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的哲学解读
(本文是周国平9月18日在中国酒业文化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地点亳州)
亳州很了不起,出了中国历史上两个重量级的伟人,一个是老子,一个是曹操。老子是文化伟人,大哲学家,道家哲学的创立者。关于老子的故里在什么地方,是有争议的,我采用的是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简编》中的说法。曹操是政治伟人,也是文化伟人,在文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对酒文化有很大的贡献。今天在曹操的家乡谈酒文化,当然要讲他。所以我的讲演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中国酒文化的哲学解读,第二部分讲曹操与酒文化。现在先讲第一部分。
一、中国酒文化的鼻祖是庄子
中国酒文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就是制酒的工艺、器具等。按照传说,酒是夏朝第六代君王杜康发明的,那么,物质层面酒文化的鼻祖可以说是杜康。另一个是精神层面,就是与酒相关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创作。这个精神层面的鼻祖是谁呢?我认为是庄子。在中国,精神层面酒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而源头可以追溯到庄子哲学。中国古代的大诗人都嗜酒,也都喜欢庄子,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也许有人会问,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创立者,酒文化的鼻祖为什么不是老子呢?我的看法是,同为道家哲学,老子和庄子很不一样。老子的思想玄奥,文字简约,庄子的思想浪漫,文字绚丽,因此庄子更能够感动后世文学家的心灵。
庄子的哲学,主要提倡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真性情,他称之为性命之情,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纯朴的本性,一定要保护好,不让它们被物质和世俗败坏。他说:“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意思是:把自我丧失在物质上面,把本性丧失在世俗上面,这样的人是颠倒的人。这个境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破除假我,回归真我,超脱功利。
第二个境界是逍遥游,《庄子》内篇第一篇的题目就是《逍遥游》,实际上全书许多地方都讲了这个境界。简要地说,逍遥游是与道合一、与宇宙本体合一的境界,《庄子》中对这个境界的典型描述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造物者游”、“游无穷”。由逍遥游而达成齐物论,即“万物为一”,“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可以“入于不死不生”了。这个境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超越小我,融入大我,解脱生死。
在《庄子》中,直接谈酒的地方不多,我只查到两处。一处讲酒的好处,大意是:喝醉酒的人从车上摔下来,一般不会受大的伤,他的身体构造和别人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神全”,就是他的精神是浑然一体的,他不知道自己乘车,也不知道自己摔了下来,“死生惊惧不入乎胸中”。另一处讲应该如何饮酒,大意是:真人不拘于俗,饮酒以快乐为主,不挑酒具,不讲礼仪。
这两处都讲得很好,但不重要。庄子自己是否饮酒,不见于记载,但也不重要。对于中国酒文化来说,重要的是庄子提倡的两个境界,中国文人饮酒要追求的就是这两个境界。在庄子看来,人生有两大悲哀,一是受功利的支配,活得不单纯,二是受生死的支配,活得不长久。他提倡两个境界,就是要解决这两大悲哀。人生在世,一要超脱外在的功利,享受生命单纯的快乐,二要超越身体的小我,享受精神辽阔的自由。这样的人生观,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观。
中国文人是有双重人格的,所谓儒道互补,儒和道各有其用。儒用来励志,鞭策人们追求功名利禄;道用来超脱,鼓励人们追求生命情趣和精神自由。这后一个方面来自庄子,如果没有这一个方面,中国文人不知会成为怎样的俗物,而不甘心成为俗物的,不知会怎样苦闷。
古人很早就饮酒,但是,文人雅聚,饮酒吟诗,以酒入诗,这个风气是曹操开创的,我在第二部分再讲。从曹操开始,中国文学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会苍白许多。在中国文学史上,诗酒结缘有两个高潮,一是魏晋,二是唐代,下面我分别来讲。
