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视线历经千年传承,酒与中药的完美融合

中科公益抗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86.html

立冬已过,凛冬降至。传统的冬酿,皆为冬至或立春后开坛,此间,正是新酒飘香的好时节,也是最好的饮酒时间。说起传统名酒就不得不提到杏花村,众人皆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背的滚瓜烂熟,却不知杏花村遗址从仰韶文化中期开始,距今已有多年。在杏花村遗址里,考古专家们发掘出了小口尖底瓮——是中国最早的一种酿酒器具。

日前,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业绩报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66.24%,实现净利润48.79亿元,同比增长95.13%,“汾酒速度”依旧在继续。面对高速发展的汾酒露酒,其实背后也离不开中医药的支持,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露酒背后的中医药历史。

源自祭祀,承自医药

露酒是我国民族传统特色的古老酒种。商朝时期,人们采用曲、黍米香原料与香辛植物共酿,以作为祭祀用酒,这是最早的露酒雏形。

唐代是中国露酒生产的高涨时期。在唐代的饮用酒中,露酒占有很大比例。唐代的露酒大多以发酵酒为酒基,串入动植物药材或香料,采用浸泡、掺兑、蒸煮等方法加工而成。

元朝发明了蒸馏酒,中国酒种中诞生了高度酒,也使得中国露酒为之一变。从而解决了以发酵酒为酒基的露酒不能长期保存的缺点,中国露酒由此进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元朝露酒的最大特点是滋补酒的高度崛起,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掀起了中国保健酒的售卖高潮。

明清时期的露酒与现代意义上的露酒基本接近,通常使用蒸馏酒为酒基,勾调一定量的果汁、糖汁、药材或芬香物质配制而成,也可以采取醅酝入料或蒸馏取露的方式而获取。明清时期的露酒,给我们留下了很丰厚的历史遗产,例如“竹叶青”。

关于露酒的原辅料可供选择的品种很多,如枸杞、红枣、龙眼、黑豆等食材,和甘草、茶多酚精华等药用食物,另外还有一些虾蟹提取物等,可以说,凡是可以食用或入药的品种,基本上都能按照生产工艺而生产露酒。汾酒集团旗下的竹叶青则是以汾酒作底酒,保留浸泡竹叶的特色,再酿以广木香、公丁香、竹叶、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紫檀香等十多种名贵药材和冰糖、蛋清、白砂糖浸泡配制而成。该酒色泽金黄透明而微带青碧,酒液莹澈透明,芳香浓郁,酒香药香谐调均匀,入口香甜,柔和爽口,余味无穷,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多种功效

今夜偏知春气暖

《本草纲目》中记载:“凡物之有质者,皆可取露。其露即所蒸物之气水”。中医里的“药露”,就是使用中药吊露法、蒸馏法,提取植物草药的清冽之气水。中国特有的“药食同源"理论与露酒结合,滋补健身、防病延寿为一体,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露酒是最有特殊民族风格的酒种。

养生露酒,君药调和人体气血阴阳病,臣药辅助,君药治主病,佐药活血排毒治次病,使药和顺诸药的作用。

而竹叶青不同于其他保健酒,因为,其他酒的功能是进补,竹叶青酒则是调理,进补是对身体的“填充”,而调理则是让身体处于“平衡”。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思汉认为与汾酒同宗同源的竹叶青酒,是中医文化和酒文化的完美融合。弥补了人生肠道双歧杆菌必然减少导至的肠道功能衰退、体质下降、衰老加快等缺陷。通过动物与理化分析相结合的实验,也证实了竹叶青酒具有提高抗氧化、抗疲劳的切实的功效。

竹叶青酒坚持“植物养生”,如其中加入的栀子,性苦,寒,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功效;砂仁性辛、温,可以理气,化湿。竹叶青酒兼顾的“清”、“调”、“补”、“养”四大功效,(“清”即清新、清火、清肠道;“调”即调节、调理、调平衡;“补”可补血、补益、补元气;“养”能养颜、养心、养元气)区别于其它保健酒,更注重于标与本的“治”,强调“补”的功效,这可以避免其它动物保健酒过度注重“补”而造成身体透支的缺陷,体现了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健康诉求。作为一种完全由植物药材配制而成的养生酒,这在中国所有的名酒中也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