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原是奢侈品,为何到明代时,却步入了平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401/4601398.html

香料,是现代社会人们习以为常的物品,它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我国古代,香料并不是自古就有的。

在明朝之前,只有宫廷和贵族才能有机会使用香料,因为当时的香料来源大多依靠外域输入,直到明朝时期,香料才真正开始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一、明朝香料的世俗化

食用香料在现代有一个学术名词形容——“风味物质”,“风味”中“风”字的意思是空气流动带来的感官体验,就是“闻”。

所谓“闻香识美人”,香料之所以被称为香料,就是因为它们大多具有独特的气味。那么从“闻”探寻“风”,从“风”看明朝时期的香料世俗化就在于其“香薰”之用。

其实,“香薰”并不是古事,现代社会中,“香薰”也处处可见。从各大奢侈品牌的香水到便利店中常见的空气清新剂,无一不说明,“香薰”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流传下来的文化。

在古代,“香薰”的最初出现,是人们希望通过佩戴兰草以显示高尚的品德,这里的香在于一个雅字,这也是香料使用的起源之种。

后来,人们将“佩兰”发展为多种方法,就有了香袋、香囊、香球等等的出现。

明朝时期,香薰文化鼎盛,无论男女老幼都会佩戴香囊,女子有百花香,男子有兰草香,另有龙涎香、檀香等名贵香料。

普通的平民不能负担天然香料的价格,于是合成香料的市场被催发,在明朝,合成香料的工艺已经十分成熟,有许多合成香料的配方被搜录并且流传至今。

人们对香的追求和使用从内看是对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和现实体现,这种追求是发展的、不断扩大的。

在明朝之前,香料是王公贵族的用品,因为它稀有而昂贵,普通人也有这种对美好的渴望,于是演变至明朝,合成工艺成熟。

那么在熏香的价格世俗化之后,香的使用范围就会被不断创新。普通人从“无香”到“有香”,从“自身熏香”到“兰室芬芳”。

兰室芬芳就是人们从自己熏香到生活环境皆香的进一步追求,这种追求带来的新的市场——香具,花样繁复的香炉开始出现,香文化进一步丰满。

卧室、花厅、客厅、书房……不同的功能房间要用不同的香炉配不同的香,春、夏、秋、冬、雨、雪、风、晴……不同的时令天气熏香也有不同。

另一个与香料在现代的一些护肤品中十分常见所相似的是,在明朝时间,人们就已经发现香料在美容方面的作用。

用于护发的香油,用于护肤的香膏,用于增色的口脂,用于清洁的澡豆、洁面……这些现代社会存在的各类护肤品和美容产品都能在明朝寻找到踪迹,这也是香料的发展应用的体现。

以上是“风味”中“风”的体现,那么香料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在“味”上面,“味”,显而易见,就是“味觉”,就是“品尝”也就是说,香料在食物中的应用占比也很高。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在现代饮食习惯中,香料已经完全融入日常生活,这一点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的。

在中国传统美食鉴赏中,“色”、“香”、“味”三者是评判菜肴的重要标准,而这三点都可以依靠香料调色、增香、添味。

现代烹饪中离不开的一味调料——食盐——在古时最初是以香料的身份进入饮食体系中的,这一点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调色、增香更不必说。比如现代的胡椒粉,这个调料在古代也是一味珍贵香料,价格昂贵。

它之所以叫做“胡椒”,是因为这种香料是古时的外域商人引进中原的,这些外域商人有时也被叫做“胡人”。

胡椒不仅仅是珍贵香料,还是一味中药,在唐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香料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价值。

唐宋时期,胡椒的进口量十分惊人,但它却并不“亲民”,直到明朝时期,这味香料才逐渐走下“神坛”。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郑和下西洋带来的明朝胡椒过剩,使其价格下降,这也是明朝香料世俗化的代表现象之一。

