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通过耕种获取的粮食是绝大多数人的食物来源,但是因为种种天灾人祸,中国古代很多时候都会发生饥荒灾年,民不聊生饿殍遍地。
西汉文人贾谊的汉《新书·无蓄》中曾记载道:“世之有饥荒,天下之常也。”
拿距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康乾盛世来说,被称之为“盛世”,那应该不会有饥荒吧?但实际上康熙、雍正、乾隆,这清朝最为强盛的多年间,每一年都在发生饥荒。
从康熙登基那一年起到乾隆退位那一年,一直有饥荒,这还是清朝,有历代发明的农具与水利技术,有中东、欧美传入的新型农作物。
可想而知,“世之有饥荒,天下之常也”并非空话。
每当饥荒爆发,沦为灾民的百姓们就需要从各种途径去寻找果腹的粮食,平时根本不会去吃的树皮、草根此时都已进了肚子。
实在吃无可吃的时候,吃观音土、乃至于易子相食的惨事都会发生。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都已经被逼到吃观音土甚至是吃人了,为什么灾民们不去河里抓鱼虾来吃呢?
古人的农业耕种与饮食组成
稷、黍、麻、菽、稻、梁、菽、苽(音gū)、秫、大豆、小豆、大麦、小麦,可以看出古人的主食是非常多的。
除了这些,还有竹、芥、瓜、瓠、芋、葵、芜菁、韭、蒜、葱、荏、蓼、姜为主的各种蔬菜。
桔、梨、山楂、杏、梅、杨梅、李、桃、柿、栗、枣、榛、杞、花红和樱桃为主的各种水果。
除了本土的农作物,还有汉代从中亚传入的胡桃、葡萄、胡荽、芝麻、明代以后由美洲传入的玉米、番薯(红薯)、马铃薯(土豆)、落花生、向日葵、番茄(西红柿)等食物。
在肉食方面,家畜有牛、猪、羊、犬;野兽有野猪、兔、熊、麋、鹿等。禽类有鸡、鹗鸡、鹅、鹑、鹧鸪、雉、雀和鹬等。
水生的也有,各种鲤鱼、龟鳖、蚌贝等等,一些比较特殊的食物,青蛙、蜗牛之类的部分地区也有人吃。
可以看出,古人的食物来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主食、肉食、蔬菜瓜果都有。那么为什么在饥荒爆发之后,不见有人去河里、海边捞鱼、捞海鲜果腹呢?
原因倒是很简单,因为古人的生活环境与我们不同,所以我们一些想当然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对的。
古代爆发饥荒的原因
在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封建农业社会,虽然聪慧的古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农具,研究出了各种水利灌溉的方式。
多种多样的作物轮换耕种的精耕细作方法,自然无害的天然肥料等等农业耕种技术,甚至还总结出了一部农业耕种技术的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但本质是,古人们的农业耕种依旧是处于“看天吃饭”的阶段。
俗话“瑞雪兆丰年”。就是说如果冬天的下了很多雪,一来能够冻死田里的害虫,二来能够使得来年春天顺利播种。
还有“春雨贵如油”,也是说春雨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看天吃饭”的农业模式,也就意味着这种模式的脆弱。
意味着面对自然气候的不可控性,现代人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去抵御自然灾害,古人们只能去被动承受。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老百姓们自然会陷入饥荒之中。
而且古代农作物产量并不高,拿水稻举例,如今的科学技术能让水稻亩产量达到0-斤/亩,可古代呢,最高也就斤左右,还得是上等的良田才能做到。
每年收获之后还需要缴纳各种赋税,老百姓家的存粮并不多。
虽然也有官府的会开粮仓救济,但是古代对于官员的监管力度不高,地方官员中饱私囊吞没粮食是常有的事情,开仓放粮的作用不大。
客观地说,现代人说的“古人在饥荒中为什么不去河里抓鱼虾吃”这种言论,与晋惠帝面对饥荒时说的“何不食肉糜”是一种情况。
都是不了解实际情况就想当然地以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去评价他人。
古人面对饥荒,如果能够去河里、海边捕鱼,自然会去的。可实际情况却并不能让饥荒中的古人去捕鱼。
饥荒的起因无非两种,天灾与战乱,干旱、洪水、蝗灾这些都会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而战乱也会使百姓们流离失所,无法耕种收获。
饥荒中的古人为何不愿捕鱼
古人并非不愿捕鱼,从各地的饮食习惯是可以发现的,自古以来人们是吃鱼的,无论是内地的河鱼还是海边的海鱼,人们都是会吃的。
而饥荒中的人们之所以吃树皮、啃草根,也不去捕鱼,其实是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饥荒中,人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只有一个目的,活下去。
那就不得不去考虑付出与回报是否能够成正比了,费尽心力半天却依旧吃不饱甚至更饿了,那还捕什么鱼呢?
古代没有现在的科学技术与成熟的工业体系,捕鱼是一件低效率的事情,只能通过钓竿或是渔网、捕鱼笼之类的工具去捕鱼,需要很多时间。
而且钓鱼是需要鱼饵的,饥荒到来,各种粮食和虫子都被吃光了,哪还有鱼饵去钓鱼呢?