二、魏晋文人与酒文化
1、竹林七贤
鲁迅有一篇著名的杂文,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讲到了魏晋文人与酒的关系。魏晋文人里,在曹操之后,最卓越的是竹林七贤和陶渊明。
竹林七贤,因为七个文人经常在竹林里聚饮而得名。他们生活在魏的末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即将被晋取而代之。在这个时期,政治斗争残酷,从政是高风险行当,因此,竹林七贤都有意识地远离政治。对于他们来说,超脱功利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费力气来追求这个境界。他们沉溺于酒,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逃避做官,躲避灾难。另一方面,逍遥游的境界不容易达到,饮酒就成了逍遥游的一个替代品。
竹林七贤中,最有才华的是阮籍。他精通老庄哲学,写有专著。他名气很大,魏政权多次聘他当大官,他都推辞了,可是,听说一个兵站的厨师善于酿酒,存了许多好酒,他就主动要求去兵站当了一个小官,天天纵酒昏睡,不问世事。他向往“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的逍遥游境界,但不可得,就只好沉湎在酒里了。他写了八十二首咏怀诗,里面浸透了生命无常、人生短促的悲伤,例如:“人生若朝露,天道竟悠悠”;“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他好像没有直接歌颂酒的文字,但他的诗说明,他之所以沉湎于酒,是为了借酒浇愁,浇人生之大愁。
竹林七贤中,最出格的是刘伶。他光着身子饮酒,别人嘲笑他,他回答说:天地是我的衣服,你们自己进到我的裤子里来了。老婆劝他戒酒,他让老婆拿酒来,对鬼神宣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斗,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言毕痛饮大醉。《晋书》说他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让仆人扛着锄头跟随他,吩咐说:我喝酒喝死了,就随地把我埋掉。他写了一篇《酒德颂》,赞颂醉酒的好处是:“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总之,醉眼看世界,一切皆虚幻,酒可以让人摆脱身外这个现象世界的困扰。
竹林七贤的共同特点,一是爱酒,二是爱文学,三是爱自然山水,四是爱音乐。阮籍和嵇康的音乐成就尤其大,阮籍有音乐专著《乐论》和琴曲《酒狂》传世,嵇康写有音乐专著《声无哀乐论》,他得罪司马昭,被杀头,临刑前弹奏自己创作的琴曲《广陵散》,叹一口气说:“《广陵散》从此绝矣。”在酒、山水、音乐、诗之中生活,这样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给后世真性情的文人树立了榜样。
2、陶渊明
陶渊明是晋代大诗人。他是官二代、官n代,曾祖父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和父亲都是太守,他自己几次任小官,最后一次是当彭泽县令,当了八十余天就辞职了,摔下一句名言“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从此归田隐居。
按照《五柳先生传》的自述,他很穷,屋子破得挡不住风雨和太阳,衣服打了许多补丁,经常揭不开锅,但安之若素。他天性爱酒(“性嗜酒”),亲朋好友知道他穷,就备酒请他喝,而他去了一定把酒喝完,一定要喝醉(“造饮必尽,期在必醉”)。
陶渊明天性就是一个散淡之人,用不着靠酒来超脱功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笔下的田园生活多么平常,又多么美好。这个名句出自他的组诗《饮酒》第五首,在这首诗里,他说他之所以能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人世间活得这么安静,原因是“心远地自偏”,他的心很安静,离功利世界很远很远。他是完完全全为田园而生的人,功名利禄丝毫不能进入他的心中。他是真散淡,真超脱,借用席勒的概念,他是一个彻底的素朴诗人,和他相比,别的中国文人都成了感伤诗人。
然而,要解脱生死,就不能没有酒了。以《饮酒》为题的诗有二十首,在另外那些诗里,包括别的题目的诗里,他也常常表达靠酒忘却生死苦恼的动机。例如:“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事实上,人不分古今,生死都是人生之大忧,不是那么容易解脱的。不过,陶渊明终归是豁达之人,能够用自然的眼光看待生死,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只是回到自然中去罢了。
三、唐代诗人与酒文化
