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都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最好不要吃它,但是古代食物匮乏,狗肉作为一种食物,也是有很多人喜欢吃的,最早的时候,周代宫廷八珍其中就有一道菜是用狗肉做的,可见古代人吃狗肉也是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但是关于狗肉流传最广的一句老话,就是“狗肉不上席”,意思是狗肉难登大雅之堂,不能用来招待客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狗肉不好吃吗?恰恰相反,狗肉古代也成为“香肉”、“地羊”从名称就可以看出,狗肉显然是可以和羊肉媲美的,而且狗肉也有大补的功效,在古代的地位比猪肉要高很多,《史记》中记载,越王勾践为了复仇,下令让国内增添丁口,其中就有一条这样的规定“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男孩,奖励一条狗,生女孩,奖励一只猪,可见狗的地位在猪之上。
那么,为什么好吃地位又高的狗肉不能用来招待客人呢?根据学者考据,主要有5个原因。一个是古代是田园农耕社会,狗的作用不只是拿来吃,还能用来看家护院,防止野兽盗匪对家禽的损耗,而且狗也是种忠义的动物,对主人一心一意,猫还能嫌弃家贫,没有吃的就会离开家,狗无论主人怎么穷,都不会离开自己的主人,所以狗也代表了忠义,用这种肉来招待客人也是对客人不尊敬,也让人觉得这主家寡情忘义,不厚道。
第二个原因是不同朝代有不同政策,比如南北朝时期,佛家占了上风,主张不杀生,梁武帝萧衍也崇佛,因此在这个时期,百姓就很少能吃到狗肉了。宋徽宗以狗为本命,所以他当皇帝的时期也不许杀狗。清朝也有类似的规定,满人有不吃狗肉的习惯,就是因为曾经有皇帝被狗救过命,所以下令不让吃狗肉。
第三个原因是狗喜欢乱吃东西,古人觉得狗肉不洁,而且狗肉有的人比较忌讳,比如道家就有“道有以犬为地厌,不食之”这样的说法,如果贸然拿出狗肉招待客人的话,容易犯人忌讳,就把好好一个宴席变成结仇,因此用一些大众都能接受的肉显然要更靠谱些。
第四个原因也有寓意在里面,古代有打狗散场伙,所以古人觉得大家在一起吃狗肉,之后就该到了离别的时候,也就是散伙了,大家各奔东西,所以如果是朋友间请客吃饭,一般是不用这道菜,毕竟都想图个吉利。
第五个原因就是李时珍《本草纲目》上有记载:“勿食犬肉,减算夭寿”,尤其是在九月份,更是不能吃狗肉,因为:“九月食犬肉,伤神”,药王孙思邈也觉得,大雁讲秩序,狗有情有义,黑鲤鱼也懂得臣礼,吃这几种动物,是一种天怒人怨的行为,对自身也是不好的。
其实,狗肉不上席主要还是从情感出发,就像很多狗狗智商很高,甚至不下于小孩智商,对这样的狗狗下手,于心何忍,更何况吃狗肉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吃也没有什么妨碍,所以何不放过这种小动物,非要吃它呢?你们说是吧?
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新版)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54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