即便是有人存储了一些饵料,但是人饿急眼了是会失去理智的,难免不会被自己吃掉,或是被旁人吃掉。
而且鱼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当一条河、一片湖的鱼被持续大量捕捞后,想要再捕鱼所需要的体力、心力与时间可就更多了。
如果是爆发的是蝗灾还好,如果是爆发的旱灾,河流必定会进入枯水期,水平面下降,鱼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捕杀干净,等到了需要啃树皮吃草根的时候,河里早就没有鱼了。
而如果爆发的洪灾,肆虐的洪水必将带来瘟疫,河流也会进入汛期,水平面上涨,水变得浑浊,甚至会含有一些遇难者的遗体。
这一来捕鱼会非常危险,二来不一定吃得下去,就算吃下去了,也很有可能会被传染疫病。
而且古代的饥荒一般是产生于北方、中原地区,众所周知,在内地生活的人大多是不会游泳的,让一群旱鸭子去捕鱼抓虾,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一来是压根不会,二来可能也不敢。
而且食用鱼虾所能提供的能量是很低的,鱼虾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饥荒中的灾民更需要的是大量的能量,即将饿死的人不关系营养丰富,只关心吃完这顿能继续坚持活几天。
获得的能量完全不足以弥补捕鱼过程中的消耗,所以饥荒后期是极少有人去捕鱼的。
随着饥荒的爆发,粮食迅速被消耗,灾民们之后面对的不仅仅是饥饿,还有因为长时间的饮食紊乱与食用不干净食物带来的营养不良与并发症。
儿童会停止发育,即便活过了饥荒,以后也大多是矮小的身材。
饥荒爆发后大多数人会变得身体虚弱、精神涣散、萎靡不振,这还只是初期症状,之后的病症会更加严重。
除了身体因为缺乏能力日益虚弱,还会出现因为缺乏其他一些营养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缺乏蛋白质会引起水肿、腹泻,严重者就会失去生命;缺乏维生素C则会导致坏血病,牙龈出血、牙齿脱落,关节疼痛乃至坏死令人瘫痪。
饥荒中最可怕的不是饥饿本身,而是各种各样的伴生事物。
如果饥荒持续时间长,到了寒冬,缺衣少食更会冻死大批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有力气吃树皮已经不错了,去捕鱼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吃口冰都没有力气啊。
这是处于内地爆发的饥荒,那么如果海边地区爆发饥荒会怎么样呢?
沿海地区物产要丰富些,气温相对于内地也高一些,是否会爆发饥荒呢?或者是饥荒的严重程度会不会轻一些?实际上不会比内地强多少的。
沿海地区的人也是需要食用小麦、稻谷等主食的,内地爆发饥荒,连锁性的反应就会波及到沿海。
一方面需要调集粮食赈灾,一方面自然气候的影响不是局限于一地的,而是大范围的波及。
那么沿河居民面对饥荒能够通过捕鱼度过危机吗?海洋里的鱼总比江河、湖泊里的多吧?
也不尽然,如今的远洋渔船虽然出海一次的收获是按吨计算的,但那是现代工业的支持,古代渔民拥有的只是一条小舟,即去不了远海,一次也捕获不了太多的鱼。
而且鱼类、虾类只能是一种满足口腹之欲的辅食,并不能成为主食,海鲜蕴含的能量太低了,就算蕴含的营养价值高,一样会导致营养不良。
体弱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也会出现,而且古代出海捕鱼真的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还容易空手而归。
饥荒中的人为何“吃土”
那么古代饥荒中的人为什么要吃观音土呢?观音土是什么东西?难道“吃土”能够解决饥饿吗?不太严谨地说,是可以的,但是仅仅解决了“饥饿感”,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饥饿”。
古籍《天工开物·陶埏篇》中曾经记载了一种非常适合制作陶器、瓷器的黏土。
“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相合,瓷器即成。”而这出自开化山的糯米土就是观音土。
观音土的称呼来自于一个传说,传说有一个地方的人得了怪病,每天都没有食欲,还时不时地恶心、呕吐、腹泻,郎中大夫们也没有好的方法医治,人们祈求上天,观音菩萨就赐下了神土,人们吃了之后病就好了,于是把这土叫做“观音土”。
实际上故事里的人应该是患有一些肠胃疾病,而观音土中含有的蒙脱石与一些矿物质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壁土拌炒,借土气助脾”,多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而脾虚就是会导致食欲不振。
但是观音土仅仅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本质也还是土,并不能当饭吃。
但是一群活在饥荒中的灾民,忽然看到了一种白色的、像是面粉一样的土,被饥饿冲垮的理智是拦不住人们去吃的。
观音土是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的,少量食用没有大碍,会随着时间逐渐排出体外。
但是大量食用的话,就会堆积在肠胃中,一是阻碍正常的生理活动,观音土的堆积对于内脏是很大的负担;二来无法排出体外,占据肠胃空间的观音土会阻碍正常进食。
所以吃观音土只会有饱腹感,但是不会解决饥饿,可是人饿啊,于是会陷入越吃越饿、越饿越吃的恶性循环,直至变成一个骨瘦如柴却大腹便便的畸形外表。
实际上,饥荒并不是一个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词语,民国时期,就爆发过大饥荒。
年到年,仅仅两年的时间,近千万人失去生命,光甘肃省、陕西省就分别有万、万人直接死于饥荒。
年,河南大饥荒又造成多万人失去生命。三年自然灾害也造成了全国近千万人的离去。
如今我们能够自由地选择餐食,这是非常幸福的,可幸福来之不易。
数千年来我们的先辈们一直在与饥荒做斗争,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不求缩衣减食,但至少应当珍惜粮食,不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