诗酒的结缘,在唐代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唐代的大诗人,也是没有一个是不爱酒的。在人们的印象里,杜甫、韩愈都是很严肃的人,可是,杜甫的诗这样说自己:“我生性放诞,嗜酒爱风竹。”他在诗里经常写到,因为穷向人借酒,或者借钱买酒,或者在酒店里赊酒,总之再穷也要喝酒。韩愈的诗说自己“遇酒必酩酊”,还说“断送一生惟有酒”,意思是这一辈子要过得下去,就只有靠酒了。李白更是以酒仙著称,杜甫对他的描写家喻户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也夸张地说自己:“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元稹说自己:“我本癫狂耽酒人”。白居易说自己:“一生耽酒客”。总之,都爱酒,并且引以自豪。
唐代诗人饮酒,要追求的也是庄子的二境界。不过,第一个境界,超脱功利,对于唐代文人来说是一个难题。唐朝历史很长,中央政权和官僚体制比较稳固,文人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唯一的途径是做官,因此普遍看重功名。不像在魏晋乱世,文人宁愿远离政治,逃避灾祸。可是,越是有才华的文人,往往越是不得志,于是就要用酒来消解仕途坎坷的烦恼了。在唐诗里,充满了爱酒不爱功名的表白,而这恰恰表明,心里对功名是非常在乎、非常纠结的。你看陶渊明,从来不这样表白,因为他心中根本没有功名这个东西。
这种情况在李白身上格外突出。李白是一个功名心特别强的人,又特别不得志。他一生只有一次近乎做官的经历,所谓待诏翰林,在唐玄宗身边等待任命,但不到一年就被辞退了。对这一段经历,他一辈子念念不忘。他经常喝着酒发表藐视功名的豪言壮语,例如:“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等等。这些话其实都是在劝慰他自己。他说的身后名,指的也是功名,在封建时代,功和名是分不开的,你做了大官,你的名字才会被后人供奉,代代相传。在当时的人包括文人自己眼里,文学只是雕虫小技,李白哪里想到,正是文学使他得到了“身后千载名”。
相比之下,白居易要超脱得多,我上面引了他的诗句“一生耽酒客”,那是前半句,后半句是“五度弃官人”,他说的是事实。他做过杭州和苏州的市长,最后做到司法部常务副部长,辞掉了。他的诗还说:“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除非一杯酒,何物更关身。”官场的腐败和复杂让他心烦,一杯酒下肚,看穿了仕途的荣枯只是过眼云烟。
庄子提倡的第二个境界,通过逍遥游解脱生死,从来就不容易达到,唐代诗人同样如此,就只好一醉方休了。这样的诗就很多了,最著名的是李白的《将进酒》,全诗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岁月飞快流逝,人生易老,那就喝酒吧,“与尔同消万古愁”。白居易的诗句说得很直白:“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李贺的诗句说得很沉痛:“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总之,死这件事是无可奈何的,只能靠喝酒来忘记它。
饮酒对于超脱功利和解脱生死的作用虽然有限,但是,饮酒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唐代诗人饮酒很讲究格调。第一必须有自然美景,往往是在花间月下,林中池上。第二必须有音乐,一边弹琴一边饮酒。第三当然还必须写诗。在唐诗中,酒与景、酒与琴、酒与诗往往紧密相伴。
酒与景,比如李白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与琴,比如李白的诗句:“琴鸣酒乐两相得”;白居易的诗句:“竹间琴一张,池上酒一壶”;“只将琴作伴,唯以酒为家。”
酒与诗,比如杜甫的诗句:“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白居易的诗句:“各以诗成癖,俱因酒得仙。”韩愈嘲笑京城里的富二代,说他们“不解文字饮”,不懂得饮酒要有诗的境界。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们还可以加上:在乎诗和音乐也,在乎文学和艺术也。总之,饮酒不能只是一种生理的行为,它更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必须有审美的意境。
现在要讲你们的老乡曹操先生了。我先讲一讲作为一个历史伟人,曹操伟大在哪里,然后再讲他与酒文化的关系。
一、雄才大略的大政治家
