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沐问

物语

+

年少懵懂的时候听周杰伦的歌,

长大成熟了才爱上方文山的词,

01

年的冬日,暖阳高照。

台湾花莲的一个偏僻小镇上,方文山在一个蓝领之家出生了,家境困顿的他即便是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吧。

自幼,他经常会在路边街边捡铁丝、易拉罐之类的东西去卖钱。钱并不多,聊胜于无。

每逢寒暑假,他还外出打工:派送广告,做业务员,当餐厅服务员和高尔夫球童。

蓝领的后代要出人头地不难,只要学习成绩够好。可学生时代的方文山成绩不好,常常被老师骂。但作文却一直很好,往往老师出完题目,三两下就交稿了。自己写还不够,还要帮同学写才过瘾。

高中读完后由于成绩不理想,没能考上大学,只有私立职高学历他从事过许多平凡的工作,送报员、物流员、服务员……去台北前最后一份工作则是安装防盗系统的工人,每天头顶安全帽,手拎电钻,在尘土瓦砾中汗流浃背。

在平凡得有些庸碌的生活中,他慢慢发掘到自己的兴趣,开始大量读书,勤勉笔耕,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少年时代的方文山,即便生活潦倒,即便做水电工的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丝毫风花雪月的影子,倔强的他只能拼命的读书,读李清照和李煜。

白天做电工,带着本子随时读写,晚上台灯下,自学遣词造句。

这个世上,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也没有成功是可以轻易获得的。

你难以想象,如他长相那般不起眼的一个黝黑少年,每天汗流浃背的蹬着自行车去纺织厂做机械维修工,后来去百货公司做货车物流司机。

在一堆钳子扳手和机器轰鸣声中,年少的方文山小心翼翼的在工作服上蹭了蹭手上的机油,再从布满污渍的工作包里掏出被揉的皱巴巴的一摞纸,用铅笔一笔一划写下细腻的片段。可以想象,当他研究韵脚怎么压,主题怎么抓时,那张朴实的脸上洋溢出的光。

02

年,28岁的方文山已经攒下多首歌词,然后从里面精心挑选出首装订成册,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投寄了份给台湾各大唱片公司。

当他把这一百首词,满怀期待地寄出去后,却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3个月的杳无音信让这个爱写字的年轻人几乎失去了所有信心。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等到一个人的回复,那个人就是——吴宗宪。

年7月7日凌晨,突然有人打电话给他,对方自称是吴宗宪,这名字太如雷贯耳,方文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放下电话,他的心还跳得厉害。

方文山带上自己的作品去见吴宗宪,临行前,他去买了一张吴宗宪的专辑——找他签个名,方文山出道至成名总共遇上了两次最佳的机遇,第一次就是被吴宗宪发掘,成为专职的作词人。

另一次就是遇上周杰伦,成为一对优势互补的黄金搭档。方文山与周杰伦同时被吴宗宪招入麾下。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没有人能想到,一个咬字不清的少年周杰伦,一个其貌不扬的大叔写手,两人的天作之合居然完美的化身为震惊华语乐坛的神奇存在。

初来乍到的他们成了公司边缘的外星人,两人唯一的地盘就是沙发后的一小块空地。

当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两个看似吊儿郎当的新人时,沙发后面这块小空地能量爆发了。周杰伦猝不及防就红了。

这一红,就是十几年。方文山为其金牌御用填词,也变成华语乐坛上一个过目不忘的标签。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

古有伯牙子期,今有周杰伦和方文山。

03

当初谁也想不到,曾屡次被退稿的两个年轻人,会有如此光彩夺目的今天,也许正是执着的心态成就了他们。

3年创作的歌曲《东风破》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中国风的开山之作。

《东风破》可以说是中国风的一个里程碑,方文山的歌词功不可没,游离的吟唱,略带绝望的意境,全复古的怀旧风,把我们带进了深深的古韵之中。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方文山曾说过:

“我很喜欢中国风的作品喜欢底蕴厚重的文字我想借歌词的形式表达汉字的珍贵屹立千年而历久弥新的特性”

方文山用他最拿手的写意画塑造意境的时候,我们总不知不觉被他带入了那个境界。

当曲声响起,歌词唱出,方文山的歌词会让你眼前出现的全是,山水云雾,明月江流,悠悠江湖……

有那么一瞬间,你突然化身为院子里的姑娘,沙场征战的将军,乌篷船里的书生。

04

即便清高如高晓松,也承认自己在卡拉ok中无意中第一次听见方文山和周杰伦这两个年轻人的歌叫《娘子》,自诩作词天才的他当场惊艳到把一屋子人轰到隔壁,自己在KTV包间里把整张专辑《JAY》反反复复听了4个小时。

其实,方文山最初梦想的职业是影视编剧,他希望用影像讲故事,却一度因为影视圈的门槛过高而被拒之门外。

他退而求其次用文字讲故事,也阴差阳错的成就了我们如今见到的一位词作大师。

而他的词,自始至终充满空间感和画面性,仿佛老电影的泛黄画卷徐徐铺开,又犹如流畅的画笔,起笔落腕之间勾勒出中国画般的轻盈。

方文山从传统诗词中充分汲取养分,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建构出鲜明的后现代新词风。