与胡椒一样,人们在使用、研发香料的各种用途时,发现许多香料同样具有药用价值,实现这种“药用价值”的途径分为两种。

一种是通常意义上的中药配方用品,明朝时期著名的医书《本草纲目》《永乐大典——药集》《万宝全书》中都有关于香料制药的记载。

比如鸡舌香会被用于治疗小孩的惊风搐搦的病症,这味鸡舌香还是曹操的爱物,另有现今十分常见的大蒜。

大蒜仿佛与“香”并无关系,但是这味具有独特的辛辣气味的香料,在古东方和古西方的历史上,都被发现其具有医药用途。

另一种途径是酿酒,酿酒是中国的古老文化,古代的酒往往与保健医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中有一味“通窍活血汤”,就是用酒与水一起煎服。

另有许多药方会特要“以酒送服”,更有人将酒称为“百药之长”,这些文化中体现的就是中国传统酒类并不仅是饮物,而是具有医用价值。

提供其中医用价值的就是酒的原料,这些原料中就包括调和之用的各种香料。

而在明朝时期,由于香料的价格更加低廉,种类更加丰富,这也使药酒变得更加普遍。甚至到了家家户户皆备香料酒的地步。

二、明朝香料世俗化的原因

封建社会中经济与文化的起伏发展都可以归结于统治者的喜好。

香料虽然只是生活中一项增色的用品,但它的兴盛与世俗化的原因同样在此,香料原本是达官贵人的爱好之物,其稀有而昂贵,其中利益不可小觑。

在明朝香料世俗化之前,香料主要依赖于进口,外邦商人凭借香料在中原摄取大量真金白银,这一点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实行海禁政策,等到洪武二十七年,甚至明文禁止民间买卖外邦香料。

建文十年,明朝统治者再次下令无论是否有官职,都不准储存、买卖外邦香料,存货需要在三个月内销毁,这种长时间,大力度的高压政策几乎断绝外邦香料在民间的买卖。

民间的外邦香料买卖被截断,外邦的香料进入明国只能通过朝贡贸易的方式,香料就再次成为朝贡的主角之一。

根据记载,在十年之间,东南亚的国家向明国朝贡香料二十多万斤。在明朝非常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外交探索事件中,香料也是贸易品之一,贡品中有香料的有六十余次,而且每次进贡的数量都非常大。

从进贡邦国来看,琉球、爪哇、暹罗等国是进贡香料最多的几个邦国,从时间上看,明朝时期受到藩国进贡香料最多的时间集中在洪武和永乐两个时期。

其中,洪武年间有记载的香料进贡多达30余次,这些贡香除了皇室共同自用,也会被作为赏赐或者官员俸禄

鼓励本土种植是明朝香料可以普遍使用的重要原因,产量可以供给需求,打破价格带来的壁垒,使平民百姓也能负担香料的使用。

香料的价格不再高昂,独用香料也不再是贵族的象征,奢侈品变成普通商品,这也促进了香料贸易的发展。

同时,明朝时期的水陆交通进一步发展,这为香料贸易市场的扩展带来便利,香料的运输成本降低,运输网络增大,这也是香料被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

在诸多贩卖香料的商人中,徽商和晋商势力最为雄厚,他们的贸易版图遍及全国,而且,香料的贸易开始出现专业化发展趋势

因为香料贸易中的利益巨大,所以即使有严苛的关于禁止民间买卖外邦香料的政令,还是有商人愿意铤而走险,险中求富贵,进行香料的走私活动。

这种案例在明朝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屡禁不止,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香料在当时的贸易地位和市场需求。

总结

在明朝时期,由于海禁政策的实行,本土化种植和繁荣的商品经济发展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当时的香料贸易迎来高峰,进一步推动香料的世俗化、普遍化使用。

这个时期的香料用途、种类都超越历朝历代,不论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现香料的影子。

总体而言,这种香料世俗化使丰富了明朝人的生活,同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的经济形态,是社会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具体化象征代表。

参考文献:

1、包来军.明朝香料朝贡贸易与西欧香料战争贸易比较[J].兰台世界。

2、戚畅.海禁与朝贡:明朝官方海外贸易研究(-)[D].暨南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