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灵甘肃简牍里的茭稾苜蓿

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hy.stock.cnfol.com/bankuaijujiao/20201117/28529681.shtml

文物简介

木简一枚(出土编号:Ⅰ90DXT②:41),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长22.6、宽1、厚0.3厘米,材质为红柳。右下部侧面略残,文字完整,一行书,书有13字。据简上端墨点“·”和“凡入”一词知此简为统计类简文。推测此简原为一份统计簿册中的尾简,原简册已散佚。简文中记载的“茭”“稾”“目宿”是喂养马、牛等牲畜的饲草。茭,茭草;稾,禾秆;目宿,即“苜蓿”,牧草,西汉时从西域引入中国。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谚语说:“瘦牛赖马,过不了寒食节。”是说因为冬季缺乏饲料,使牲畜瘦弱无力,入春后必死无疑。总的来说,不外是调节适当,喂饱喂肥罢了。牲畜的生长又离不开牧草,因为这是牲畜的主要饲料。它含有动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其健康生长的关键。而汉代的居延地区饲养了大量的牛和马,因此各级塞防机构对牧草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根据汉简记载可知,该地区的的牲畜所食牧草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茭和苜蓿。

茭,《说文·艹部》:“茭,干刍。”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茭,干刍也。按,此草牛马喜食,故凡刍以茭名。”即为饲养牛、马的草料。茭究竟是河西地区的何种植物,目前学术界尚未达到一致看法。有的认为是河西地区生长的芨芨草;有的认为是草索;或有人将其归于农作物之中;也有人认为是河岸边常见的芦苇;还有一种说法为茭并不是某种特定植物,而是饲养马牛草料的泛称。我们认为,汉简中的茭应该是马牛饲料的总称。《汉书·西域传》:“臣谨遣征事臣昌分部行边,严敕太守、都尉明烽火,选士马,谨斥候,蓄茭草。愿陛下遣使使西国,以安其意。臣昧死请。”《汉书沟洫志》:“故尽河堧弃地,民茭牧其中耳。”师古曰:“茭,干草也。谓收茭草及牧畜产于其中。茭音交。”《汉书·赵充国传》:“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月用粮谷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千六百九十三斛,茭藳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颜师古注曰:“茭,干刍也。槀,禾秆也。”

汉简反映出屯边戍卒除常规的日常工作外,还要从事大量的非候望类的劳作,割伐茭草就是其中之一。居延边塞各级官府会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此项劳作。从汉简中的相关记载可以看出,“草盛(节录)”(EPF22:B)之时当夏秋之交,此时各类草本植物生长茂盛,正是伐取的好季节。汉简中记载伐取茭草的时间多在六、七月间,也说明了这一点。河西地区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这一时期土壤温度和湿度较高,牧草能够持续生长,植物干物质的积累也较高。汉代河西地方伐茭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段,自然有合理的出发点。

官府集中戍卒省作伐茭在汉简中有大量记载,内容多属伐茭省作簿,记录了每次伐茭的省卒人数、伐茭总量和人平均伐茭量。如“定作廿七人(节录)”(EPT40:)是指从事伐茭人数的核定,平均下来,每个人伐茭四十五束。亦或鸿嘉元年六月省卒伐茭劳作记录簿,是官府对参加伐茭人员工作量的统一登记管理。但是伐茭要用什么工具呢?答案可在汉简中寻找。如简文“伐大农茭卒铁钩鎌如□?”(EPT50:)提到的工具铁钩鎌,为铁制农用镰刀,是河西边塞省卒伐茭的重要劳动工具。《周礼·秋官·薙氏》“夏日至而夷之”条,汉郑玄注:“夷之以钩鎌,迫切芟之也。”

图源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

茭在收割后需运回统一存放的地点。根据简文记载可知,吞远置是存放戍卒省作伐茭的地点之一。吞远置的茭草还可贷于甲渠候官,在草盛之时甲渠遣省卒伐茭后再归还所贷吞远置的茭草。由于刚收割的新鲜茭草还带有水气,如果紧束,堆砌一起,极易在高温下发酵霉变,故需解散束茭,分摊晾晒,待干后再将茭捆成束,堆码起来。简文有记载吞远置园中部分茭草已经腐败变质,不能食用。由此亦可见吞远置存茭量之多。也有关于肩水候官的士吏昌带领省卒将所伐茭草分散晾干的记录。

