间也有类似传说,称王母娘娘有一次宴请众位仙女,觥筹交错间,仙女们酒醉,不觉云鬓松斜,宴罢回宫时发上玉簪坠落人间,化作了玉簪花。有王安石七言绝句为证:“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传说与王介甫诗句相较,究竟孰先孰后,已不得而知。但这样的说法一直被后人沿用下来,便有了《花品》中模糊的定义:“玉簪花,醉里遗簪。”紫玉簪另有明代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认为,“汉武帝宠李夫人,取玉簪搔头,后宫人皆效之,玉簪花之名取此。”与这个说法直接对应的文献记载,是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描写西汉杂史的笔记体小说集《西京杂记》:“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从这则典故衍生出玉簪的别称“搔头”倒也顺理成章;由宫人效仿武帝以玉簪搔头,促使玉价倍增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和玉簪花得名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演绎而已。也有人根据商纣王的妃子难产,因见玉簪花而顺利分娩的传说,把古人对玉簪花的记述,一下上推到了商代。不过,按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说法,玉簪花是有毒的,以至于能够化解卡在喉咙里的鱼骨。又引《摘玄方》称其可用于妇人“断产”,即绝育。催产与断产,仅一字之差,却背道而驰。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再怎么残缺,终不至于如此糊涂。可见也只是传说。国外培育新品种白玉史上最早关于玉簪花药用的记载,当属南朝梁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其中所说的“大而味苦,无丛毛,力劣之次品”,便是玉簪花的根。只因受限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而误将玉簪花和鬼臼混为一谈。入唐以后,作为观赏植物,人工栽培玉簪花的记录变得清晰起来,如唐中期诗人卢纶的诗作《陈翃中丞东斋赋白玉簪》。题中的“东斋”即指陈翃中丞宅邸书房;诗人因见书房庭院栽植的白玉簪,而欣然赋诗。唐末文学家罗隐的《玉簪》也可作为旁证:“血魂冰姿俗不侵,阿谁移植小窗阴。若非月姊黄金钏,难买天孙白玉簪。”诗人看到不知是何人将其移植到窗阴下的玉簪花开放,在禁不住为它“血魂冰姿俗不侵”的品质所折服的同时,进一步展开拟人化夸张与联想——除非拿织女腕上金镯来换,否则谁也买不走这超凡脱俗的玉簪花。只是有异于传说,玉簪花在诗人笔下,变成了天帝孙女头上的白玉簪。入宋以后,随着人们发现和白玉簪同科的植物紫萼,从而将这一类植物统称为玉簪,并将白玉簪与紫萼相对,称为白萼。由此也可看出,玉簪花原本指的是白玉簪这种植物。国外培育新品种卿卿我我与中国古人早自多年前开始栽培玉簪花的历史相比,欧洲国家认识这种植物,不过仅有多年,而且还仅限于图文资料。年,德国博物学家E·勘普弗跟随荷兰贸易代表团赴日工作,四年后回到欧洲,并根据自己在日本的见闻,撰写了一本《日本志》。书中,E勘普弗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玉簪花的形态特征。从此原产于东方的玉簪花开始逐渐被欧洲人了解①。此后,瑞典植物学家桑伯格于年整理自己在日本搜集到的玉簪花腊叶标本,结集出版了《日本植物志》。可以说,在这近百年间,欧洲国家还处于对于玉簪的学术准备阶段。直到此时,除个别光顾过东亚的专家以外,几乎所有欧洲人尚未见到玉簪花的真实样貌。欧洲人真正看到的玉簪花实体,其实是产自中国的品种。在-年间,法国驻澳门领事沙尔吉尼将原产于中国的玉簪(Hostaplantagince)种子带回巴黎,并作为礼物送给了巴黎植物园。通过几年的人工繁育,这些玉簪花的种子开出了芳香馥郁、洁白如玉的花朵,自此在整个法国引起轰动。不久,玉簪花被引入荷兰。玉簪家庭园艺作品玉簪花在欧洲的大面积传播,无法绕开的是荷兰的莱顿大学。莱顿大学成立于公元年2月8日,是欧洲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也是荷兰王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在过去的近五个世纪漫长岁月里,莱顿大学培养了众多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杰出人才。比如笛卡尔、伦勃朗、斯宾诺莎等文化巨匠,以及16位诺贝尔奖得主(洛伦兹、爱因斯坦、费米等),9位国家元首(美国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丘吉尔、曼德拉、两任北约秘书长等),10位荷兰领袖(包括两人荷兰女王、一任荷兰国王以及现任荷兰首相马克·吕特)……而荷兰最早的植物园便坐落于这所著名学府。十九世纪初,得益于莱顿大学园艺学家的育种选种工作,玉簪开始在欧洲普及开来。进入二十世纪,欧洲人开始对玉簪进行杂交,市场上销售的玉簪品种逐渐多元化。在组培技术成熟之前,一些玉簪新品种,每一苗动辄卖到美元。但现在,只要不受专利保护,不出三年时间,荷兰专业公司就能通过组培手段,培育出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批量产品。大批量生产的结果,玉簪的单价一落千丈,却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到了年,网上公布的玉簪行销总目录中,这一数量已经达到了个。而现在,世界上园艺栽培玉簪品种已达到个以上②。在这些种类繁多的玉簪新品种中,就有部分产品返销到了中国。迷你玉簪中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自国外引入玉簪品种,但应用于园林绿化的玉簪品种寥寥无几。北京市植物园从年起,从荷兰、美国、比利时及国内引进玉簪品种,共计多个,进行栽培驯化,如今也仅剩下不足个品种。