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灌灌到底是什么异兽它又

导读:《山海经·山经·南山经》记载青丘山上有一种神奇而漂亮的小鸟: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异鸟灌灌,即来源于此。

原文白话意思大体如此:

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斑鸠,鸣叫的声音如同人在互相斥骂,名字叫灌灌,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能使人不迷惑。

灌灌之名咋听是动物的名字,因为獾类动物有很多,如狗獾、猪獾、狼獾、蜜獾、鼬獾等,而此处的灌灌,确实是一个标准的鸟类。

灌灌不光名字很怪异,声音还很特别,如同人在互相斥骂。而且它的羽毛还有很神奇的功效,插在身上能使人不迷惑心智。

灌灌,犹款款,情意恳切貌。《都市妖奇谈》中说它拥有用唱歌来迷惑众生的能力。灌灌之名,除山海经外,在其他古籍中亦多有记载。

《诗·大雅·板》: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清〕顾炎武《与潘次耕书》:若夫不入权门,不居闲公事,是又不待老夫之灌灌也。

《汉书·地理志下》:溱与洧方灌灌兮,士与女方秉菅兮。

《晋书·五行志中》: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从西来河灌灌。

那么灌灌究竟和今天的什么鸟最像呢?

根据它的特征“其状如鸠,其音如呵,佩之不惑”等比较推断,还真有一种鸟符合这种特征,这就是中华鹧鸪。

所以现在一堆人都把中华鹧鸪当成斑鸠。

中华鹧鸪,别名中国鹧鸪、越雉、怀南,鸡形目雉科鹧鸪属的鸟类。主要栖息于丘陵地带的草丛、矮树或小松林覆盖的小山坡上,这点生活习性正好和灌灌生活在青丘山上高度吻合。

而且鹧鸪的药用价值、滋补功效也很高,民间把鹧鸪作为健脾消疳积的良药,治疗小儿厌食、妇女哺乳及痛经、风湿及神经痛经、头晕高血压哮喘等很多疾病,这点和原文也比较吻合。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

“南人专以灸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

在中国南方福建、广东、广西很早就有食用鹧鸪的习惯,并且产量还很高。

其实鹧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叫声,它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形成“不惑”之叹。

李白写过“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李商隐写过“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苏轼写过“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张籍写过“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秦观写过“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辛弃疾写过“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青丘山上有灌灌,青丘山究竟有没有不可考,灌灌究竟有没有亦不可考,但这并不影响灌灌的神奇和可爱,因为它现在的名字叫中华鹧鸪,是大自然可爱的小精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432.html