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又叫米口袋,归心肝经,天然抗生素

刘云涛 http://m.39.net/pf/a_4305593.html

紫花地丁作为我国的传统药材,历史悠久。紫花地丁一名最早见于《千金方》。地丁之名散见于唐、宋各种方书,而在《本草衍义》中之地丁为蒲公英的别名。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首次单列紫花地丁一条,书中别名箭头草、独行虎、米布袋,并称:“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根据这种描述很难判断为何种植物,但《本草纲目》金陵版附图,据日本学者难波恒雄等考订为野牡丹科植物。与《本草纲目》同时代的《滇南本草》所载紫花地丁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苦远志。

其后《植物名实图考》尚有以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为紫花地丁者,但此种至今未见应用。《植物名实图考》还收有“堇堇菜”,一名箭头草,是紫花地丁的一种,称:“按此草江西、湖南平隰多有之,或呼紫金锁,又呼紫花地丁。”同时作者徐国兵还认为犁头草、宝剑草、地草果亦即堇堇菜,但产地不同叶长圆尖缺各异。从文字与所附四幅图看来均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

由此可见,长期以来就存在紫花地丁同名异物问题。

近代商品中紫花地丁有下列几个类型:

①堇菜科堇菜属多种植物,习称紫花地丁;

②豆科米口袋属多种植物,习称甜地丁;

③罂粟科植物布氏紫堇,习称苦地丁;

④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习称广地丁;

⑤远志科远志属多种植物,习称竹叶地丁,但此种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现在堇菜科光瓣堇菜以紫花地丁之名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附录。

紫花地丁味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

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内服多配合银花、连翘、野菊花等同用,治疗黄疸、尿路感染、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等疾病;外用可取新鲜地丁草捣烂外敷疮痈局部,治疗跌打损伤、疔痈疮疖、丹毒、蜂窝组织炎、毒蛇咬伤等等。

紫花地丁中的黄酮苷类及有机酸类是其抗菌的有效成分。紫花地丁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对5种常见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紫花地丁80%的乙醇提取物不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猪巴氏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紫花地丁可用于治疗各种化脓性疾患、腹泻、仔猪黄痢、牛乳房炎、败血症及胃肠炎等。

通过实验证实紫花地丁提纯物对5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抑制沙门氏菌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在内的乳房炎病原菌。

进行了小白鼠体内抗细菌感染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紫花地丁能使小鼠抗大肠杆菌、抗溶血性链球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力增强。

研究发现紫花地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发现紫花地丁和蒲公英按质量比1:4配伍使用时体外抗菌活性较强,对4种革兰氏阳性球和4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对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表现出一定的杀菌作用。

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发现紫花地丁乙醇提取部分有显著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表皮葡萄珠菌、念株菌、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杆菌活性的作用。而氯仿、乙酸乙酯、甲醇部分有较低活性。因此,紫花地丁具有的较高抑菌活性是不同极性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报道紫花地丁水煎剂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紫花地丁煎剂试管稀释法,1:8对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1:4对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另有报道紫花地丁醇提物31mg/mL浓度和水提物62mg/mL浓度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

给大家介绍一道美味菜,可以在家试试噢。

紫花地丁蒸菜的做法

1、水中加点盐,泡洗干净,控掉水分,叶片有点水分即可

2、小盆放入面粉,叶片一部分一部分的放入,均匀的粘上面粉。

3、蒸锅放入打湿的笼布,裹好面粉的菜叶松松的铺满

4、蒸锅开始蒸,稍微蒸一会,叶片就会下缩,反绿,即可关火,盛出,凉凉。

5、炒锅放炒菜的油量,加自己喜欢的配料,开炒啦!

6、喜欢干一点就多炒一会,焦脆的口感很香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