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与中华文化传统

北京好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主要有三类:古器物、古建筑、古文献。如果只有古器物和古建筑,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就会变得十分肤浅,很多历史问题就会停留在猜测阶段,而无法形成定论。中国是唯一拥有大量古典文献(刻、写、印有文字或图画的物质载体)的文明古国,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战乱、水灾、火灾乃至统治者有意的禁毁破坏,但留存下来的古文献仍有15万种(李克西《中国古典文献知多少》,此外,李诗认为有七八万种,胡道静认为有十万种,王树伟认为有20万种)。将古文献的记载与古器物和古建筑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复现祖先们艰苦卓绝的创业经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不断进取、屡创奇勋的壮阔图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缘起、经过等,凿凿可信;不同文学体裁辉映古今,滋润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古文献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当然也是留给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认识古文献、研究古文献、传承并发展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已经成为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专门介绍中国古典文献的生成、积聚、外在形态、基本构成,并揭示古文献整理、研究方法的学科,肩负着传承古代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自学科成立以来,相关著作也陆续问世。但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电子网络技术在古典文献整理过程中的普遍运用、高等教育的普及、不同学科门类的分工等,文献学学科遇到了新的挑战。《中国古文献概论》(踪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8月版)努力适应上述变化与要求,不拘泥于某类文献,或某些具体的文献整理技巧与方法,而是将承载中华文明的所有文献(经史子集)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四部分类法始于西晋,是一种源远流长、广为学界接受的典籍分类法,至今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四部典籍,几乎囊括中华文化的全部内容。该书作者曾发表《从优秀古籍文献中汲取自信力量》一文,认为中国古代的四部典籍体例严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而精湛,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一文化宝库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界文明之发展的重要证据。有鉴于此,全书将四部典籍作为论述重点,其中第三章重点介绍儒家经典“十三经”和经学研究文献,第四章介绍史部文献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史部要籍,第五章梳理子部文献的发展演变并介绍子部经典,第六章则主要介绍总集、别集、诗文评文献。书中重点介绍的典籍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尔雅》《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大唐西域记》《老子》《庄子》《农政全书》《茶经》《本草纲目》《楚辞》《全唐诗》《文心雕龙》等,既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也对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行了系统展示。第七章至第九章是对四部典籍的有效补充,主要介绍了丛书类书、出土文献、敦煌文献。

  该书注重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色。例如第三章在介绍“开成石经”时,参考了程苏东《从六艺到十三经——以经目演变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唐代并没有‘十二经’之名,仍然是‘九经’,《论语》等属于附刻的文献。宋以后因为开成石经才有‘十二经’的说法”。这比前人的论述更严谨,更符合经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又如,第六章在介绍常见总集时,对马积高主编《历代辞赋总汇》,南京大学编《全清词》顺康卷、雍乾卷、嘉道卷等近年出版的大型总集进行举列。第七章以大量笔墨,对新近出版的《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任继愈主编的《中华大典》哲学典、宗教典、文学典、医药卫生典等24典进行全面论述。第十章还专门介绍了古文献电子检索的方法和技巧,提供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奎章阁)、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Calis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学苑汲古)网址,读者通过网络检索即可查询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汉籍文献,获取书影或重要研究信息。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努力使古老的文献研究学科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是该书的另一重要特点。

  全书论述全面系统,语言深入浅出,尤其适合初学者阅读、学习,可以作为教材使用。关于“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目前全国高校没有统一教材。较为流行的有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这部著作从第二章开始分别介绍古典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标点、注译、检索,最后论出土文献,显然更重视古典文献的整理方法。它更适合研究生阅读,因为对于本科生而言,文献整理难度较大,多数本科生并没有机会从事古籍整理工作。

  又如,孙钦善撰写的《中国古文献学》,从第二章开始分别讨论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文字、音韵、训诂、考证、义理,其难度又比张氏书大为提高。文字、音韵、训诂是三门独立的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孙著将三者纳入文献学教材之中,模糊了学科界限。北京大学中文系招收文献学专业本科生(浙江大学、南京师大、上海师大同),专门培养古籍整理人才。对于这些本科生而言,阅读以上两部著作都是合适的。但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等专业本科生而言,显然有拔高之嫌,不仅提高了教学难度,也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本科生的未来去向脱节。比较而言,踪凡《中国古文献概论》是目前比较适合普通高校本科生阅读的著作。该书针对不同阶段的人群,对研究领域的内容进行必要切割,努力改变目前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混乱的局面,显然是有意义的。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侯文学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