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植物辨识五十八台是什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和《小雅·都人士》“台笠缁撮”之“台”,古代多解释为莎草,现代多解释为薹草(台,臺;通薹。《中国植物志》作“薹”。以下引用古籍作台)。

《尔雅·释草》:“台,夫须。”郭璞注:台可以为御雨笠。《毛传》说,台所以御暑,笠所以御雨。郑玄《〈毛诗传〉笺》:“台,夫须也。都人之士,以台皮为笠,缁布为冠。”

莎草说。陆玑《毛诗草木疏》:“台,夫须。旧说夫须,莎草也,可为蓑笠。《都人士》云‘台笠缁撮’,或云台草有皮,坚细滑致,可为簦笠,南山多有。”

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中,薹草属和莎草属诗莎草科的两个属。是植物陆玑说的台草和莎草,可以作不同理解:如果其中的“莎草”,就是今之莎草,那么“台笠缁撮”之台就不是今之薹草;如果“台笠缁撮”之台即指今之薹草(统称),那么“台笠缁撮”之“台”就不是今之莎草。我的理解是后者。

《本草纲目·莎草(香附子)》释名:莎草又名水莎,就是《尔雅》里的侯莎,《名医别录》一名夫须。并说“其草可为笠及雨衣,疏而不沾,故字从草从沙。亦作蓑字,因其为衣垂,如孝子衰衣之状,故又从苔乃笠名,贱夫所须也。”

《本草纲目》里所说的莎草,今正名香附子;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莎草,是指莎草科水莎草属的水莎草。水莎草比香附子高大粗壮,也较香附子更为多见。古人所说的“莎草”,应该也包括水莎草。

李时珍说莎草在《名医别录》里一名“夫须”,是望文生义。《名医别录·莎草根》的原文是:“味甘,微寒,无毒。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一名薃,一名莎,其实名缇。生田野,二月、八月采。”可见,《名医别录》并没说莎草一名“夫须”。而其所的说莎草即《尔雅》“薃,侯莎,其實媞”,也即香附子。

薹草说。《辞海·薹》:“植物名。别称弯嘴薹草、薹草。多年生草本,茎丛生,扁三棱形,叶片带状,质硬。茎叶供制蓑和笠用。”《汉语大字典》:“薹草。薹草属植物的泛称;特指该属的一种——弯囊薹草。”网上解释:“薹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丛生,扁三棱形,叶子很长,花穗浅绿褐色,生长在沼泽、水田里,叶子可用来制蓑衣或斗笠。”等。《诗经今译今注》(杨任之著):(台)“又名夫须。沼池台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茎叶为编席织蓑衣的材料。”

《辞海》、《汉语大字典》、《诗经今译今注》等所说的弯嘴薹草、弯囊薹草、沼池薹草、薹草,都是指现代植物学中的莎草科薹草属植物皱果薹草。皱果薹草秆锐三棱形,高40-80厘米,条形叶几等长于秆。生于潮湿地,沟边或沼泽地。

皱果薹草不可能是“南山有台”之台草:其一,该种虽然叶子较长,但加较软,并不光滑,似乎不适合编制斗笠和蓑衣,也没见说哪里有用这种薹草编制织雨具的;其二,这种薹草茎较细,有节,茎上有叶,就是一种普通的草,其皮不能剥,因此不符合郑玄“以臺皮为笠”之说;其三,这种薹草没有“夫须”之类的别称,在现代的文字工具书和《中国植物志》里,都没说皱果薹草即是《诗经》和《尔雅》之台。

那么,被称为“夫须”的“台”会是什么植物呢?

我想到了小时候编织髯口(胡须)玩的“胡子草”。胡子草正名灯心草(或野灯心草)。灯心草有些地方俗称蓑衣草,本草书籍中称龙须草,是灯心草科多年生草本,茎丛生,直立,圆柱形,高可达1米,无节,茎内充满白色髓心。古代供点灯和烛心用,茎皮纤维长、柔韧性好,古代用来编制笠帽、蓑衣、床席等。多生于山溪边、林下荫湿地、山沟浅水处及沿河坡地等。野灯心草形态与灯心草相似,只是较细,高50—80厘米。

灯心草在《本草纲目》里叫“虎须草”:“宗曰:陕西亦有之。蒸熟待干,折取中心白穣燃灯者,是谓熟草;又有不蒸者,但生干剥取为生草。···时珍曰:此即龙须之类,但龙须紧小而瓤实。此草稍粗而瓤虚白。吴人栽莳之,取瓤为灯炷,以草织席及蓑。”李时珍说的“龙须紧小而瓤实”是指野灯心草。可见,灯心草那时有专门种植。

《毛诗笺》说“以台皮为笠”,《毛传》说“台所以御暑”,即是灯心草皮编织的遮阳帽。可能是因为用台皮编织的草帽比较轻便美观,故成为“都人士”的一种时髦。因为台皮薄软,用其编织的斗笠只能用以遮阳,而如果编织遮雨的斗笠,则要用未剥皮的台,如编席或编制雨具,则不一定剥皮。

结论:《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之“台”,应是指灯心草和野灯心草;《尔雅》“台,夫须”,或是灯心草和野灯心草的统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