曹操是一个长期被妖魔化的历史人物。戏说历史不是今天才开始的,罗贯中就是一个戏说的高手,在《三国演义》和民间三国戏的影响下,老百姓都被洗了脑,一说起奸雄,立刻就想到曹操,曹操和奸雄几乎成了同义词。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完全不是这样的。真正读历史书并且有见识的人,都很佩服曹操。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非常佩服他。”郭沫若在年大张旗鼓替曹操翻案,梳理了相关史料,澄清了若干误解,充分肯定了曹操的历史功劳。具体的内容,你们可以去看《替曹操翻案》一文(收在《史学论集》里)。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当时的中国有两大悲惨景象。一是汉朝气数已尽,皇帝只是傀儡,大小军阀割据混战,整个国家四分五裂。二是战乱使得农业荒废,老百姓大批饿死,人吃人现象非常普遍。曹操的诗《蒿里行》描述当时的情景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据《三国志》估计,死亡人口是十分之九。
曹操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政治舞台的。他起兵讨董卓,开始的时候好像也只是许多军阀中的一个,但他和别的军阀不一样,他这个人可以说真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初心是拯救百姓,这个使命是统一中国。这有他后来的许多行为证明。例如,为了维护统一,他坚持自己不称帝。例如,为了振兴农业,他大规模推行屯田,把大片荒芜的土地建成了军垦和民垦农场。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实行了许多有见地的政策,包括任人唯贤、依法治国等,我就不具体讲了。
遗憾的是,赤壁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宏图。不过,他毕竟统一了中国北方,天下三分,魏十有其八,实际上统一了大部分国土。后来司马氏能够统一中国,是曹操打下的基础。和他相比,司马氏的眼光和胸怀都差得太远。如果是曹操统一中国,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会辉煌得多。
二、开一代新风的大文学家
曹操是一个全才,志向高远,能文能武。他酷爱读书,在文学、音乐、书法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三国志》里说,他带兵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经常登高赋诗,谱了曲让人演奏。
曹操的诗,留存下来的只有二十二首,其中有几首已经成为千古传唱的名篇。两汉时期的诗,以朝廷制作的乐府为基本形态,到了汉末,诗人们也都是模仿乐府的腔调。曹操打破了这个传统,虽然在形式上也依据乐府,但把个人的真实感情写进了诗里,开启了一代新风。在他之后,包括竹林七贤、陶渊明在内,魏晋文学的精彩就在于抒发真性情,这个头是曹操开的,所以鲁迅赞美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操不但自己写诗,而且在他周围团结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包括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等。这些人经常聚集在曹府讨论文学,切磋诗艺,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沙龙。其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曹氏父子。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够与之媲美的也就是宋代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了。
三、曹操与精神层面的酒文化
现在要说到曹操与酒文化的关系了,先说精神层面的。以酒入诗,借酒抒发人生的悲情,曹操也是第一人。最著名的当然是《短歌行》,开头几句何其质朴,又何其有力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前面讲到,从竹林七贤到唐代诗人,也都用酒的题材来抒发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悲伤,但他们写的没有一首能够超过这首诗。曹操的诗句明白易懂,是从心底里喊出的,所以又能够直抵人心。这首诗写于赤壁大败之后,统一大业受挫,使他对人生短暂的感受格外痛切。不过,曹操终究是一个胸怀天下、干大事业的人,不会沉溺于悲伤,他的诗在悲伤中仍有一种雄健的调子。全诗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结尾,他念念不忘的仍是以周公为榜样,吸纳人才,完成统一中国的使命。
曹操的人生观中,积极进取的一面始终占据主流。他在《秋胡行》里说:“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意思是不为岁月的流逝悲戚,只为国家没有治理好忧虑。他在《步出西门行》里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谁读了不是既感动又敬佩。从曹操的文字看,他的人生理想倾向于道家,期望在家乡隐居,过“秋夏读书,冬春射猎”的清净无为的生活(《让县自明本志令》);他的社会理想倾向于早期儒家,期望开明君王治国,政治清明,老百姓能够过上“仓谷满盈”、“无所争讼”的太平日子(《对酒》)。