籍此创作出了许多画面唯美,意境超然的作品,以浓郁的东方风自成一派。

无论是凄婉神情的《东风破》,

还是浪漫唯美的《青花瓷》,

抑或神秘魔幻的《威廉古堡》,

更如深邃沉郁的《烟花易冷》

······

这些辞藻华丽,旋律和谐,音乐感强,易于传唱的歌词,无一不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和天马行空般的浪漫空灵。

方文山创作的歌词极具画面感,像一台摄影机,通过不同景象的拼接,粗略描绘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剩下的具象交给大脑填充,同时蕴含浓郁的古风,用字与语法别具一格,自成一派。

《兰亭序》

《烟花易冷》中有「三等」

容我再等/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

《兰亭序》中有「三怨」

又怎么会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你会怨着谁

《青花瓷》中有「三惹」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你

方文山的词有多美?高晓松盛赞他:用中文写歌词,纯以美来说,方文山是第一,不输李商隐、李煜。

从《青花瓷》到《烟花易冷》,他的词中有豪气血性,也有婉约深情。万般变化之间,除了细腻的情感,更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04

说起方文山让人想起林夕,但他与林夕又不尽相似。

相比林夕的满腹心事,方文山自始自终都是一个飘忽的人。他写兰亭序女儿红东风破、写青花瓷菊花台发如雪、写古巴比伦的上海,歌里终究是没有欲说还休,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他既不柔情万丈,也不沉湎怀旧。

林夕自己写歌都写到落泪,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而方文山却从来不理会别人看不看得明白,听不听得懂,顺不顺畅,他就这么写着,也从未觉得有何不妥。这也是他和林夕最大的区别——他不在乎别人怎样解读,怎么诠释。

至于歌词写出来给谁唱,也不像林夕钟爱王菲那般,在他眼里,每个歌手都有自己的特色,他相信这些陌生人。

也许正是这份没有来由的安全感,让方文山在写词方面的烦恼总比别人少一些。

他只管写他想写的,不管唱出来是什么效果。

吴宗宪曾说:“你总是不会知道方文山会给你写出什么东西来。”

年少懵懂的时候听周杰伦的歌,满是青春美好的记忆。

长大成熟了才发现方文山的词,每句话都是一幅中国风的画,美到极致,触动心弦。

05

方文山虽然其貌不扬,但是他的文笔却无与伦比地唯美,他就像一位身着青衫在月色中吟唱的诗人。

《发如雪》的凄美“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换不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到了不忍离别之情。

方文山的词画面感很强,让人边听便可以勾勒出画面的轮廓。

如诗如画的《青花瓷》,词的开头“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故事的画轴就铺展开来,一位青花瓷匠人与一位绝色女子的爱情,匠人在作画时看到女子的容颜就回到了前世。

即使千年轮回,两人也没有圆满的结局,这是爱情的美好与凄凉,也许这才是回味的感觉。

方文山自己也说:“我的词会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在这个时代,能在流行音乐中恣意书写,将传统文化如此淋漓尽致推向潮流的词人,恐怕也只有方文山了。

很多人对方文山的评价总会受到杰伦“吐字不清”的影响,后来因为歌曲中国风特色浓厚,一度让大家认为方文山是一个作词工整只擅长古风的作词者。

可方文山像是拥有穿越之术,偶尔回古代感受泼墨山水,一行朱砂,与文人吟诗作赋,坐谈雅兴。

再时不时的来到现代,穿梭在教室,拿着糖果和喜欢的女生表白、约会、分手离别,撰写无需一纸休书的口语爱情。

06

方文山说“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我们只会说“大妹子啊,我等你啊!”;

方文山说“最美的不是下雨天 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我们只会说“想到前任就像日了狗”;

方文山说“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我们只会说“蓝瘦香菇”

他写词的题材并不局限在小情小爱上,还有对中华民族的自身认同。《爷爷泡的茶》《本草纲目》《青花瓷》《兰亭序》《烟花易冷》《雨下一整晚》,十余首耳熟能详的代表作,涉及茶文化、武术、中药、瓷器、汉服、书法、寺庙等等。

《斗牛》中写了猪队友,《威廉古堡》写了可爱的吸血鬼,《最后的战役》写战壕里的兄弟情谊,《阳光宅男》中是现代潮人生活,好像万物皆可入词。

有人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不再少年;林夕的上千首歌,终不过是三个字。

而我想说:因为周杰伦,在后来听懂了方文山词中藏着的自己。

唱歌的人可能本无情,可听歌的人瞎矫情,但往往写词的人才最多情。

好多无法言说难以倾诉的情绪,写词的人就这么丝丝入扣、不偏不倚、一字一句地表达了出来。

如果有人问周董的粉丝:你喜欢方文山给周杰伦作的哪一首歌词,

很多回答都是:每一首。

不要怪我太贪,只因我太迷恋。

方文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