这些储存的茭草会按相关规定分发给符合领取条件的各级官吏或提供来往使者,用以喂饲牛、马,所食茭草的数量与提供次数均有详细的记录。简中记录的“茭千五十束(节录)”(EPT59:)和“出茭卌束(节录)”(EPT51:85)是分别给一群计七匹马和八匹柱马集中食用,未单独计算每匹马的食茭量。八匹柱马(即驾辕之马)一宿和“出茭卌束食传马八匹(节录)”(32.15)皆食用了四十束茭,根据计算可知,平均每匹马食五束茭。又据简文“出茭万二千四百五十束以食骑士力牛六”(73EJT21∶)可知,六头牛总计食茭一万二千四百五十束,平均每头牛食茭为二千零七十五束。

那么,汉代河西地区一束茭的数量大概是多少,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简文“茭长二尺,束大一韦(节录)”()记载了一束茭的长度和围度。二尺为茭的长度,汉代一尺约今公制长度23.1厘米,二尺约46.2厘米。一韦为束茭的围度,一韦即一围。《字汇补韦部》:“韦,与围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韦,假借为□(围)。”《汉书成帝纪》:“是日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师古曰:“韦与围同。”一围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测量单位,古今长度不一,人的双臂亦长短不一,只能取其大概,现多指两手或两臂间合拢的圆周长度。河西边塞戍卒伐茭要统计劳动量,并进行考核,因此汉代或许对一束茭的长度和围度有所规定。

苜蓿

苜蓿,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又称怀风草、光风草、连枝草。花有黄紫两色,最初传入者为紫色。可供饲料或作肥料,亦可食用。苜蓿原是大宛国喂马的饲料,西汉时从西域引进种植,在我国已有多年的栽培史。《史记·大宛列传》是最早记载苜蓿入汉的史学著作,书中载“﹝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这说明大宛国盛产苜蓿,并由汉使将苜蓿种带归我国,天子将其种在离宫别馆旁。《汉书·西域传》载“罽宾地平,温和,有目宿、杂草、奇木……种五谷、蒲陶诸果”。根据文献记载可知,大宛和罽宾两国均产苜蓿,那么汉代引种的苜蓿原产地应该来自于此。

苜蓿

图源《牧草图谱》

苜蓿在我国的引种与张骞通西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王逸曰:‘张骞周流绝域,始得大蒜、葡萄、苜蓿’”。张骞通西域之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一方面,汉朝的物产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西域得到推广应用,如铁器、铸铁术、造纸术、丝绸、养蚕术、漆器等;另一方面西域的物产也陆续传入中国,如良马、苜蓿、葡萄、石榴、胡蒜等。苜蓿作为从西域引种的马草,在中原地区的汉王朝皇家苑田广为种植,以供天马及诸苑马匹食用。《续汉书·百官二》:“未央厩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乘舆及厩中诸马。长乐厩丞一人。”长乐厩种植有苜蓿,李贤注引《汉官》曰:“员吏十五人,率驺二十人。苜蓿菀官田所一人守之。”苜蓿在汉代的河西地区也是广为种植的,如简文“目宿大貴,束三泉(节录)”(79DMT5:)中的“目宿”即“苜蓿”,“束三泉”指每束苜蓿的市价为三钱。表明个人可以买到苜蓿,说明当时河西地区辟有田地专门种植苜蓿,并有一定的种植规模,故可在市场上进行流通交易。

苜蓿有紫花和黄花两种。文献中所说的是紫花苜蓿,现在北方栽培作绿肥和牧草。黄花苜蓿,南方有大量栽培。《本草纲目》:“[时珍曰]杂记言苜蓿原出大宛,……一枝三叶,叶似决明叶,而小如指顶,绿色碧艳。入夏及秋,开细黄花。”李时珍提到的开细黄花者应该就是黄花苜蓿。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苜蓿种植技术的总结。说苜蓿适宜种在耕熟的好地上,七月间下种。作畦、下种、浇水的方法,和种韭菜的方法完全一样。一年可以收割三次。这种植物长生不衰,种植的人只需种上一次,便可年年收割。崔寔曰:“七月,八月,可种苜蓿。”《齐民要术》所记载的苜蓿,应是比较耐寒、耐旱的紫花苜蓿。汉简记载的汉代河西地区种植的苜蓿应该是耐寒、耐旱的紫花苜蓿。

苜蓿

图源《救荒本草》

总之,从汉简记载来看,河西边塞无论官私畜养的牛和马,最重要的饲草是茭和苜蓿两种。由于牛和马在河西边塞的数量庞大,所需茭草的量自然不小,所在我们在汉简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戍卒伐茭日作记录簿。大量的简文也证明了作为从西域引入的苜蓿更是在河西边地的绿洲地区普遍种植,苜蓿流通量大,范围广,既有官府的屯田集中种植和统一分配,也有民间百姓自行种植收割后在市场进行交易。

悬泉汉简(出土编号:Ⅰ90DXT②:5)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