当初欧洲人拿去的不过是几粒种子,而如今,我们却要花费高昂的价格买回来。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我们现在懂了,只是太迟。其中滋味,该不止是苦涩。紫鄂与国外专注于玉簪花的园艺价值有所不同,中国古代除了用于药食以及观赏,还将玉簪花拿来制作女性化妆的胭脂。在历代典籍中,胭脂有很多异名,如烟支、撚支、燕脂、胭支、焉支、阏氏等。后唐马缟在其著作《中华古今注》中称:“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言下之意,胭脂在商纣王时期就已出现。此说不足为信。因为先秦文献中还没有出现过关于胭脂的记录。倒是马缟在该书另一处的说法更具可信性:“燕支,西方土人以染红,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妇人面色。名燕支粉,亦作焉支。”其依据当来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写作“焉支”,本指位于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的焉支山,也是匈奴(阏氏)族在西汉前期复兴之地,因而按照古代常以原产地命名的习惯,将阏氏族妇女使用的面部化妆品称为焉支。这一称谓到了东汉班固的《汉书·司马相如传》里,变成了“撚支”、“烟肢”等。但“胭脂”一词,则迟至唐代才出现。蓝叶玉簪入宋以后,开始出现玉簪花用于面部化妆的记载。江道宗《百花藏谱》称:“玉簪,春初移种肥土中,则茂。白者七月开花。取其含蕊入粉少许,过夜,女人傅面则迷香可爱。”花粉和面粉合在一起敷面,相当于现在女性用的胭脂粉,还只是粗加工品。到了李时珍所处的明代,制作过程讲究起来。在《本草纲目》玉簪花条下,李时珍这样写道:“今人取其含蕊,实铅粉其中,饭锅上蒸过,云能去铅气,且香透骨内,妇女以匀面,无皯痣之患。”将铅粉放入玉簪花苞内蒸煮,是为了去掉胭脂粉所含铅粉中的“铅气”,而采用玉簪花则是为了吸取它的香气。明人宋诩《竹屿山房杂部燕闲部·居室事宜》中有一款名为“珍珠粉”的面粉配方及制作工序更为详细:“白坯土、白芷、碎珠子、麝香、轻粉、鹰条、蜜陀僧、金箔、银箔、朱砂、片脑。右为细末。用上等定粉入玉簪花开头中,蒸,花青黑色为度。取出配对。匀面,甚光莹。”类似制作方法在明清文献中多有记载。以至于蒲松龄先生在辑录《农桑经残稿诸花谱》时③,也没有忘记将玉簪花条收录其中:“玉簪:春初雨后,分其勾萌。忌铁器,喜阴,见日则萎,含(苞)时,入粉少许,傅面助妆。”在《红楼梦》中,更是据此演绎出“平儿理妆”的精彩一幕:“宝玉忙走至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磁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儿,拈了一根递与平儿。又笑说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对上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不像别的粉涩滞。”守护天使把含苞待放的玉簪花摘下,通过自然开口,将调制好的紫茉莉花粉放进这个天然容器,再用线困住,以使玉簪花的清香浸入紫茉莉花种研制的粉末中。傅的是花种的粉,盛装容器则是将开未开的玉簪花,香艳而旖旎。难怪整个西方国家会为之倾倒!成立于年的美国玉簪协会(AHS)甚至制定出玉簪花的分类系统。以玉簪的叶色分类,可分为绿叶品种群、蓝叶品种群、黄叶品种群、叶缘变叶品种群、叶中变叶品种群、及条纹或斑叶品种群;以花期分类,则可分为早花玉簪、中花玉簪、晚花玉簪、迟花玉簪等。从中也可看出玉簪花在西方园艺界发展壮大的现状。不仅如此,国外对玉簪花的研究,也已经开始仍集中于它的药用价值。诸多外国学者对玉簪花的主成分——黄烷醇类天然化合物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和生物作用,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真菌、降血脂、保护肝脏、保护心血管等”,推测该类成分可能是玉簪花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④。玉簪叶形娇莹,色白如玉,入夜花开时清香幽远,是中国古典庭园中重要的花卉之一。因而也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将其誉为“江南第一花”。遗憾的是,我们不仅未能继承玉簪的园艺文化,还将玉簪园艺化拱手让给了西方。本草植物药用,是国人一直以来引以为荣的看家本领。这一次就不要再输了吧。--------------------------------------本草充电宝玉簪、紫鄂和紫玉簪之间的区别紫萼和玉簪皆为我国本土品种,紫玉簪则是日本舶来的园林品种。因而紫玉簪只在园林中可见,而玉簪、紫萼在山野和园林皆可看到。就花葶高度和花朵大小而言,玉簪、紫萼都在紫玉簪之上。紫玉簪的花葶最为矮小,不过60cm,而玉簪长可达80cm,紫萼则近cm。此外,花苞的长短也不尽相同:玉簪花最长,可达13cm,紫萼可达6cm左右,而紫玉簪最长只有4cm。-------------------------------①余树勋,《追踪玉簪花的足迹》,《植物杂志》年第3期,第42页。②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中国林业出版社,年8月,第页。③康尔平,《蒲松龄辑录《聊斋杂记》考》,《图书馆学刊》年04期。④玉华,等《玉簪花化学成分研究,》《中成药》年第1期,第页。-------------------------------作者者简介阿南,本名郑炳男,迄今出版四十余部各类译著。著有系列随笔集《自在书》。诗、小说、散文作品散见于《作家》《民族文学》《延河》《散文》《天津文学》《南方文学》《鹿鸣》《当代诗歌》《诗歌报》等刊。近年致力于国兰及石斛等本草新品种培育,业余写作关于汉字源流的专著《汉字的前世今生》及关于本草家庭园艺专著《身边本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