四、曹操与物质层面的酒文化
在物质层面上,曹操对酒文化的贡献,主要依据他上呈给汉献帝刘协的一篇奏折,即《奏上九酝酒法》。这篇奏折收在了《曹操集》中,上呈的时间是建安元年,那一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是献帝即位的第一年,上呈这个奏折有庆贺的意思。献帝虽然是一个傀儡,但象征着一个统一王朝的存在,曹操对他始终是忠诚的。董卓被灭掉后,袁绍企图效法董卓玩废立的把戏,把献帝废掉,以此窃取大权,曹操断然拒绝,指出这样做会使天下永远不得安定,他也因此下了灭掉袁绍的决心。曹操忠诚于献帝,不是出于愚忠,他完全清楚汉王朝气数已尽,他要维护的不是汉王朝,而是国家的安定统一,始终把这放在第一位。也正是怀着这个拳拳之心,他在有生之年坚持不称帝,他死于建安二十五年,直到生命结束,名义上仍是献帝的大臣。
《奏上九酝酒法》的内容,你们可以倒背如流了,我就不必具体说了。总之,九酝春酒是曹操家乡产的一种酒,他很喜欢,在奏折中详细讲述了这种酒的酿制方法。隆重地向皇帝推荐家乡的酒,这个举动不同寻常,一个性情率真、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这样做。也多亏曹操详述了酒的制法,古井贡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文字俱在,铁证如山。
曹操是魏太祖,但他不只是魏国的太祖。从酒文化来说,在精神层面上,他是以酒入诗、借酒抒发真性情的第一人;在物质层面上,他是把民间酿酒法用文字记载下来的第一人。所以,可以说,曹操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太祖,尤其是中国酒文化的文学鼻祖。
五、关于曹操禁酒及其他
曹操是一个爱酒的人,可是史书记载,他又曾经向汉献帝上表,制定禁酒令,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当时饥荒逼得老百姓到处造反,老百姓没有饭吃,你们还酿酒喝酒,老百姓就更要造反了。鲁迅解释说: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
当时有一个文人叫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在曹操手下当官,也是曹府沙龙里的常客,名气很大。得知曹操上表禁酒,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嘲笑说:夏商都是因为女人亡国,你为什么不禁婚姻?曹操为此很不爽,把他调了一个闲职,而他仍然天天大宴宾客,饮酒聚谈,经常叹息道: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我就没有什么遗憾了。这个人也是真性情,心口如一,想必还说了一些让曹操不爽的话,曹操终于找了个借口把他杀了。
顺便讲一个刘备的故事。其实当时禁酒很普遍,刘备也曾经禁酒,甚至在家里搜出了酿酒的器具,也要坐牢。刘备手下有一个叫简雍的人,有一天两人一同上街,看见一男一女在街上走,简雍对刘备说:这两个人想要奸淫,为什么不抓?刘备问:你怎么知道的?简雍回答说:他们有奸淫的器具,这道理和抓有酿酒器具的人是一样的。刘备听了大笑,从此不再入户搜酿酒的器具。
曹操崇尚节俭,除了禁酒,他还禁止穿华贵的衣服,禁止厚葬。他自己衣被十年不换,每年拆洗缝补一次。他的遗嘱规定,穿平时的衣服入葬,不准放金玉珍宝。为了迎合他节俭的喜好,一些官员故意装出寒酸模样,穿得破破烂烂地上街,提着饭盒上班,成为当时一景。他的儿媳妇、曹植的妻子有一回穿了绣衣,被他看见了,这是明令禁止的,他竟然赐死,命令这个可怜的女人服毒自杀。
关于曹操喜欢杀人有许多传说,据郭沫若考证,大多不属实。但是,杀孔融,杀曹植的妻子,是有确切记载的,而且太不该杀。还有一个更不该杀的,就是名医华佗,也是亳州人,你们的老乡。曹操杀他,只因为他想在家里过读书人的生活,不肯做曹操的私人保健医生。临刑前,华佗拿出一卷书给狱吏,说这卷书可以救活重病的人,狱吏不敢接收,华佗就把它烧了。华佗的著作没有传下来,是中国医学的巨大损失。否则的话,值得亳州人自豪的,不但有曹操的九酝春酒,还有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那样的一部医学奇书,而且时代要早得多。
朗读者高昂
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全民悦读全国联盟副秘书长
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懂点技术懂点节目也懂点播音
传统媒体资深从业者
爱说真话、实话、大白话
本平台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